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專家:中國應有水權制度和水市場

 2004-04-08 19:0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華盛頓智庫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的水利專家們探討如何讓黃河以及中國其他河流持續發展的管理政策。專家們認為中國應該引進水權制度,並建立一個水市場。

許多人說,黃河是孕育中國的母親。不過,黃河在歷史上也是個讓各個朝代感到頭痛的一個大問題。治理黃河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從大禹治水開始,各個朝代的當政者都試著找尋一個與黃河和平共處的方法。

*缺水 污染 水源生態破壞 水災*

清華大學博士、水利政策專家王亞華在華盛頓舉行的這場研討會上表示,現代中國面臨更複雜的四種水危機:「中國過去十年來經歷的水危機包括了缺水、水污染、水源生態破壞、以及水災。尤其水災,中國一直沒能成功的控制住。中國的長江曾經在1997年發生嚴重的水災,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黃河連年乾旱*

除了水災之外,中國近年來越來越嚴重的一個問題其實是旱災。清華大學的王亞華說,黃河過去五十年來已經很少出現水災,而是出現乾旱。而自從1990年以來,黃河更是時常出現連年乾旱的情形。王亞華說,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嚴重乾旱目前還不確定,不過,全球的溫室效應可能是一部分原因。

*危機來自管理不善*

來自中國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廣中心的主任於曉剛表示,中國之所以出現水危機是因為缺乏良好的管理,「我們認為中國發生水危機是由於在河流流域缺乏可持續性的發展計畫、以及不良的水資源管理,讓人民很難參與決策過程,還有就是缺乏水資源管理的知識。 」

*應從工程水利轉為資源水利*

清華大學的王亞華說,這些水危機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個警訊。不過他也說,中國政府近來的確採取了許多措施希望能解決這些危機。例如,中國水利部長汪恕誠提倡中國應該從工程水利轉變成資源水利,也就是以治本而不是治標的方法來解決水問題。

*水資源仍由中央分配*

中國在2002年修正了水法,但是法律中仍然明確規定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王亞華說,雖然中國進行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是中國的水資源分配一直都是由中央集權統籌分配。

他說:「中國是從上到下的控制體系,因此政府控制的模式也是分配水資源的主要模式。採取這個模式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由政府來決定的成本比雙方平等協商的成本要低得多。」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王亞華說,這個模式造成的一個缺點就是所謂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例如山東省在2002年就是最大的贏家,得到中央最多的水源配給。

*讓市場調解供需*

中國一些學者自從1990年代末期以來,就提倡中國應該引進水市場以及水權制度,讓市場來調解水資源的供需。

清華大學的王亞華也舉了浙江省的兩個城市簽約交易水權的例子說明中國逐漸興起的水市場。他說,在2000年,浙江省義烏市向同樣位於義烏江畔的東陽市以平等協商的方式購買水權,這是中國首宗跨城市的水權交易。義烏市沒有向上級要水的原因是這個過程耗時費力,可能導致供水不及,因此選擇了向鄰近的東陽市買水。王亞華說,雖然這是一個特例,也不一定適用在其他地方,但這是中國水權市場初露端睨的標誌,也意味著以水市場來配置水資源可能比行政分配的經濟效益要高。

*市場制度繫於政治改革*

水利政策專家王亞華說,中國能否走向水市場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國的政治改革有關。

王亞華說:「中國面對引進水市場的兩難也反映了現代中國政治制度改革所面臨的挑戰。如果中國能夠成功的進行政治改革,就有比較強的公民社會、更多的非政府組織,也會有更多的團體及個人能夠平等協商水權的問題。但是在目前的環境下,個人及團體自行協商水權的成本仍然相當高。」

*讓當地人民參與河川發展決策*

而非政府組織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廣中心的於曉剛則強調,在目前中央掌控的體系之下,希望政府在擬定任何對當地人民生活有重大影響的河川發展計畫時,都能讓當地人民參與決策,不要讓偏遠地區的人民更加邊緣化。

(VOA)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