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二十一歲登進士第,三十一歲為監察御史裡行。貞元時期,柳宗元在科名和仕途上,是比韓愈為得意的。順宗即位,王叔文等執政,他參加了王叔文的集團,被任命為禮部員外郎。這時他和王叔文、劉禹錫等積極從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如罷宮市、免進奉、擢用忠良、貶謫贓官等,做了不少有利於人民的大事。王叔文執政不到七個月,因為遭到宦官和舊官僚的聯合反攻而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後,改為柳州刺史。憲宗元和十四年,死於柳州,年四十七歲。
柳宗元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他認為官吏是人民的僕役,關非人民是官吏的奴僕。他指出人民「出其十一」雇佣官吏來為他們服務,而有些官吏卻不僅「受其直怠其事」,甚至還盜取人民的財富。他認為人民對他們所以不敢怒而斥退,只是因勢力不敵而已(《送薛存義序》)。他在《答元饒州論政理書》中已經認識到當時社會中貧與富的對立,而且試圖探求貧富不均的根源。它一方面反映了「兩稅法」實行以來只是剝削方式的改變,並沒有解決任何根本問題;同時,也反映了他基於對人民的同情而產生的土地權利的平均主義的空想。他的《封建論》,對古代社會的分封制度作了細緻的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見解。他嚴厲地抨擊封建藩鎮的割據局面,以及世族大夫的「世食祿邑」和由此而產生的「不肖居上,賢者居下」的不合理現象。他認為一種社會制度是不依任何個人或少數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勢」的支配下,就是「聖人」也無力興廢,而完全取決於「生人之意」,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帝王「受命於天」的謬說。他以歷史事實說明瞭郡縣制比封建制相對的優越性,把社會發展由「家天下」走向「公天下」看作是必然之勢,有力地批判了許多封建統治者企圖恢復分封制「與三代比隆」的倒退思想。所有這些,都表現了柳宗元先進的歷史觀。所以蘇軾認為「宗元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聖人復起,不能易也」(《秦不封建論》)。
柳宗元先進的政治思想是和他的樸素唯物論有密切聯繫的。他在為《天問》而作的著名的《天對》中,探索自然現象,認為宇宙最初「惟元氣存」,一切現象都是自然存在,「無功無作」,「非余之為」,表現了唯物主義的宇宙觀。他的《貞符》斷言「唐家正德受命於生人之意」,並沒有什麼「賞功罰禍」的天意存乎其間;「受命不於天,於其人;休符不於祥,於其仁」。他以這種無神論歷史觀來觀察一切禮樂刑政,對於那些以宗教迷信作掩飾的觀點和作法,都給予嚴厲的批判。在這些批判和鬥爭中,他把自己無神論歷史觀的戰鬥性,在《時令論上》、《斷刑論下》、《非國語》、《天爵論》、《天說》等論文中,作了系統的發揮。但柳宗元的思想也不可免地存在著侷限性。比如他有時在解答一些難以解答的問題時,往往表現了偶然論的思想,基本上也並未完全跳出儒家的正統思想。但儘管如此,他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光輝地位是不可磨滅的。
柳宗元一生的文學創作極其豐富。但貞元時期,他在長安,努力施展政治抱負,而「不以是取名譽」,重要作品不多,成就不大。元和以後,長期的貶謫生活,使他有機會接近下層人民,受到了生動的社會教育。這對他的先進的世界觀的形成和豐富、深刻的文學作品的產生,都是有著直接的作用和影響的。他的詩文,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許多重要方面,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而且在藝術上所表現的獨創性,也非常突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柳宗元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他認為官吏是人民的僕役,關非人民是官吏的奴僕。他指出人民「出其十一」雇佣官吏來為他們服務,而有些官吏卻不僅「受其直怠其事」,甚至還盜取人民的財富。他認為人民對他們所以不敢怒而斥退,只是因勢力不敵而已(《送薛存義序》)。他在《答元饒州論政理書》中已經認識到當時社會中貧與富的對立,而且試圖探求貧富不均的根源。它一方面反映了「兩稅法」實行以來只是剝削方式的改變,並沒有解決任何根本問題;同時,也反映了他基於對人民的同情而產生的土地權利的平均主義的空想。他的《封建論》,對古代社會的分封制度作了細緻的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見解。他嚴厲地抨擊封建藩鎮的割據局面,以及世族大夫的「世食祿邑」和由此而產生的「不肖居上,賢者居下」的不合理現象。他認為一種社會制度是不依任何個人或少數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勢」的支配下,就是「聖人」也無力興廢,而完全取決於「生人之意」,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帝王「受命於天」的謬說。他以歷史事實說明瞭郡縣制比封建制相對的優越性,把社會發展由「家天下」走向「公天下」看作是必然之勢,有力地批判了許多封建統治者企圖恢復分封制「與三代比隆」的倒退思想。所有這些,都表現了柳宗元先進的歷史觀。所以蘇軾認為「宗元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聖人復起,不能易也」(《秦不封建論》)。
柳宗元先進的政治思想是和他的樸素唯物論有密切聯繫的。他在為《天問》而作的著名的《天對》中,探索自然現象,認為宇宙最初「惟元氣存」,一切現象都是自然存在,「無功無作」,「非余之為」,表現了唯物主義的宇宙觀。他的《貞符》斷言「唐家正德受命於生人之意」,並沒有什麼「賞功罰禍」的天意存乎其間;「受命不於天,於其人;休符不於祥,於其仁」。他以這種無神論歷史觀來觀察一切禮樂刑政,對於那些以宗教迷信作掩飾的觀點和作法,都給予嚴厲的批判。在這些批判和鬥爭中,他把自己無神論歷史觀的戰鬥性,在《時令論上》、《斷刑論下》、《非國語》、《天爵論》、《天說》等論文中,作了系統的發揮。但柳宗元的思想也不可免地存在著侷限性。比如他有時在解答一些難以解答的問題時,往往表現了偶然論的思想,基本上也並未完全跳出儒家的正統思想。但儘管如此,他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光輝地位是不可磨滅的。
柳宗元一生的文學創作極其豐富。但貞元時期,他在長安,努力施展政治抱負,而「不以是取名譽」,重要作品不多,成就不大。元和以後,長期的貶謫生活,使他有機會接近下層人民,受到了生動的社會教育。這對他的先進的世界觀的形成和豐富、深刻的文學作品的產生,都是有著直接的作用和影響的。他的詩文,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許多重要方面,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而且在藝術上所表現的獨創性,也非常突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古人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