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叫天銅像:金雞獨立
蓋叫天,原名張英傑,號燕南,直隸高陽人,生於1888年。幼時學藝於天津隆慶和科班的李春來。蓋叫天擅長演全本的《武松》,「英名蓋世三岔口,傑作驚天十字坡」,這副暗藏真名和藝名的對聯是對他一生藝術成就的最佳概括。
戲大於命
1904年,蓋叫天在杭州演出《花蝴蝶》時就折斷過左臂。三十多年後,1936年,他在上海大舞臺演出《獅子樓》, 為躲閃另一位演員,蓋叫天在騰空躍下時,在空中一閃身,落地時只聽「喀嚓」一聲,腿骨竟被生生折斷! 已經折斷的腿骨穿過靴子直戳到外面來。
那一剎那,他痛不欲生。但他以全身的力氣,巧妙的運用「金雞獨立」的姿態亮相,贏得滿堂彩。當幕完全落下時,他一頭就栽倒了。
蓋叫天接上骨,休養了幾個月後,看到骨頭竟被接反了。庸醫卻說:「除非把腿骨折斷了再重新接。」
「好!那你就給我重新接!」話音一落,蓋叫天抓起腿就往床桿上猛撞,「喀嚓」一聲,剛接好的腿又生生斷了! 在場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世上竟有這樣剛強的男子!蓋叫天說:「只有重新接好腿,我才能登臺演戲呀!是英雄,就不怕斷了腿再折腿!」
蓋叫天的祖上曾得皇帝欽賜的「百忍堂」稱號。他的次子張二鵬回憶說,在他家的客廳--百忍堂上,原有一面立鏡與一個花瓶。意思就是「平靜」啊。蓋叫天是要讓自己在平靜中能夠百忍。
武戲文唱
蓋叫天的表演講究「武戲文唱」。不求「火爆」,著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他把武打動作與人物的性格巧妙地結合起來,強調「冷中有熱」、「熱中見冷」,要「靜中有動」,「動極而靜」。把武功隱含在骨子裡,通過神情、身段、髯口等表演,呈現給觀眾舞蹈美和造型美,表演細緻而豐富。當時人們讚譽他說:「蓋叫天的鬍子也帶著豐富的感情。」
他十分講究人物的造型美。人物造型時,按照「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在舞台上,動作乾淨利落,一抬腿,一舉手,一招架,一個把式,都極優美。即使演反面人物,也不作外型的醜化。國外許多藝術家看了演出,稱讚蓋派藝術是「藝術形式美的大師」,是「活的雕像之美」。
《武松打虎》劇照
用心去默
在記錄其表演藝術經驗的《粉墨春秋》中,蓋叫天寫到:有一次,蓋叫天帶著孩子去散步,偶然聽見一位白鬚長者與一瞎眼乞丐說話。那長者面帶忠厚,卻硬讓瞎子看東西-不能用眼得用心。瞎子被問煩了,最後就說了句「我看見一片黑。」「你黑都看得見,難道你白就看不見嗎?」這句話使得蓋叫天悟出了如何去「默」:就是要動腦筋去思索、揣摩。要用眼,更要用心,就會進入一個更自由、更廣闊的天地。」
有一次他看到彌勒佛側臥的姿態,就設計了《武松打虎》中托腦而睡的造型,美妙得令人稱絕。還有一次,他看到香爐中裊裊生起的煙霧,就在《洗浮山》一劇中,設計出很多漂亮的身段。他在馬路上看到翻了的人力車的軲轆依然在轉動,就聯想到瀟灑自然的大舞乾坤圈的動作。
有一次他到靈隱寺進香,回來路過「九里松」,在這一座茅亭裡小憩,發現亭子裡掛著一塊橫匾,寫三個大字「學到老」。他仔細琢磨,想到:在藝術上,正要具有學到老學不了的精神才行。從此他記住了這三個字。
殘酷折磨
蓋叫天身在梨園,自己定下規矩:一不謝幕,二不拜客,三不唱堂會,四不拜「老頭子」。在北京,他曾「三拒堂會」:對溥儀慶婚,對張作霖做壽,對曹錕任大總統,無論是金錢笑臉,還有刺刀恐嚇,蓋叫天俱不接受邀請去唱堂會。
這樣的錚錚硬漢卻在文革中的受盡屈辱而死。1968年,在杭州燈光球場,蓋叫天被押來批鬥,他雙目緊閉,閉口不語。造反派侮辱他要他跪下,他堅決不跪,幾個會武術的壯漢要要扭斷他的骼膊,都被他用巧勁避過。他們用一根粗木槓,把蓋叫天仰面打倒,用木槓壓住他的雙腿,兩個壯漢踩在槓的兩頭,只聽「哢嚓」一聲,蓋叫天的雙腿被壓斷了!這位在舞台上累次為藝術斷肢折臂,又重新站立起來的大藝術家,這一次,在共產黨的殘酷批鬥中,雙腿徹底折斷了!
此後,蓋叫天與老伴在杭州松木場一間終日不見陽光的小屋中度過一生中最後三年。最後一個生日時,他對老伴說:「我們平白無辜地遭這份罪,總有一天會弄清楚的。如果我先走了,你一定要活下去。」 他要老伴重複說了三遍:要活下去,才安心睡去。1971年1月15日早晨,蓋叫天溘然長逝,終年八十三歲。一世英傑,人生如此淒慘的落幕。
(看中國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
- 關鍵字搜索:
- 【專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