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老朱皮 : 我所認識的國有銀行

 2002-12-18 18:3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我重點本科,在國有銀行工作五個年頭,現已混到二級分行信貸部副經理職位。縱觀這五年,遍嘗酸甜苦辣,曾歷基層網點、存款部門、信貸部門(前臺、審查、不良貸款)各個崗位的洗禮,也曾任部門經理、團支書、貸審會成員等職,加上自己的辛勤學
習,自認自已差不多諳熟國有銀行的套路。把一些看法與各位探討:

一、國有銀行真的是沒有競爭力,會被外資銀行衝垮?

對於這個問題,有些尚有在學校的弟弟妹妹還不清楚。在內部機制方面,國有銀行是僵化的,但這有一個大環境的因素,四大國有銀行佔據全國80%左右的存貸款業務,可以說,任何一家銀行有小小的動靜(諸如支付困難等),我敢說馬上產生金融危機,國民經濟立即倒退。所以到時中央銀行自然會新發鈔票來彌補,損失轉嫁在人民頭上。

可能各位不一定知道(內部錄像,不對外公開),在某地(不說具體,防止對號入座)清理城信社風潮中,曾有十萬人臥軌,要調萬名武警、幾天時間還疏散不了人群。小小的城信社就是如此,國家敢讓網點遍佈全國的國有銀行產生危機?另外,國有銀行的資產質量差,很大一部分包袱是1980年代的「撥改貸」遺留問題和多年來政策性發放的基本建設和扶貧貸款,政府會坐視不管?

二、在國有銀行真的沒有前途?

我不是這麼認為的,以我自己為例,年固定收入3-4萬元,有住房、養老保險等保障,每年從單位謀取福利不下三四萬元(包括到各地考察-實質是旅遊,吃飯報帳等),工作環境優越(室室有空調、辦公設備齊全、車輛容易調配),還可利用銀行的資源為自己創利(以我為例,利用個人貸款之機獲得信息,轉手炒賣房地產;利用擬上市公
司客戶的信息購買擬上市股票;利用變賣不良資產的機會從中取得手續費,以上獲利不下數十萬元)。你要我離開銀行,不太容易再找到如此高薪的工作。即使有朝一日離開,也不會選擇辭職這種愚蠢的方式,跟領導說好,買斷工齡(約7-8萬元),我有律師資格和銀行信貸部門經理的資歷,想來找一份工作也絲毫不困難。

我「混」在銀行的經驗介紹給各位,請不要見笑:
  
1、做人謹慎,不要把自己的看法輕易透露出來。特別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會被分配到基層網點工作,因為與自己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容易說出許多牢騷話,這些話如果被人有意識利用,則幾年不能翻身。(在我的身邊有太多的例子。)

2、鍛練酒量,接近」紅「人,見機行事。國有銀行的酒文化非常發達,利用喝酒的機會,多瞭解內幕消息,選擇接近領導身邊的人,如有機會,則多多表現自己。

3、形象正派,軋實能幹。要勤於參加集體活動,晚上利用時間多寫幾篇文章發表,顯示比一般人要高的能力(作為一個大學生,很容易做到)。

4、瞭解單位的派別鬥爭,擇善而從。不加入本單位的派別鬥爭,則永遠沒有政治前途。要通過各種途徑,瞭解各派的後臺、實力,對自己是否有益,選擇加入,然後通過派別的強大力量混到一個」官「職。(年輕人有許多優勢,一是提撥年輕人可以表現高姿態,二是各派別也需要新鮮血液加入。)

三、國有銀行的真實情況?
  
據我瞭解的情況,更加觸目驚心:
  
1、資產不實。為完成所謂的數字指標,反映在報表的資產質量水份很大。一是很多貸款經過多次借新還舊,根本還不起本金。二是不良貸款處置後都用來收利息,不沖抵本金,本金掛在賬上,資產已經沒有了。三是新增貸款熱衷於放給風險大的上市公司,動不動一兩個億,潛伏很大的未來風險。

