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何清漣:中國海外並購為何難以成功? 內政不修、人權惡劣、社經狀況矛盾重重

 2005-08-09 19:2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政治與經濟潮起潮落,幾乎每年都要讓人體驗從峰頂掉到谷底的大喜
大悲,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就是其中一例。

氣壯如牛的「海外並購大進軍」遭遇挫折

今年3月開始,中國方面不斷對外聲稱,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數額正以70%的速度增長,預計2005年中國公司海外並購金額將達140億美元,中國也將成為亞太最具並購活力的地區。《華爾街日報》如此描述:近幾個月以來,在國際上尚屬無名之輩的中國家電企業頻頻出招,力圖通過收購西方品牌打入歐美市場。TCL集團收購法國企業湯姆遜製造業務的控股權,聯想集團收購了IBM公司的個人電腦業務。但這還只是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潮的冰山一角。中國媒體對海外並購的報導也連篇累牘,感覺甚好。

但這種氣壯如牛的海外並購現在卻遇到了兩大類問題。

第一類問題當然是經濟上的。當中國方面還沉浸在並購成功帶來的政治勝利喜悅當中時,一些企業就發生嚴重的經濟虧損。2004年,TCL通過並購重組湯姆遜彩電、阿爾卡特手機,一舉從一家區域性企業躋身為業務覆蓋全球主要市場的跨國公司。TCL的規模在迅速膨脹,但盈利卻並未因此而增加。TCL集團2004年合併報表後的淨利潤僅為2.45億元,較上年度的5.7億元有較大下降。而聯想收購美國IBM的PC業務後,利潤前景仍然迷霧重重。

事實表明,中國企業對於海外並購可能帶來的風險缺乏足夠的準備和應對經驗,而這也成為海外並購問題頻發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類問題是政治上的。就在7月21日中國政府宣布改變人民幣匯率體制前後幾天,幾家正在跨國並購的國內企業分別遭遇不同挫折:優尼科董事會通過支持雪佛龍出價173億美元現金加股票收購案,併發表聲明,願意「敦促8月10日的股東會決定接受雪佛龍」,這一表態事實上意味著中海油出局。幾乎同時,海爾集團宣布放棄收購其美國同業美泰。

命脈產業仍設防

中海油收購案遭遇到華盛頓的政治杯葛,終於也讓中國方面知道輿論防衛能力脆弱的民主國家,一旦認識到某種危害性時,也能夠通過民主程序正當防衛──儘管這種防衛曲折迂迴,頗費周折。

中海油遭遇到的挫折,其實緣於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戰略。如果說被收購的企業只關注賣價,那麼被併購企業所在國的政府則要關注經濟安全。從2002年開始,有六家中國企業分別成為海外並購的主角,從其購併動機看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如五礦集團收購加拿大的Noranda,這是一宗在中國國家資源戰略指導下、以獲得境外不可再生資源為目標的併購案;第二類以獲取中國企業所不具備的核心技術為主要目的,如上海汽車集團收購雙龍汽車及羅孚汽車,以及京東方收購韓國HYDIS的TFT-LCD業務;第三類則以獲取國際品牌與銷售渠道並創建世界級企業為主要目標,如三家在中國國內市場居領先地位的電子消費品廠商海爾、聯想、以及TCL的海外收購。這三種收購動機將來仍然會是未來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基本考量。從中國本身的利益來說,從這樣的戰略角度出發並購合乎本身利益。

但上述三類戰略考慮,卻未必都符合被併購企業所在國的國家利益。第三類以獲取品牌與銷售渠道為目的的戰略考慮,一般來說不妨礙他國的經濟安全,但第一類卻很明顯地涉及資源稀缺條件下的資源安全;第二類則需要區分,如果只涉及民用技術也無問題,但一涉及軍事技術就很難通過。

美國雖然是不設防的經濟開放國家,但在重大問題上還保持著足夠的清醒。自1988年以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在因經濟安全拒絕批准或者收購方在審查壓力下主動放棄的只有三起案例,但這三起案例都與中國公司有關。如2003年香港和記黃埔欲聯手新加坡電信收購美國的環球電訊,但未被CFIUS接受,和記黃埔被迫宣布放棄。原因很清楚:通信業與能源業都屬於國民經濟的命脈行業。通信業在實現普遍服務的同時,也承擔著推進經濟、社會資訊化進程的重要使命,而一些尖端的高科技通信手段更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和戰略意義。在中國方面看來,和記黃埔披上了「港資企業」外衣,並非中國國有企業,但美國方面卻深知李嘉誠與中共之間的連體關係。也知道中國當局一介入電訊產業,就意味著中國在美國推進了一匹「特洛伊木馬」,電子監控系統「金盾工程」的觸角將延伸至美國境內,美國不復再有資訊安全。

