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長的文章但很值得看
化竹的公主
在中國的歷史傳說中,只有兩個女子,有化竹的遭遇。她們就是堯帝伊放勛的一對女兒:伊娥皇伊女英。她們有一個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華。
當然,在她們生活的公元前兩千二百多年時,還沒有「公主」這個稱呼。
公主的稱呼,似乎直到秦時才正式得到官方認可。在此之間,周天子的女兒,也只是被稱作「王姬」而已。但是作為天子的愛女,王姬們有一項特殊的待遇,她們的婚禮,要由「公侯主持」。「公主」便是這一項禮儀的簡稱。至於戰國時,周室式微,諸侯的女兒也用這種禮儀及稱謂,則被視為一種譖越,不能算是正式的官式稱呼。
到秦漢時,「公主」的稱號系統逐漸形成並成熟。皇族女性所得的封號,以字數多少來定高低:「公主」是指皇帝的女兒,「長公主」則是皇帝的姐妹、皇帝的姑媽們當然就被稱為「大長公主」。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為了表示與漢家不同,他把「公主」的稱呼改為「室主」,但是這個「室主」到底應做何解,至今沒誰能弄得徹底明白。
宋朝的時候,曾經恢復周朝的古制,把「公主」改稱為「王姬」、「帝姬」。等到宋高宗建立南宋時,他恢復了「公主」的舊稱。
最複雜的公主職稱恐怕數清朝,同是皇帝的女兒,因為生她的媽地位有高低,所以同為帝女,稱呼便有了不同:皇后的女兒是「固倫公主」,等於親王;妃嬪的女兒稱「和碩公主」,等於郡王。
還有元代,皇帝的女兒、各親王郡王的女兒、只要跟皇族搭上了界的,都統統稱為「公主」可也,公主遂氾濫成災。
最離譜的是金國,雖然學著樣子將皇帝女兒封為公主,可是卻出了個皇帝海陵,將小老婆都賜予「公主」封號。這更是大丟「公主」尊號的面子。
真是,蠻子終究是蠻子,一點沒受上邦的教化呀!
不過,不管怎麼說,娥皇女英姐妹,從身份的真實意義上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公主。
但是,為什麼兩位尊貴的公主卻會同時嫁給同一個男人呢?
那是因為,當時還在氏族社會時期。當時有一種婚俗,娶妻的男人有一種選擇權,在岳父母同意的情形下,可以決定是否要將妻子家中無夫或待嫁的姐妹們,也一起娶回去。
這種制度,在周朝時正式成為一種貴族特有的禮制,寫入禮法中,被稱為「媵制」。《禮儀婚禮》中明確地寫著:「嫁女必以侄娣從,謂之媵」。充當「媵」的女子,基本上都是男人正式妻子的親姐妹或堂表姐妹們。「媵」的身份,比妾自然要高得多,但是也低於丈夫的正式妻子,從屬於正妻。
後人據此推測,堯帝嫁女時,就使用了這種媵制。一般認為,正式出嫁的應該是姐姐娥皇,妹妹女英則是姐姐的媵。
妻也好,媵也罷,總之,伊娥皇伊女英有了一個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華。
舜帝姚重華,應該是愛上了這對姐妹的,因為與伊部族的聯姻,是舜父不同意的事情。而舜在這種情形下,採用了「不告而娶」的辦法,這應該是他愛戀的一種表達方式。
堯帝與舜帝都是中國上古史中,具有美德與智慧的統治者,被後世的人們視為典範。托了父親與丈夫的名聲,娥皇女英也成為中國古代女子最早的表率。
在平平常常相夫教子幾十年後,她們跟隨著丈夫,一起踏上了「南巡」的路途(其實,是有可能遭禹流放了……)。
走到湖南蒼梧山的時候,年紀已經老邁的舜帝一病不起,去世了。
失去了丈夫的娥皇女英姐妹,面對奔流的湘江,痛哭失聲。
