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如何過大年」? 誠然,捫心自問,究竟有多少人能說得明白,這春節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祖祖輩輩為什麼都要在這天包餃子、貼春聯、逛廟會?
浙江余姚縣河姆渡出土的距今7000年的稻穀,它告訴我們「年節」的起源與農業生產密不可分。早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發現了四季交替的規律,因此有了「年,谷熟也」的概念。過年,對於中華民族而言已有數千年歷史。
貼年畫,換門神,寫春聯、請福字,剪窗花,編中國結,林林總總過大年的形式背後都蘊涵著古老的傳說和深厚的文化背景;逛廟會,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形形色色的過大年活動都寄託著人壽年豐、吉慶有餘的良好願望。
喝臘八粥的習俗源於佛教,元宵節的形式起自道教。舞龍最初是用於祀神娛神,祈雨降福;吃餃子取新舊更替「更歲交子」之意。貼春聯之風始於五代,到明朝普及民間;風箏已有2500年的歷史,它的特色與地域文化息息相關……
「新年好,新年好,新年能穿花棉襖。」照片上那個戴著虎頭帽的關中孩子稚嫩的笑容,讓人憶起過去的時光。今天,過年的形式和內容都在發生巨變。
「一餐年飯送殘年,臘味鮮肴雜幾筵。歡喜連天堂屋內,一家大小合團圓。」至少在南北朝已有的年夜飯習俗,到20世紀九十年代發生了變化。人們將年夜飯從家裡搬到了大飯店。
年節中最重要的「社交」活動拜年,如今有了創新,賀卡、電話、手機、網上都可,花樣繁多。電視中的春節聯歡晚會,電影裡的賀歲片,幾千年的民俗民情民風民藝,在新時代有了新內涵。
穿越千年的展覽折射出「年」文化的內核。從乾隆皇帝新春開筆寫就的「三陽開泰」,到清代宮廷祭祖器具;從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的年畫,到山西民居的剪紙、陝西窯洞裡的窗花,述說著無論時空如何變遷,春節這一刻,都是華夏子孫激情揮灑的焦點,是億萬中國人文化凝聚力的象徵。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