由於中海油遭此挫折,中國企業併購士氣陷入低落。雖然7月22日又傳來南京汽車集團成功競購英國百年老廠羅孚汽車公司,也未能使中國企業併購的「士氣」恢復。

中國政府提供政策與財政支持

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下稱「商務部研究院」)最近公布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報告》。該報告表明,近幾年以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FDI)當中,跨國並購和股權置換呈增長勢頭,戰略性投資逐漸成為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的新途徑。

商務部研究院對國內13個省份的企業採取了問卷和座談的方式調研。從企業的反饋來看,隨著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和企業對外投資戰略的調整,「並購國外當地企業」正成為目前中國企業計畫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各投資方式中,跨國並購上升到了34.4%,僅次於「設立辦事處、代表處等非生產性分支機構」的69.8%,「新建合資企業」的49.0%和「新建獨資企業」的46.9%。下表顯示,從2003年開始,用於海外並購的金額也大幅度增長。

中國企業併購金額及規模增長
-----------------------------------------------------------------
年份 企業併購金額 並購規模增長率% 國家外匯儲備(美元)
-----------------------------------------------------------------
2003年 28.5億美元 4,032.5億
2004年 70.0美元 50% 6,099.32億
預計2005年 140.0美元 100% 6月:7,110億美元
-----------------------------------------------------------------
資料來源:投資銀行里昂證券統計資料與中國國家統計局頒布資料

從所有的資料來看,中國的海外並購可謂不惜血本。一旦發現可用的資產,便不惜一切代價據為己有,付出的成本往往過於沈重,而中國業界雖然將這種行為戲稱為「18歲現象」,承認這種並購行為在經濟上不成熟,但卻絲毫不減緩海外並購速度。從已經完成並購的聯想、以及海爾和原打算購買優尼科的中海油這三個並購專案所涉資金來看,加總為215億美元。有人計算,這需要中國賣一億部電腦、一億個冰箱或空調,再貼上一億件衣服和一億雙鞋子,才能賺到這些利潤。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這顯然非它們的財力所及,那麼,到底是誰在推動中國的併購?

這背後當然是中國政府之手。而中國政府推動本國企業海外併購,也是有兩重考慮。

一是中國經濟成長隱憂漸顯。由於市場競爭白熱化,中國企業面臨巨大挑戰。海爾2004年的淨利潤與2003年基本持平,電冰箱業務的毛利率由2003年的19.2%降至16.5%。在收購IBM的PC業務之前,聯想2004年第四季度的淨利潤已較2003年同期下滑12%。這些企業希望通過擴大規模來降低成本,以贏得更多的利潤空間。這與1980年代後半期日本企業選擇往國外投資的路徑與背景極為相似,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有減速之虞。2005年前5個月,外國在華直接投資較去年同期減少0.8%,這是從2000年9月以來,外國直接投資首次呈現負成長,可能顯示國際資本對中國經濟前景認知,已經出現重大改變。

二是由於貿易和資本的「雙順差」,中國的外匯儲備條件惡化。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餘額已經達到7,110億美元,同比增長51.1%。這樣的狀態必然造成外匯供需不平衡的狀態,有人計算中國外匯儲備的真實報酬率損失約為每年5%。這種情況下,只有下列幾種方式可以緩解當前困境:一是把進來的美元花出去;二是把國內需求降下來;三是調整匯率。目前中國政府將第一種方法與第二種方法相結合,以此應付外匯儲備條件惡化的壓力。於中國政府來說,通過對外投資、跨國並購等方式將美元花出去減少壓力是合理選擇。

在此情況下,中國政府採取許多措施鼓勵本國企業「走出去」,近年以中石油、中信、海爾、TCL、聯想、中遠等為代表的不同性質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一種現象。而今年上半年,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專門舉辦「2005年中國企業『走出去』國際論壇」,表示政府部門將從政策和財政上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援──請讀者注意「財政支持」這四字內涵。有此四字,美國國會的質詢中國企業有政府背景並不算冤枉了中國。

