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怎么成了“中国情人节”。(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小时候的七夕,就是听妈妈、外婆讲述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仰望星空,遥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感受生活的浪漫而美好。如今的七夕,成了“有情人”的节日,但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并不是七夕而是元宵节,那么“七夕节”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了“中国情人节”、“东方情人节”呢?在8月22日“七夕节”来临前夕,让我们走近它的“前世今生”。
元宵节才是“中国情人节”
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而非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因此将“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
如果一定要说类似西洋情人节的节日,元宵节更接近一些。
古代女孩不随意外出,但元宵节可以结伴出游,未婚男女正好借赏花灯为自己物色对象。而历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中,就有不少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像是北宋欧阳修曾写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词的后半段:“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情人相见的情境。
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京剧大师荀慧生的《元宵谜》也是讲述男女爱情。
由此可推知,元宵节才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而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七夕。
中国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七夕节怎么成了“中国情人节”?
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七夕节融入男女爱情,逐渐成了“中国情人节”、“东方情人节”。
“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七夕也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日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巧夕等,是中国民间别称最多的传统节日。牛郎、织女二星,分别代表耕作和桑蚕,而将牛郎织女转化成神话故事则在汉代,汉武帝在长安打造的一对牛郎织女塑像如今还在。七夕逐渐成为以牛郎织女为背景的乞巧节日,初创于东晋,兴盛于唐代,鼎盛于宋元,丰富于明清。
早在南北朝时代,“七夕节”的风俗就已形成:搭建彩楼,女人们在彩楼里摆设瓜果,焚香祭祀牛郎织女双星,向织女“乞巧”;组织月下穿七孔针的比赛;一旦有蜘蛛在作为祭品的瓜果上结网,便寓意福庆绵延。
到了宋代,秦观的一首描写牛郎织女的《鹊桥仙》加入了爱恨情愁的意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由上可见,“七夕节”本是中国古代女性的节日,因为有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七夕也逐渐从“女儿节”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