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陳奎德:北京政策--自食其果

 2002-08-12 18: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最近,在美國國會與外交界,一分報告引進了廣泛關注,這就是美中安全審查委員會致國會的報告《美國與中國之間經濟關係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這個由兩黨對等任命的委員會,通過一年多的廣泛研究,直言不諱,批評了行政當局長期以來接觸、交往(engagement)為主軸的對華政策,並對未來的對華政策提出了一系列行動建議,總的說,是向強硬的方向傾斜了。

事實上,自從中國發生天安門事件以及"蘇東坡"後,中美關係跌岩起伏,美國尚未形成穩定、成形的有戰略眼光的對華政策,時常成為兩黨政爭的主題,而其複雜性確實也使其很難塵埃落定。

宏觀而言,美國的對華政策的總圖景和框架其實並不複雜,其兩極是:"交往(engagement)"與"圍堵(containment)"。

過去的主流意見是,若採取單純強硬的"圍堵"政策,則很難擺脫"自我實現的邏輯":你把它當作敵人,它就真的成了敵人。

因此,過去美國對華政策大體上是"交往"政策。其基本假設是,只有"交往",使中國納入世界主流的經濟、政治、倫理秩序,才能逐步"同化"中國,使其和平演變為一個開放民主和法治的國家。若令其自絕於國際主流之外,孤立仇視世界,則對全球非常危險。

雖然該假設看來言之成理,但卻遭到上述報告的集中質疑。報告指出它僅僅是假設而已。報告甚至說明多年來的證據表明,接觸交往政策的某些方面一直是錯的。指出,中共領導人有不可逆轉的反民主本質,美中日益熱絡的經濟關係並沒有軟化北京在人權方面的劣跡。它在公民政治、宗教自由、和勞工權利方面並未進步,有些方面甚至倒退了(如,鎮壓法輪功)。因此,該委員會認為,中國走上了一條非常成問題的道路---開放經濟但不開放其政治制度。事實上,沒有人可以把握地預見中國以及美中關係的未來,因此美國必須為各種可能的前景做準備,否則,有可能養虎遺患。

我在這裡還想特別指出"交往"政策的一個兩難的困境,實際也是美國多年來對華政策搖擺、動盪和爭論的焦點原因。雖然我仍承認,交往有導致中共和平演變的可能,但它也同時會助長其經濟軍事國力,成為強大對手,並挑戰世界主流秩序。問題是,"和平演變"特別是其速度是無法保障的,而"交往"能擴張中共國力則是肯定的。倘若擴張的速度比"演變"更快,則某一天,萬一北京的"演變"在尚未越過"臨界點"時(即大陸仍是共產黨統治的國家),但軍事實力又超過了美國,則全球豈不一片恐慌?

美國冒不起這個險。

鑒於北京政權近30年來,特別是近十年來的實際表現,雖然表面上對美退讓,但在內部宣傳灌輸上,在實際內政上,則堅持集權統治,抗拒民主自由:在外交上,則和伊拉克、北韓、伊朗、利比來等流氓以及准流氓國家沆瀣一氣,處處顯示出要最終與美國攤牌的架勢。中共這種姿態,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美國的政策走向。

因此,美國近來的對華外交強硬轉向是其來有自的。某種意義上,正是北京的政策在幫助美國轉向對北京強硬。中南海諸公們總是自食其果。實際上,北京目前(從被新月形包圍圈包圍變成)被全封閉圈式的外交包圍所圍,正是自己選擇(堅持站在歷史錯誤一邊)的結果,怪不得別人。北京領導人經常在國際外交場合耍點小聰明,但缺乏改過自新的政治大智慧,結果日益自導孤立。這就使我們總要想起中國的一句老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自由亞洲電臺)(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