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高度關注中國產能過剩?這是幾個關鍵問題

發表:2024-04-05 15: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24年4月5日訊】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在訪華前夕和前往中國的途中都對中國對一些產業進行補貼以及出現的產能過剩表達了關切。她尤其擔心政府對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等行業進行的大規模補貼所引發的溢出效應。財政部的其他官員以及關注中國經濟的一些經濟學家也相繼對這個問題發出了警告。中國為什麼有產能過剩的問題?這個問題為什麼引起美國的高度關切?美國及其他國家又有什麼應對措施?關於這個問題,你需要知道以下幾點:

什麼是產能過剩

簡言之,產能過剩就是生產能力遠遠超過預計的需求。

美國獨立研究諮詢機構榮鼎集團中國項目團隊的副總監班開玫(Camille Boullenois)、負責企業諮詢工作的總監阿加莎·克拉茨(Agatha Kratz)和集團創始合夥人榮大聶(Daniel Rosen)在3月26日發表的有關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的研究報告中說,產能過剩最簡單、最被廣泛接受的定義是,工廠的產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產能過剩有暫時性的,也有結構性的。

榮鼎集團說,暫時的產能過剩可能是無害的,是市場週期的正常組成部分。但當它通過政府干預而得以持續下去時,它就會成為一個問題。結構性產能過剩是指企業維持或增加未使用的產能,而不用擔心盈利(或虧損),這通常是由於缺乏有效運營的經濟壓力,比如硬性的預算約束。

彼得森世界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哈夫鮑爾(Gary Clyde Hufbauer)說,對於鋼鐵、煉油、半導體等資本密集型行業,當產能利用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低於75%時,大多數觀察家都會看到產能過剩。

中國為什麼有產能過剩的問題?問題有多嚴重?

總的來說,中國的產能過剩是經濟因素、政府政策和行業動態綜合作用的結果。

美國企業研究所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的常駐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認為,中國當局的政策發揮了主要作用。

「歸根結底,中國的產能過剩是國家對市場的干預造成的。真正的私人參與者無法長期維持產能過剩,因為這會造成損失。但國家對某些商品和服務的生產提供的支持,往往稱為‘戰略’或類似的東西,使公司能夠在遭受這些損失的情況下生存下來,」他對美國之音說。

他指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長期支持都會導致產能過剩。

擔任過負責國際貿易與投資政策的副助理財政部長哈夫鮑爾認為,中國目前的產能過剩是由政府刺激並得到銀行融資的大量投資的結果。

榮鼎集團的研究報告說,中國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大明確重點關注有利於高科技產業的產業政策,而對家庭消費的財政支持卻很少。

「這種政策組合將加劇日益擴大的國內供需失衡。支持生產者而不是家庭或消費者的系統性偏見使得中國企業在利潤率較低的情況下仍能提高產量,而不必擔心市場經濟中企業面臨的破產問題,」報告說。

這次的產能過剩與以往的有什麼不同?

中國結構性的產能過剩問題並不是一個新現象。

榮鼎集團的專家指出,上一次最嚴重的產能過剩發生在2014-2016年期間,即政府為應對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而推出大規模刺激計畫幾年後。該計畫以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建設為中心,引發了一系列相關行業的重大產能建設。2014年,隨著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減弱,鋼鐵、鋁等重工業產品產能過剩明顯。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史劍道說,這次的產能過剩與以前所不同的只是部門有所不同,而且並不是所有出現產能過剩的部門都不同。

「以前(出現產能過剩的)是而且現在仍然是電解鋁,但現在還有電動汽車、鋼鐵、造船和太陽能,」他告訴美國之音。「這裡的改變是從更為傳統的產業轉向新能源產業,與中國提出的優先事項一致。」

榮鼎集團的研究顯示,中國的矽片產能利用率從2019年的78%下降到2022年的57%。2022 年,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產量達到國內安裝量的1.9倍。這表明,這些清潔能源領域的產能過剩問題目前正在顯現出來。

中國在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和鋰電池這些在中國被稱為「新三樣」的出口方面,增幅更是明顯。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出口數量已是2019年的七倍,而2023年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出口量將是2018年的五倍,比2022年增長40%。

除了這些備受矚目的案例以外,產能過剩現在還影響到整個產業部門。2023年初,總產能利用率自2016 年中國上一輪產能過剩週期的最嚴重點以來首次降至75%以下,此後略有回升。

擔任過負責國際貿易與投資政策的副助理財政部長哈夫鮑爾對美國之音說,目前,中國幾乎所有資本密集型製造業都存在產能過剩,而以前只是少數幾個行業。

美國為什麼高度關注這個問題?它如何影響美國及全球經濟?

