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接班人胡錦濤的故事之4/美誤炸使館事件 危機處理能力受矚目

 2002-05-27 17:0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美國輿論界開始高度注意到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是在前總統柯林頓任內,1999年5月的北約「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中,胡錦濤兩次出面,發表對美強硬的電視演說。但也因為如此,美國觀察家有機會見識胡錦濤的危機處理能力。 


當時外界有人認為這是突顯胡錦濤的接班態勢。特別是在當時國內輿論、軍方均激憤莫名,民族情緒高昂,純就安撫國內群情而言,胡錦濤的電視講話是成功的。中國媒體也將胡視為黨中能夠解決重大問題的領導人之一,有助於強化他第四代領導人的接班地位。

但是,也有人認為,胡的政治風格向來謹慎低調,而且中美關係一直是江澤民視為最重要的外交關係,因此,胡的出面,根本是臨危受命。

因為,胡出面電視演說之前,正是軍方揚言立即集會要「打倒美國帝國主義」、大學生群情激憤,示威打砸美國大使館之際,胡的演說風險,在於雖然嚴厲譴責美國,但是,同時必須呼籲民眾不要有「過激行動」,政府還是要依據國際法,保護境內所有外國僑民云云。

簡言之,當時情境,胡錦濤的演講內容,稍有不慎,拿捏不準,甚至有可能得罪軍方或抗議群眾,換來「喪權辱國」的罵名,這在北京政壇,是非常高的風險。如果只是唯唯諾諾,沒有能力與肩膀之輩,是不可能接下這個燙手山芋。

於是,也有人說,當時胡的處境,有如代罪羔羊,姑不論得罪美國輿論界,即使在國內面對軍方與群眾,在江澤民要求「穩定」的最高目標下,也是有極高風險,「壓得住,是胡錦濤之幸;壓不住,就做了江澤民的替死鬼」。

對江澤民而言,這也是無奈的政治選擇,當時就有不少觀察家指出,江澤民、朱鎔基等領導人都必須體認,在中國經濟情勢日益惡化之際,北京無法承受中美關係決裂的政治代價。

因此,如果由江澤民發表嚴正的電視演說,勢必造成中美關係難有轉緩空間的後遺症。

東森新聞專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