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究竟為什麼我們的臉皮越來越厚?

 2005-04-20 05:1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位年輕的農民來到城市打工,租賃了一套房子,每天象在鄉下一樣日起而出,日落而息,過著辛勞而又艱難的生活。一天,遇到了一位中學時期的女同學。女同學已經是一個城裡人,經濟狀況不錯。他們同窗時期曾經要好過,如今可是有天壤之別,雙方少不得一番唏噓感慨。她說自己正在準備買房子,也不知哪一片的房子合適。打工者說他可以幫著介紹房源。

當這位女同學按照約定的時間帶著錢來看房子時,這位打工者果斷地將自己昔日的情人殺害了,同學身上的錢當然就變成他的了。他將女同學的遺體存放在屋裡的一個大缸裡。日子長了,他想將自己的老同學挪個地方,可是因為天天忙於奔波生計,這事兒就拉下了。有一天,房東來巡視房子,聞出房內有異常氣味,終於找到一具遺體。

案發以後,肯定有人等待著殺人者的良心發現。將自己昔日的情人生生殺害,怎能沒有一點痛心與懺悔呢?在監獄裡,這位不幸的打工者終於表示很後悔。人們全都期待著他說出更加感人更加有警世效果的話來。他接著說:「我怎麼就這麼懶呢,要是把那東西挪了個地方,不就沒事了嗎。」

聽者不免有點震驚,誰也沒有想到,他在臨死的時候會講出這樣一番話來。

另一個發生在河北省秦皇島市的故事,是從秦皇島市的一位企業家那裡聽來的。後來在電視節目裡,親耳聽見一位死囚臨死前所表示的後悔。那位死囚就是著名的張君。張君的團夥一共殺死了二十多個人,單是為了試槍和試膽就殺死了10位無辜者。

我從屏幕上見到張君時確實有點吃驚,一個人的神情怎麼會那麼沒有人氣,整個臉部都被邪惡、凶狠所佔滿。這個殺人犯對公安人員說:「我很後悔,我連自殺的時間都沒有留好。沒有想到你們的動作這麼快。」臨死的時候,他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對於20多位無辜者的鮮血的負疚感,沒有一絲一毫的自我譴責。他所關心的僅僅只是自己的虛榮心。阿Q臨死前擔心的是自己畫不好圓圈而丟了面子,張君臨死前正是在為自己丟了面子而懊悔。

後悔是人類普遍的心理現象,是每個人都必定體會過的心理反應。真正的後悔肯定是基於正義感、道義感而產生的,是意識到自己的言行違背了自己所認同的某些道義準則而產生的羞愧感。基督教文化中,還將後悔這一心理現象升華為懺悔這一精神現象。懺悔的準則實際上就是要求人對於人本身的有限性(這不是由人自己決定的而是由造化決定的)保持永恆的良知和自省。

但是,對於良知較少的人來說,後悔永遠只是功利性的反思而不涉及道義和良知。對於那位秦皇島市的打工者來說,將死者遺體轉移了就可能免於遭受法律的懲罰,所以他後悔自己太懶散太隨便。對於張君來說,如果他在被捕的前一刻自殺了,他就不要面對審判,還能保持一個殺人越貨、逍遙法外的傳奇英雄形象。

總之,這些人所後悔的不是自己作出的罪過,而是未能成功地逃脫因此而來地懲罰。

製造騙局的人被人戳穿之後,不是後悔自己騙局的卑劣,而是後悔騙局的某個環節還做得不夠週全。一個貪官被查辦了,他所後悔的不是貪贓枉法的罪惡行徑,而是沒有找到最有來頭的後臺為他撐腰說情。一個搶劫者被人逮住了,不是後悔搶劫行為,而是後悔搶劫之後逃跑速度太慢。這種功利性的後悔構成中國人自我反思的主要內容。這種後悔不是導致對罪惡的羞愧、遏止和清算,而是鼓勵自己更加理直氣壯地、更加機智勇敢滴水不漏地去犯罪。

究竟為什麼我們的臉皮越來越厚?為什麼我們做壞事的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狠?這些都是在功利性後悔與反思中一步一步發展和提高的。所謂厚黑學,就是在「中國式的後悔」中反思總結出來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