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曹長青:吳征連「巴靈頓博士」都沒有!

 2002-07-17 23: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青年報》昨日再次發表了其連線記者對陳琳經歷造假的追蹤報導,其認真負責精神頗為令人欽佩,國內報紙對調查性報導的重視是走向嚴肅媒體的重要開始。

陳琳的「博士事件」吵到今天,當事人應該負主要責任,因為在今天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只要把自己的學位證書等資訊掃瞄到網上,提供詳細的核實渠道,就會迅速消除人們對學位真假的質疑。陳琳不僅故弄玄虛,而且對進行調查的記者們態度生硬、蠻橫,結果導致人們更懷疑他的學歷,更迫使記者們追查出他編造經歷,吹噓誇大的另一面。

前一段被廣泛質疑的吳征楊瀾的學歷、經歷造假事件也是同樣,如果他們從一開始就是誠實的,把自己的學位證書(如果真有的話)放到網上,並提供核實渠道,也很快就會真相大白,人們也許不會一連幾個月議論紛紛,揪住不放。

但吳征楊瀾的問題是,對人們最質疑的「巴靈頓博士」,不僅是一個不被任何教育部門承認的學位,而且吳征連這個大學的博士證書都拿不出來。吳征在接受《北京青年報》(去年十二月三日)採訪中說,他們「要我把美國的文憑和復旦大學的文憑及論文都拿出來看看,其實我的論文都出了書了。」吳征明顯迴避了「拿出學位證書」這一問題,用「我的論文都出了書」來搪塞。但那位採訪的記者還真追問了一句,「那你何不將文憑拿出來給他們看看?」吳徵信心滿滿地答覆「當然可以!」

但他能拿得出來麼?直到那次接受採訪的第37天之後,楊瀾在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才提供了吳征的所謂五個學位的證書資料。今年1月10日《南方週末》刊出的題為「楊瀾:我們沒有騙過任何人」的一個整版的採訪、報導中,附上了吳征的學位證書資料,該報還特別在證書下面註明:「楊瀾吳征提供的五個學位的證書複印件」。

有了這些「證書」之後,人們對吳征學歷的質疑,集中在批評他不該用這種不被中美兩國教育部承認的學位來欺世盜名,等於承認吳征是有巴靈頓博士的,因此有人寫文章說,吳征是真學位,假博士,意思是那個博士學位證書是真的,但那個學位不被承認,實質上是假博士。

我在核實吳征的學歷時,始終對吳征是否有這個巴靈頓博士學位是質疑的,因為多次給巴靈頓大學打電話核實,他們每次都拒絕回答和證實吳征到底有沒有在那裡獲得博士學位,並對他們這所網路大學是否曾設立過博士學位躲躲閃閃,不予證實。一所大學是否設立過博士學位,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不應是保密的事情,但巴靈頓大學始終未置可否。

另外,在美國,要核實某位學生的學歷,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按照信息公開法以及慣例,大學的學生記錄辦公室都予提供或證實,包括入學年月及畢業時間等。記者在核實吳征簡歷中提到的另外兩所美國大學的學位時,這些學校全部都給予了詳細回答。順便說一句,前一段有人對回國遭到扣押的楊建利的兩個博士學位提出質疑,我曾給柏克萊和哈佛打了兩個電話,馬上就得到楊建利從這兩所大學都獲得了博士學位的詳細資料。

在調查吳征的「巴靈頓博士」時,更令我質疑的是:自稱該校「學生事務副主管」的馬克.史密斯(Mark Smith)表示,吳征曾跟他們聯繫過,說要查核他的學位,必須經過他本人同意,要直接找吳征拿授權。按照常識,如果吳征真有這個博士學位,不僅不應怕別人來核實,反而應該歡迎,尤其是在他的學位廣受質疑的情況下;如果他跟學校聯繫,應該促使校方幫助澄清才對,而不是要求學校阻撓調查。

由於吳征本人不提供巴靈頓學位證書,巴靈頓大學又堅持說吳征要求必須經過他授權,因此記者始終無法拿到準確的資訊,只能聽任吳征有「巴靈頓博士」一說了,雖然心裏仍有很大的問號。