2、負債不實。根據我所見,臨時放貸、利用在途資金的伎倆來提高存款數字是非常常用的。

3、國有資產流失。特別反映在處理不良資產上,為完成當年所謂的任務,比市場價低50%以上賣出,當然領導也會得到好處。

4、費用驚人。別看領導對大家說,晚上不關空調的要罰多少錢云云。據我的經驗,在接待上級、考察旅遊上花錢是毫不吝嗇的,兩三個人一天就可花二、三萬元。

5、利潤虛假。一般在計提應收未收利息、收入挂賬、內部劃轉上做文章,水份大得要命。

  我作為銀行的職員,對報紙上所說的所謂」國有銀行盈利多少多少「,一直一笑置之,騙得了戴相龍、朱總理、老百姓,可騙不了我們銀行員工。
    
以上說這麼多,我無非是想說,國有銀行的問題是整個社會問題的一個縮影,不必太在意(特別是學校裡的大學生,不要太相信那些不從事實際工作的「專家」發表的理論文章)。從事國有銀行業,要「既來之,則安之」,積極尋求自己的對策,一樣會過得好生活。至少在10年內,國有銀行無憂。只要自已勤練內功,不會比在其它地方差。

我所認識的國有銀行  (續篇)

作者:老朱皮 提交日期:2002-12-17 14:20:00

即興一篇小文,想不到還頗受歡迎,還給了我不少的讚譽之詞。看來,各位對我國的國有銀行現狀還有一些探究的興趣,我也不揣冒昧,將陸續將一些有意思的話題與各位探討。至於有的朋友說鄙視我,我也有話要說。

我本人其實也是接受了最正統的教育,在校期間對西方經濟學非常感興趣,也曾經憤世嫉俗。但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每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個體,難道你要去做與風車博鬥的唐吉柯德?而且,話又說回來,我這類人是鑽空子,難道到民營企業去工作的人不也是鑽空子嗎?我們國有企業是不斷地侵食國有資產的,那麼又有哪幾個民營企業、上市公司不是靠假賬、偷稅漏稅、假外資、上市圈錢的方式獲利?在這樣的企業混難道就心安理得?說到底,在這個社會環境之下,各個企業、各個個體都是參與博弈的經濟人,目前的現狀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的一個平衡模式,沒有誰更高尚誰更低劣的說法。好了,閒話少說,再和大家說有關國有銀行的話題。

資產剝離的真相。
  
我國於2000年成立四個資產管理公司,將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剝離過去。我是全程參與剝離的過程,所有的內幕都逃不過我的眼睛。大多數人認為國有銀行已經脫掉了包袱,能夠輕裝上陣了;不良貸款移至資產管理公司,能夠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了,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當年實行資產剝離時,中央下文要求在兩三個月內完成資產剝離工作,時間相當緊迫,而國有商業銀行又對資產剝離的政策、數額不甚瞭解,只是要求各下屬行準備材料上報,因此,各行都將幾乎所有的不良貸款材料準備上報。不料,實際上能剝離的不良貸款頂多是總額的30%,材料已經送到了資產公司。資產公司的人員是從擬剝離資產的商業銀行分離過去的,對這些資產是否有價值本身就瞭如指掌,因此國有銀行和公司方不斷地交涉,公司方要求一定是手續齊全、不失訴訟時效的才接收,行方則要求按中央要求將最不可能收回的資產剝離出去。膠著狀態之際,國務院召集有關部門開會,一聲駁斥「為什麼進度這麼慢」,剝離工作便進入了快車道。如果將原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分為好(有足夠資產清償)、中(資產不足,但能清償大部分)、差(難收回)三部分的話,剝離的結果是將國有銀行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不良資產剝離出去了,最差的資產還留在國有銀行。造成這些的原因有幾條:一是中央的急令已讓各方亂了分寸,資產公司因為考慮到以後的利益,趁機將好的不良資產接收過去;二是因為指標有限,各二級分行在不斷降低條件,總是想佔兄弟行的指標,最後兩敗俱傷。所以說,對國有銀行來說,資產剝離的失敗的。不過也有人從此獲利,一是將自己審批有問題的貸款剝離出去,了結責任;二是某些領導幫助一些關係企業剝出,進入了「避風港」(因為資產公司回
收率要求30%,國有銀行要求100%,企業剝離出去實質是減少了70%的債務)。

全國資產剝離14000億元,據國務院的下達任務,收回率大約是30%,因為這些資產都不是原國有銀行最差的不良資產,如果留在商業銀行,收回率至少在50%以上。資產剝離也給資產公司的人員以暴富的機會。因此,我敢說,資產剝離絕對是這兩年來金融改革最大的失敗,國有資產至少流失了3000億元。而財政撥付的剝離資金以國債的方式存在,留待老百姓去慢慢消化吧!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