耶倫3月27日在喬治亞州參觀一家美國太陽能電池生產商時談到了中國的產能過剩對美國以及全帶來的影響。

「中國的產能過剩扭曲了全球價格和生產模式,損害了美國企業和工人,也損害了世界各地的企業和工人,」她說。「個別企業面臨的挑戰可能導致供應鏈集中,從而對全球經濟韌性產生負面影響。」

財政部主管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傑伊·尚博(Jay Shambaugh)上個月說,拜登政府擔心,中國當局為提振疲弱的經濟所做的努力將引發大量價格低廉產品的出口,而這可能破壞全球市場的穩定。

拜登總統4月2日在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電話通話中也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政策和非市場經濟做法表示持續關注。他表示,中國的這些政策和做法損害了美國工人和家庭的利益。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史劍道認為,美國官員一直擔心的是,由於中國當局的扶持,中國製造的商品將以低於市場的價格運往美國。他們現在對中國在新能源產業的產能過剩尤其關切是因為拜登政府希望擴大多個新能源領域的生產。

「多年來,美國一直對中國的生產過剩提出了關切。已經改變了的是,美國現在的產業政策與中國長期而且普遍存在的產業政策正在發生衝突,」他說。

在他看來,中國試圖把新能源領域的生產和就業置於中國境內的做法會降低全球的價格,但也會降低中國以外的產出和就業。

針對拜登政府官員目前對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紛紛提出警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哈夫鮑爾說,這是因為他們擔心,中國將通過大規模出口來‘解決’其產能過剩問題,這反過來要麼通過在美國市場低價銷售,要麼通過佔領第三國市場來損害美國的製造業企業。

榮鼎集團認為,中國的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產業的出口在過去幾年的激增對於發達經濟體中受市場限制的生產商來說可能是毀滅性的。而它的政策規劃將加劇國內供需之間日益失衡的情況,使中國走上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對抗之路。

不過,前財政部官員哈夫鮑爾認為,中國向全球輸出產能過剩對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影響。

「如果中國確實尋求大規模出口的‘解決方案’,這將損害日本、歐盟、韓國等工業化國家的製造業公司。但低廉的價格將受到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歡迎,」他說。

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觀察人士指出,北京意識到了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在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領導人近十年來首次承認這是一個問題。

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在訪華期間會敦促中方採取必要措施解決這個問題。

在之前的產能過剩週期中,廉價的中國出口導致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並引發一系列反傾銷調查,比如2016年歐盟對中國鋼鐵的調查。產能過剩也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利潤,並伴隨著不可持續的債務增長。因此,減少產能過剩成為中國當局2016年的首要任務。

但在中國經濟嚴重放緩以及房地產行業困境加劇的情況下,北京迫切希望從基礎設施和房地產行業轉向新的增長動力,實現經濟再平衡。在缺乏明確的支持消費戰略的情況下,這意味著支持製造業——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新興行業——作為增長的核心引擎。中國2024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明確提出了有利於高科技產業的產業政策,對家庭消費的財政政策支持很少。

因此,有關專家並不指望中國會採取什麼行動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美國和其他工業國家可以向中國抱怨,要求中國放緩新投資,並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刺激國內消費。但中國看起來不太可能因西方的抱怨而改變其政策,」哈夫鮑爾說。

有鑒於此,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史劍道建議完全禁止進口中國當局補貼最嚴重的產品,而不是以前的加征反傾銷關稅的做法。

「美國和其他國家應該確定補貼最多的中國主要新能源產品。然後在重新評估之前,在三年的時間裏完全禁止這些產品進口,並威脅一年之後禁止進口另一種主要產品,」他對美國之音說。

在他看來,這是阻止中國傾銷的唯一途徑,因為產業補貼已經深深的融入到中國的政策與實踐中,而25%的關稅和川普(特朗普)政府時期美中籤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等都無濟於事。

在美國的大選年,要求對中國採取強硬措施,包括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的呼聲之後更加高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betway体育手机网 文章
更多betway体育手机网 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