據統計,截至2003年底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總額332.2億美元,佔全球FDI存量的0.41%,但增長勢頭甚猛。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下屬的「全球投資前景評估機構」2004年初對全球335家最大的跨國公司、158個國家的投資促進機構和87位投資區位專家進行的關於2004-2007年全球FDI前景預測的問卷調查顯示,中國普遍被認為未來幾年內有可能進入全球FDI輸出大國行列,而且很多國家都將中國列為美國之後的第二大FDI來源國。

中國企業海外並購難,政治信任缺失是關鍵

儘管中國政府為本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不計血本的鼎力支持,但海外並購之途卻非高價位這把利斧就能砍開。本文不分析中國企業完成海外並購後面臨的困難,只分析中海油並購優尼科受阻所顯示的政治因素。

對於被併購的海外企業來說,中國國有企業在並購所開出的價碼與現金交易方式均非常誘人。中國國企通常可以利用國內市場的壟斷資源,並有政府財政支持,往往財大氣粗,出手闊綽,沒有後顧之憂,因為一旦並購失敗也是由國內民眾埋單,企業管理者無需承擔風險與責任。

而中國企業為什麼必須報出高價?這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是中國企業自身條件所侷限。在國際企業界看來,中國企業管理效率低下、產品價格低廉,並且有著與西方國家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當中國企業試圖進行海外收購時,被收購公司的管理層、員工甚至當地政府,都不能完全信任作為收購者的中國企業。在任何併購中,只要一遇到來自西方國家的競爭性收購對手,中國企業即刻處於下風。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援,中國企業只能通過提高報價來與對手抗衡。且不談中海油收購優尼科這類涉及資源安全的項目,即使不涉及資源安全與經濟安全的專案,中國也必須以高價位來增加籌碼,比如在海爾與RippleWood基金爭購美泰克一案中,中國企業報價比競爭對手高14%。而上海汽車集團收購雙龍汽車、京東方收購HYDIS的液晶顯示器業務過程中,均遇到被收購方員工和工會的壓力。

其次則是因為中國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的劣勢。較之前一點,這個因素甚至更關鍵。這一點,中國政府對國內人民解釋為美國霸權主義及歐盟等國「害怕中國崛起」,但這隻說對了一半,並未道出全部內涵,因為這一解釋並未說明美歐等國為什麼害怕中國崛起。

在民主世界範圍內,包括許多已經實行了民主制度的發展中國家與亞洲國家,這些年參與海外並購熱潮,從未遇到中國企業類似的麻煩。當年日本在美國近乎瘋狂的兼併,也未引致美國啟動安全審查程式。1998年11月德國第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集團宣布收購美國第七大銀行信孚銀行未受到任何政治阻力。即使法國近年來與美國諸多齟齬,但法國巴黎銀行旗下的美國西部銀行於今年6月以13.6億美元收購美國聯邦商業銀行,並暗示此次收購目的就是希望借聯姻擴大規模,抵禦美國金融巨頭的入侵。但還是未受到任何阻力。這說明一點,民主國家範圍內的互相併購,並不容易引起政治聯想與擔憂。

但遇到中國,情況就很不一樣。中國政府內政不修,人權狀態惡劣,社會矛盾重重。外國儘管未能全部明瞭其中內情,但揭開的一角已經足夠駭人視聽,這些國家內心深處未將中國當作現代文明國家對待。這樣一個連本國人民都未能享受福祉的威權國家崛起,會給世界帶來福音嗎?而中國少將朱成虎前不久發出的核威脅,正好將中國政府信誓旦旦不斷聲明的「和平崛起」承諾毀得干乾淨淨。而世界通訊業鉅子開展中國業務,竟然與中國合作「開發」出備受道德指責的尖端監控技術──金盾工程。這些事實說明,專制的中國一旦獲得世界尖端技術與資源,將如虎添翼,用來為惡的可能性遠遠大於用來行善。在此情況下,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防患於未然,不讓老虎將吃人的牙齒磨得更為鋒利,完全有此必要。

而這種政治制度「歧視」,恰好是中國政府極不願意向中國人民說明的,因為這會嚴重動搖中國人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心」。

《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2005年8月4日(總197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