流水遠逝,正像她們的丈夫一去不返,不能復生。蘆蒿無邊,江霧蒼茫,更添哀傷。
無力北返、傷痛難禁,娥皇女英在痛哭之後,投湘江自盡了。
據說,她們的眼淚滴在湘江邊的竹子上,淚痕不褪,點點成斑。
她們死後,人們將她們奉為湘江的女神,依生前身份的不同,娥皇被封為「湘君」,女英則為「湘夫人」。湘江邊沾著她們淚痕的斑竹,因此被稱為「湘妃竹」。
她們在歷史上,沒有留下更多的事跡,只有騷人墨客,在詩詞歌歌賦裡不斷哀悼追思她們的身影;只有點點斑竹,至今隨風搖曳。
情人殺手--夏姬
很多人都在質疑公主們的美貌。
當然,《詩經碩人》中描繪的齊國公主莊姜,完全可以免去這種疑問。公主是美女,這種比率應該是極高的。至於她們生長的非正常環境,是否會影響她們的光採?我認為不會,因為她們從小就在那種環境裡生活,她們認為那就是正常的生活了。
而她們的母親,幾乎都是大範圍選美中的佼佼者,因此,公主們即使不是美得國色天色,至少也是「好看」的女子。當然,性格脾氣操行,偶不擔保。
這裡要講的一位公主,就是美得出類撥萃,操行卻讓人無話可說的一位。
春秋時期,公元前七世紀,即約在640年前後,在鄭穆公的後宮裡,一個女嬰出生了。
這個女嬰,史書上沒有記載下她正式的姓名,只留下了一個稱呼。當時的女子,稱呼既有從父的,也有從夫,當然也有從子的。她的稱呼便是從子的那一種。
她被稱為夏姬。就是因為成年後,她生了一個兒子叫夏征舒。
夏姬無疑是一個美得無可比擬的女子。只可惜那個年代沒有攝影技術,我們看不到她的姿容儀態。如果換在現代社會,她應該可以當之無愧地成為「大眾情人」,而且老少通殺。
哎,真是通殺啊,因為凡是跟她有過關係的男子,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不是死於非命,就是禍及家族,甚至亡國。早死還算是命最好的。
這位性感尤物,因此被衛道士們認為是「不祥之人」。我們則可以用現代的辭彙,稱她為「情人殺手」。
夏姬可能並不是鄭穆公寵妃所生的女兒,因為美艷不可方物的她長大以後,居然只是被許配給小小陳國的一位大夫御叔為妻而已。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她犯了跟齊文姜一樣的毛病,跟自己的親哥哥公子蠻勾搭上了,結果公子蠻沒兩年就死啦……
但是,初婚的丈夫身份不高,並不影響美貌的震撼力。
獨生子十來歲的時候,御叔病死了。成為寡婦的夏姬居住在一個叫株林的地方。
陳靈公剛剛即位,便打起了這位成熟美艷寡婦的主意。還讓她的兒子夏征舒繼承了父親的大夫職位。
打夏姬主意的男人當然不止陳靈公一人,成為入幕之賓的,也不止他一個。
和陳靈公一樣,被夏姬選中的男人還有兩位,都是朝中的貴族大臣,一個叫公孫寧,一個叫儀行父。
也不知道夏姬是如何居中調停的,最後,這三個男人居然能夠和平共處,每當夏征舒外出,他們仨就輪流跑去跟夏姬幽會。
夏姬倒也一碗水端平,連自己的內衣,都一人送了一件。
君臣三人,穿著情婦送的內衣去上朝。
但是,他們議的不是政,而是共同的情人夏姬。這三個男人,居然不顧滿朝文武的側目,公開討論夏姬的風情萬種,並興高采烈地讚不絕口。
大臣泄治是朝中的正人君子,終於聽不下去了,當場制止了這番對話,並對陳靈公加以勸諫。
陳靈公對敗興的泄治銜恨在心,暗地裡縱容孔寧、儀行父,讓他們殺害了泄治。
朝臣噤若寒蟬。
三個姦夫於是沒了忌憚,乾脆公開在夏家擺下酒宴,與夏姬飲酒作樂。
三杯下肚,本來就沒多少腦子的三個傢伙,更是滿口胡柴。居然當著夏征舒的面,說他是他們共同的兒子,並議論起他的相貌,到底像誰更多一點?
