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據說中國人善於權變,講究靈活性,在某些人眼中,沒有什麼原則是神聖,這當然也包括嚴幾道先生的著名的翻譯三原則。舉例來說,在英文媒體中,朝鮮、伊朗、前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等國常常被指稱為「Rogue States」,中國大陸各媒體普遍將此處的「Rogue State」譯為「流氓國家」,同樣,美國政府將朝鮮、伊朗和前伊拉克並稱為「Axis of Evil [States]」,中國大陸媒體將該片語譯為「邪惡[國家]軸心」。毫不誇張地說,這樣的譯法幾乎就是對三原則中的「信」(即忠實)的公然背離。
粗通英文的人都能看出,這兩個翻譯中的問題都是將「政權」(即英文中的「State」)誤譯為「國家」。在英文中,State和Nation都有「國家」的意思,但它們之間有細微但很重要的區別,前者一般更強調政權,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個政治性的概念,我們從其引伸詞如「Statesman」(意即政治家)中能更明確地體會到該詞的此種含義;而後者一般強調民族,在某種意義可以說是一個人口學上的概念,我們也能從其引伸詞如「National」(意即國民)和「Nationalism」(意即民族主義)中瞭解到該詞的此一內涵。
由於State有「國家」的意思,很多朋友看到此處可能以為本人在此大驚小怪無事生非了。其實不然,原因有二。首先,翻譯要看上下文,這同樣是翻譯的「鐵律」,在我看到的英文文章中,前述的「Rogue State」和「Rogue Regime」是可以互換使用的,後者的意思正是「流氓政權」。不同的作者可能會選擇不同的用詞,但我想通曉英文的人都會明白,它們的所指是完全相同的。再者,翻譯時要考慮約定俗成的譯法,這同樣可被視為翻譯的「鐵律」。一般人都知道,西方民主政體有一個堅定不移的原則,即政教分離,它的英文就是「Separation of state and church」。相反,在正式的外交文獻和語言中,「國家」有另外一個詞,即上文提到的「Nation」,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聯合國(The United Nations)和一戰中的軸心國家(Axis of Nations)。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以為上文中的「Rogue State」應該譯為「流氓政權」,而不是「流氓國家」,同樣,「Axis of Evil [States]」 應該譯為「邪惡[政權]軸心」 ,而非「邪惡[國家]軸心」。
我經常納悶:中國的媒體怎麼會都錯了呢?最近,有一個朋友部分地為我解了惑。朋友講,中國各媒體對外文的翻譯基本上遵循新華社的章法,或者乾脆完全引用新華的翻譯,因為據說新華社是中國大陸的「權威」媒體,其翻譯當然具有權威性。於是,我部分地釋然了-- 畢竟,不是所有的媒體都在故意犯低級錯誤。
可是,我仍有疑惑。作為中國的「權威」媒體,新華社怎麼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不是人人都說我們中國人很聰明嗎?難道人才濟濟的新華社連這點「小事」都搞不定?常言又及,外交無小事。這又迫使我進一步深思:這個小小的誤譯裡面是不是也隱藏著大文章?當然,「權威機構」的用心是不用質疑的。我只是隱約意識到,從客觀效果上看,這一譯法確實有多重功效:
第一, 避免拂逆從金正日到薩達姆、從卡扎菲到哈梅內伊等大大小小的獨裁者。你看,將這些「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其中縱橫馳騁的政權稱為「流氓政權」,多不給人家面子呀,這對我們的外交事業傷害太大了。
第二, 避免刺激有些中國人的神經,因為國內有人對「流氓政權」這一敏感詞彙過敏,這樣,我們的翻譯人員可省去很多麻煩。
第三, 有意刺激另外一些中國人的神經,我們的一些同胞看到這樣的翻譯可能會條件反射般地想:美國人真霸道呀,肆意侮辱攻擊別人的國家。我想,我還是理解這第三種人的,只不過他們把這個國家(「State」),誤認作那個國家(「Nation」),於是乎,他們和國家有關的感情(就是英文中的那個「Nationalism」)就有點膨脹了。
想到此,我明白了:這叫一石三鳥。沒錯,中國人就是聰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新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