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漁俗與船忌

 2001-11-22 06:2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漁民以捕魚為生,海上不定生活使他們不得不相信命運,因此而產生了很多漁俗和船忌。

漁民上船後,不穿鞋,不洗臉。無論冬天或夏天都穿單褲,春汛時船老大穿長褲,弟兄夥計穿短褲,據此你一眼就可看出誰是船老大了。船上吃飯有固定的座位,不得隨便亂坐。菜碗放在正中,各人只能吃自己一邊的菜,不能吃對面或兩邊的菜。船上不可擱腿坐。坐船板不可以把腿垂下。不可在船頭小便,兩側小便以船桅為界。不准用大土箕等不乾淨的東西裝魚,不准用腳踢黃魚。船與船之間在海上一般不借東西,若非借不可,則先以柴送給對方,俗稱「撥紅頭」。

東海漁民出海,船上不能坐七男一女,據說這與八仙有關。相傳有一次八仙要過海上蓬萊仙島,鐵拐李把自己手中的枴杖變成一艘大龍船供大家乘坐。航船中,大夥一時高興,韓湘子吹起了蕭,曹國舅打起了響板板,張果老敲起了漁鼓,何仙姑和藍採和唱起了歌曲,呂洞賓舞起了劍,漢鐘離則搖著扇子助興,一時間熱鬧非凡。

沒想到這齊奏的仙樂震動了東海龍宮,驚起了龍王的第7個兒子「花龍太子」。他見何仙姑色藝皆絕,就興風作浪,把她抱入龍宮。7位大仙一見大事不好,便各自舉起法寶,一齊殺向龍宮,救出了何仙姑。從此以後,花龍太子便懷恨在心,每見有七男一女同船出海,便要興風作浪,肇事尋畔。於是東海漁民便有了出海船上不能坐七男一女的禁忌。

東海漁民見有人落水,不論什麼人,當救不辭,這種搶險救難的良風美俗流傳久遠,但救的方法卻有種種俗規。如遇死人,若是朝天的女屍或伏身的男屍不能撈,要等海浪將屍體翻過身後才能撈。撈屍時用鑲邊篷布蒙住船眼睛,以辟邪氣。撈上屍體俗稱「拾了個元寶」。無主屍體運回陸地埋葬,葬地多集中一處,謂之「義地」。漁船在海上如遇觸礁或漏水等海損事故,遇難者要先在船頭顯要處倒插一把掃帚,然後在桅桿頂上掛起破衣,以示遇難求援。若是晚上則點起火把,敲打面盆鐵鍋呼救。其他船見求救信號後,須全力援救。當救護船只靠攏遇險船隻時,先拋纜救人,後帶纜拖船。俗規遇險者跳船或跳礁島時,要先把鞋子、柴片丟過去,然後人才可以跳上去。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