夏征舒本來就對母親的行為隱怒在心,這時又遭如此羞辱,更是怒火中燒。
氣頭上的人是不會想前顧後的。於是,夏征舒找來家中的武士射手,埋伏在路邊,當三個姦夫找完樂子出門的時候,射手便箭下如雨。
陳靈公當場斃命,公孫寧和儀行父作為臣子,當然不會與陳靈公走在一起,於是得以脫逃性命。
這時是公元前599年,正是楚莊王想要稱霸諸國的時候。
公孫寧與儀行父逃到楚國,向楚莊王控告夏征舒的「弒亂」行為。
楚莊王聞訊大喜,一喜正好可以攻城掠地、揚名立萬,二喜可以一窺夏姬的美色。於是立即以此為藉口,出兵討伐陳國。
小小的陳國自然不是強大的楚國對手,更何況陳靈公雖然是無恥之徒,總歸還是國君。夏征舒弒君是不爭的事實。於是兵敗如山倒,夏征舒死於亂兵之中。
楚莊王如願以償地滅了陳國,臨走,還沒忘了夏姬,將她帶回了楚國。
夏姬的美色,令楚莊王神魂顛倒--咦,楚國可是個出美女的地界,已經生育過的夏姬,這時至少應該已是四十多歲的婦人了吧,居然能把見慣美色的楚莊王迷得七顛八倒,那定是不同凡響。
被夏姬迷住的不止是楚莊王,還有朝中重臣子反。
兩君臣為了爭奪夏姬,爭鬧不休。
楚國有一位大臣,封為申公,名巫臣。這時他出來勸架了,說:「這個女人可是不祥的人啊,丈夫早死,情夫、兒子又死於非命,更拖累陳國滅亡。世上這麼多美麗的女子,何必娶她呢?還是不要娶她的好。」--「殺御叔,弒靈公,戮夏南,出孔儀,喪陳國。天下多美婦人,何必取是?」
楚莊王和子反都是很相信這種吉凶說法的,於是不得不悻悻然地打消這個想頭。
但是夏姬畢竟是鄭國的公主,總得給她安排個出路。
剛好,有個老貴族連尹襄老死了妻子,於是楚莊王將夏姬許配給了他。
嘿,連尹襄老的飛來艷福還沒享到兩年,就在公元前五九七年的一場戰役中被晉軍一箭射中,喪了性命。
連尹襄老戰死,不甘寂寞的夏姬很快就跟後夫已經成年的兒子黑腰私通上了。
楚國人對夏姬「不祥」「淫亂」的名聲十分反感,楚王不得不將她送回鄭國娘家去。
夏姬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大概也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猜想身為鄭國國君的姐姐,又有如此經歷的她雖然無法再嫁,但應該還是大有與男人勾搭不清的這個可能的。
一眨眼,十四年光陰過去了。
夏姬相對安寧地在鄭國呆了十四年之後,一直對她唸唸不忘的楚國巫臣趁著一次出使的機會繞道鄭國,說自己是奉楚王之命,向夏姬求婚,前來迎娶她的。
鄭國君自然連聲答應。
於是,巫臣終於一償夙願,將夏姬拐到了齊國,並很快將家人接了出來,再一起逃到晉國去。
楚王和子反這時才明白過來,自己上了巫臣的大當。這小子當年勸架的時候,就沒安著好心。
慾火燒心的子反,對巫臣的報復是可怖的。他將巫臣留在楚國的親友一律滅族。而曾經與繼母顛鸞倒鳳的黑腰,也付出了身首異處的代價。
巫臣的報復則是培植吳王國的作戰能力,使之成為楚國的大敵。楚國從此陷入與吳王國無止境的戰役中。
另一種說法是:連尹襄老在娶夏姬之後,死在對晉作戰中。
夏姬便跟庶子黑腰私通。
此事被早已安下心的巫臣打聽明白後,便以此向夏姬要脅,當然也利誘:承諾將襄老的遺體從晉國弄回來安葬;還許諾要娶夏姬為正妻。
於是夏姬隨巫臣私奔往齊,再投靠敵對的晉國。
子反與楚王這才發覺上了大當,逐將巫臣留在楚國的家族誅滅盡淨。
巫臣再行報復。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夏姬都週旋在諸多男人中間,而且似乎魅力始終不減。
圍繞著她,亡國、滅族、身死……一系列的事情週而復始地發生,而男人們始終前仆後繼,無怨無悔。
美麗的容顏,真有傾城傾國的威力。
民間對夏姬奇特的身世,以及她的男人們的遭遇嘖嘖稱奇,於是村野怪談層出不窮,野史中甚至還說,夏姬未嫁時,便做了一個夢,夢見天上降下一位「素女」,向她傳授「採陽補陰」之術。所以,夏姬才能青春長駐,姿容不衰,而她的男人們,卻勢必沒有好下場。成為採補的「藥渣」。
這個純屬屁話。
且不說「採補」的歪理邪說是否成立,光是考究年代,就足以證明這一點:《素女經》是戰國時期的著作,直到兩漢年間才真正完成,而且觀點在後世中不斷被修改。與春秋年間的夏姬能有什麼關係?
