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昨天表示,國安單位曾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做出共同研判,認為中國一旦再次發動對臺軍事威脅,其規模將會超過九六年的台海飛彈危機,他認為政府單位應對可能發生的狀況預做因應,更不能因為兩岸交流密切就輕忽。
臺灣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也認為,中國過去對臺採取「文攻武嚇」作為,發現無法達到預定目標後,已調整作法為「文攻武備」,悄悄擴大軍事作戰能量,臺方應該掌握這種調整,做好準備。
臺灣情報判斷確實 處置正確
丁渝洲昨在主持一九九六「台海危機驚爆十九天之危機管理」研習會時表示,台海危機事件期間,政府「處理得很好」,臺灣首次總統民選,未受中國飛彈威脅影響,國人增加敵情意識,國際社會也非常支持臺灣。
他認為,飛彈危機後,中國很少再有大規模武力威脅,因為這種威脅很難達到他們希望的效果。但根據國安單位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共同研判的結果,一旦中國決定展開對臺軍事威脅,規模絕對超過九六年台海飛彈事件。
昨天的研習會放映電影「驚爆十三天」,並由學員將古巴危機與台海事件做情境比較。丁渝洲認為,兩者不太一樣,根據蒐集的情報研判,中國不是真要進犯臺灣,只是威脅性的行動,當情報判斷很確實,處置方向就很正確。
當年臺灣擬與中國高層溝通未成功
臺灣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昨天指出,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期間,政府確曾試圖派人與中國高層接觸溝通,但這項努力並未成功。至於我方派出代表是誰、希望與對岸多高層級官員會晤,以及這項管道是否仍維持運作?張榮豐均以「尚未解密」為由,不作置評。
據瞭解,政壇曾傳出,當時的兩岸密使是總統辦公室主任蘇志誠和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曾慶紅,蘇志誠曾與對方聯繫,但溝通未成。
張榮豐說,密使就是要一個「密」字,坊間有很多傳聞指某某人是密使等,都不是事實。
張榮豐也對現行的國安機制有微詞說,李前總統在位時,一再要求國安會專注對外事務,不得干預國內事務,包括選舉在內,但如今的國安會顯非如此專注在本務上,「民進黨政府似乎只有文宣的能力比較強」。
臺灣戰略模擬學會昨舉辦「台海危機驚爆十九天之危機管理」研習會,邀多位當年參與台海危機處理的政府國安、軍事、財經官員與會,張榮豐以理事長身份揭露了當年不為人知的秘辛。
他指出,自李前總統指示國安會對九五年中國軍事威嚇後續評估起,國安會便密集進行評估,在一九九五年的十一月八日提出因應初稿,國安會便提報中國可能會在九六年的三月五日有所動作,會中決定我方一切的作為及準備,都要以三月五日為「D日」。
記者在會後詢問張榮豐,國安會是根據什麼資訊,可如此精準判斷就是三月五日會有動作,他說,「目前仍未解密,不便透露」,但我方的確具備精準預測事件發展的能力,譬如說,在美軍第一枚飛彈攻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時,陳水扁總統立即在巡視空軍基地時發表談話,但其實在前一天,國安幕僚就已為陳總統準備好講稿,顯示臺灣有精準掌握事件的能力。
自由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臺美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