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啟麥:人物、社會、歷史隨筆(之四)---看得對,估計錯了

 2002-10-13 17: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般認為,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是同劉少奇爭權。其實,倒劉用不著動那麼大干戈。毛曾在中央的會議上指著劉少奇說過:「你有什麼了不起,我動一個小指頭就可以把你打倒。」(劉的妻女合著:《你所不知道的劉少奇》)可見劉根本不是毛的對手。毛澤東自己說文革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廣大革命人民群眾和國民黨反動派長期鬥爭的繼續,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階級鬥爭的繼續。"周恩來的解釋則更為簡單扼要:「這次奪權是四九年奪權的繼續。」(1967年3月31日接見造反派時的講話)但是,資產階級、國民黨不是早就被打倒了嗎?卻原來,毛與之不共戴天的還包括了與他的敵人們有關聯的文化、思想。所以,獨掌大權為的是順利地推行他的社會改造計畫--用他的意識形態取代中國的傳統文化。

毛澤東為這個目標做出努力由來已久,一切作為都是鋪墊。如果說根據地時期有關的講話、文章、文藝座談會、整風等等只是預習,一進城,文革的序曲就奏響了:僅就大事而言:1951年2月底,電影《武訓傳》在北京公演,5月10日《人民日報》便發表社論,指出這是在「狂熱宣傳封建文化」,聲明諸如此類也是共產革命的對象;1953年藉著評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批判資產階級唯心論,從此學術權威讓位給政治強人;1954年夏天,胡風交了一份《關於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秋天就受到嚴歷斥責,罪名看似空洞,用意卻很明白--品評文藝作品之權在黨中央。從此開始了由點到面的整肅。文化藝術部門裡的反黨集團不斷湧現--每一個人都代表著某類作品、某種藝術形式,在毛澤東看來,都有鮮明的階級性。通過後來的反右、社教等等政治運動,對意識形態的觸動越來越深。

毛澤東的理論是: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要相互適應,經濟體制變了,思想意識就得跟著變,不然就會發生資本主義復辟。社會制度可以用槍桿子改造,思想文化改造呢?靠政治運動。所以,文革前黨在文藝範疇內的歷次行動,都不是偶然的、即興的,而是毛澤東徹底改變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大計中的一個個環節。雖然文革前的中國,文史哲教藝已經相當無產階級政治化了,毛澤東還是看不下去,以他的立場和標準,文藝是帝王將相的舞臺;教育「資產階級專了我們的政」;歷史哲學領域則「封資修」貨色氾濫。劉少奇不像毛那麼敏感、那麼緊張,與毛配合不利,所以毛要拋掉他另組班子,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那就是一箭雙鵰的文化大革命。林彪在中共「九大」上引用毛澤東的話也是這麼說的:"過去我們搞了農村的鬥爭,工廠的鬥爭,文化界的鬥爭,進行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但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沒有找到一種形式,一種方式,公開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來揭發我們的黑暗面。現在,我們找到了這種形式,它就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毛澤東以為通過這種「認真的演習」,可以找到一條免除「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快捷方式,永葆革命江山。卻不想,用「馬上得天下」的辦法治天下,不啻南轅北轍。從「階級分析的方法,暴力革命的手段」中推衍出來的,在各行各業、各個地區開展「斗、批、改」的戰略戰術,給中國人帶來的惟有災難。把毛澤東一生的事業放在中國歷史的進程裡看,他起到的進步作用早在文革前就結束了。

令人玩味的是,文革前毛澤東出人意表強調的:黨內有人在走修正主義道路,中國可能出現資本主義復辟云云,並非妖言惑眾、駭人聽聞。今天的局面證明,鄧小平接手之後,中共在修正主義和資本主義道路上走得比毛澤東的擔憂的還要快、還要遠。時間上正應了毛:「少則幾年,十幾年,多則幾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全國性的反革命復辟,馬列主義的黨就一定會變成修正主義的黨,變成法西斯黨,整個中國就要改變顏色」的話。然而,黨變修國變色的結果卻出乎毛澤東的預估:復辟給人民帶來的是富裕,給國家帶來的是繁榮,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是強盛和進步。

站在毛澤東的道德標準和政治立場,文化革命應該搞。那時候,他大權在握、魅力無限,中國人信以為真,平白當了一次試驗品。有了這個教訓,中國就得從速建設民主政治,按時代的要求自己選擇國家領袖,不能再讓落伍的政治人物左右我們的命運直至他跨鶴西行。(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