新年第一个月圆日,寓意着团圆、美满的元宵节标示着新年结束,美好的一年正待启航!
“金虎归山乐送旧岁,玉兔临门喜迎新春”,挥别壬寅金虎,在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中,人们迎来了期盼“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玉兔癸卯年。很快的,新年第一个月圆日,寓意着团圆、美满的黄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即将来临,标示着年节结束,美好的一年正待启航!
元宵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最早可以上溯至秦汉时代,家家户户拜祖先、吃元宵(汤圆),民间张灯结䌽,有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龙舞狮等应景活动,十分热闹。
元宵节最重要的食俗,就是和家人团圆一起吃汤圆。
说到元宵节最重要的食俗,当然就是和家人团圆一起吃汤圆了,了解关于汤圆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饮食文化,以及其他元宵节传统食俗,一窥古人的养生智慧和习俗传承,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景仰和自豪。
走过历史 汤圆的前世今生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唐代郑望之《膳夫录》中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南北朝时已有油锤,是在米粥或豆粥上浇淋肉汁,用来祭祀。根据古书记载,唐朝油锤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亦有“油画明珠”美名。
唐代元宵节也吃“面蚕”,在吕原明《岁时杂记》中说:“京人以绿豆粉为蝌蚪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
南宋出现的“乳糖圆子”,推估是有馅汤圆的前身。宋代明州以白糖、黑芝麻、猪油做成馅,下锅时先沉后浮,名为“浮元子”。“汤”是热水之意,后来逐渐称作汤团、汤圆。
明代时就称呼这种糯米团子为“元宵”,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精心特制的“八宝元宵”,堪称当时的创意美食,让元宵更添风味。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