因此當《南方週末》刊出吳征提供的五個學位的證書複印件時,覺得吳征楊瀾終於做了一件早就應該做的事,不是用全球緝拿「造謠者」,而是以正常的方式來回應人們的質疑了。

但《南方週末》在該報網頁上刊出的吳征楊瀾提供的五個學位證書複印件相當模糊,幾乎難以辨認其中的英文字母到底是什麼。我反覆在電腦網頁上看證書上的字跡,但無論怎樣仔細辨認,絕大部分仍看不清楚,尤其是巴靈頓那張所謂證書,最後居然看到頭暈,躺倒了一個下午。

後來托國內的朋友寄來這份《南方週末》,又專門去買了放大鏡,仔細考究吳征的五個學位證書,這回基本看清楚了:吳征又騙人了,五個所謂學位證書中,實際上只有三個是真的,缺吳征簡歷中說的畢業於法語系的「法國薩伏大學」的學位證書,和「巴靈頓博士」的證書。

在這五個所謂學位證書中,有兩個根本不是證書,一個是一份獎狀,是巴靈頓大學頒發給吳征的「悉尼.羅斯獎」(The Sidney Rose Award);另一個則是一封信,根本不是學位證書。信的內容用最大號的放大鏡也很難辨認,依稀可以看出一句,好像是說祝賀吳征獲獎。

那麼這個「悉尼.羅斯獎」是怎麼回事?從巴靈頓大學索要到的招生資料(2001-2002 Catalog)介紹說,這個獎是以一位從沒有受過任何教育、82歲時才決心上學,先是讀完中學,然後入學巴靈頓,86歲時獲得巴靈頓大學畢業文憑的美國老人的名字命名的,獲得這個獎的人可以得到巴靈頓的一定獎學金。

從這份招生資料中的「該校歷史」介紹看出,這所1994年正式招生的網路大學僅設有學士和碩士學位,沒有說設立過博士學位。按照常識,如果一所大學曾設過博士學位,它會寫在該校歷史介紹中,因為這是給學校增加光彩的事情。另一個常識是,網路大學不可能設立博士學位,因為網路大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都難以被社會承認,哪個招工單位會重視或承認網路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除了抱有想唬人的目的,否則誰會去讀網路大學的「博士」?這也是如今網路大學普遍都不設立博士學位的原因之一。

吳征楊瀾都從美國的大學獲得過學位,並都會英文,他們夫婦絕不會弄不明白信件和獎狀上面的英文字,更不會不清楚它不是學位證書,因為這兩者的區別是一目瞭然的。

在吳征的學歷被海內外華人媒體和網民廣泛、強烈質疑的情況下,如果他的證書丟失了,按照慣例,可以從學校補來證書,這麼一點小麻煩可以改變吳征遭到質疑的「大形象」,這個賬以吳征楊瀾的智慧當然是會算的。但為什麼在這麼關鍵的時刻,吳征楊瀾不僅不拿出真正的學位證書,反而用信件和獎狀來冒充? 後來國內一位朋友和《南方週末》採訪楊瀾的記者聯繫,詢問這位記者是否親眼看到過吳征五個學位證書的原件,得到的答覆是,吳征提供的五個學位證書是通過電腦e-mail給《南方週末》的,他不僅根本沒有看到過原件,對電腦傳過來的版本也看不清楚。

如果《南方週末》的記者懂英文,或留心看這五個證書,會馬上識破吳征楊瀾提供的所謂「證書」是騙人的,別說英文內容,信件獎狀和學位證書的格式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當今被揭露的中國人造假中,我還沒見到過有誰比吳征楊瀾更大膽,在被媒體揭出學歷、經歷一連串造假、被網民股民強烈、廣泛質疑之後,還敢公然用假學位證書欺騙、耍弄《南方週末》這樣的大報和海內外讀者。

《中國青年報》記者追蹤出陳琳的經歷造假,那麼這家中國的大報,似應追問一下遠比陳琳更是「公眾人物」、更被網民和股民質疑的吳征一件事,要他拿出巴靈頓的博士學位證書。《中國青年報》曾報導歌頌過楊瀾,更有責任對吳征楊瀾夫婦的學歷經歷的嚴重造假,像追蹤調查陳琳一樣,給讀者一個交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