因此,夏姬可謂天生麗質。而那些男人,只好說是都在走霉運中,命該如此。
齊國有一對姐妹花
公元前七世紀初, 齊魯大地上, 有一對超凡脫俗的姐妹花, 她們是齊國國君齊僖公的女兒。她們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真正的名字。
當然,她們姓姜, 姐姐嫁給了衛宣公, 被稱為宣姜, 妹妹被稱為文姜, 嫁給了魯恆公。
照道理說, 嫁得門當戶對呀, 可是這對姐妹的人生悲劇, 就是跟她們的婚姻同時開始的. 而她們的婚姻悲劇, 又影響著公元前七世紀初的東周歷史。
公元前718年,年方十五歲的宣姜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
夏天,衛國派來了使者,為太子向宣姜公主求婚。
衛太子姬及這年不過十六七歲,和公主的美貌聞名於世一樣,太子的俊美儒雅,也是諸國間有名的。
齊僖公當然立刻就答應了這樁十全十美的婚事。
嘿嘿,可惜衛國人材輩出啊,為太子求婚的使臣就是其中的表表者。回到國內,這個傢伙就立即向國君衛宣公稟報:公主簡直比花兒還誘人,主公啊,這樣的絕色美女,你老人家不如自己摘了吧。當然,臣子我如此忠心,你可不要忘記嘍。
----小儲君要想當國王,還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呢,當不當得上也未見得,還是現成的國王馬屁要拍好嘍。
老色鬼一聽,口水直流,君臣兩個一番密商,把騙親的計畫整得妥妥貼貼。
期待迎娶心上人的太子被派出使宋國,老頭兒趕緊在淇水河邊修了一座行宮,名為「新臺」。
小公主蓋著蓋頭,糊里糊塗地和老東西行了婚禮。
直到進入洞房,宣姜才發現,當初來相親的俏郎君變成了一個鬍子花白的老頭兒。
在別人的地盤上,她能怎麼辦呢?
《詩經新臺》中,將這出亂倫悲劇如實地記載了下來。
就這樣,十五歲的公主成了意中人的後媽。
對於齊僖公來說,當然消息是讓他憤怒了一陣子的。不過他畢竟是條政治老狐狸,女兒提前當上了王后,對自己的好處更是大大地,所以他也是笑納了這個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女婿。
但是,可憐的公主和太子呢?
老色鬼在自己的後宮裡,挑了幾個女人,送去給兒子,將其中的一個指定為太子妃。
太子失去了一見鍾情的意中人,娶進門的是老爹姬晉玩厭了的侍妾。你如果是一個男人,你會怎樣?
根據史書上記載,從此以後,姬及經常發呆,木訥無語。
而女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她即使被強暴,都會懷孕生子。
宣姜很快就生下了兩個兒子:姬壽與姬朔。
真正的悲劇,就要在從前的情人間發生了。
女人可以不愛男人,卻不可以不愛兒女。
而這兩個血肉相連的兒子,更是宣姜全部的寄託和希望。
十五年過去了,宣姜的兒子都長大了。
老色鬼也是真的老了。
看著衰老的衛宣公,宣姜無時無刻不在為老頭死後,自己和孩子們的前途擔憂。慢慢的,她心中對那個少年身影溫柔的記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懼。
宣姜的長子姬壽,是一個清秀善良的少年,可是他的弟弟姬朔,卻不是一個什麼好貨色。
終於有一天,姬朔向母親告密,說大哥從來就沒有忘記過奪妻之恨,甚至還發誓在繼位之後,要將他母子鏟除乾淨。
沒有哪個母親不相信兒子的。
宣姜大驚失色,帶著姬朔去找老頭丈夫,希望能夠救得兒子一命。
老頭根本不覺得,這件事的禍根在自己身上,他把姬及的生母喊來,痛罵她教子無方。
姬及的母親夷姜,就在這天夜裡自縊了。
接下來,老色鬼要斬草除根了。
宣姜沒料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她根本不願意有誰死去,更不願意死去的是姬及。
然而,宣姜的哀求已經起不了作用了,姬朔告的這一狀,對老色鬼的影響更大:他已經老了,害怕自己會死在正值盛年的長子手裡。
衛宣公派姬及出使齊國,並讓太子使用一面特別的旌旗。派殺手在路上準備暗殺。
宣姜得知了這個消息,連忙讓自己的兒子姬壽去給大哥送信。
可是姬及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親爹,能對自己痛下殺手,堅持要出發。
姬壽決心為弟弟贖罪,在送行宴上,他將姬及灌醉,自己代替他出發了。
殺手不分青紅皂白,將姬壽殺死。
姬及醒來,終於明白事實真相,連忙去追趕弟弟。
他趕到的時候,姬壽已經倒在血泊裡。
姬及痛罵殺手,嘆道:「誤矣!」
醒過神來的殺手一不作二不休,把他也亂刀砍死。
宣姜聞聽消息,頓時昏死過去。
《詩經二子乘舟》中,記載著宣姜對姬及和姬壽的思念。
死而復甦的宣姜,從此也像當年的姬及一樣,面無表情,木訥無語。
在整個事件中,唯一的勝利者就是姬朔。
這小子躲在暗處,狂笑不已:殺手們真是了不起啊,一下子鏟除了我兩個對手!
老色鬼不久一命嗚呼。
姬朔繼位,是為衛惠公。
衛國的貴族們不能接受這個壞蛋當王,發動了政變,姬朔被趕到了姥姥家。由於宣姜對這個兒子的所做所為指責痛恨,臨走的時候,他壓根就忘了他的母親。
宣姜落在了衛國左公子的手裡。
她沒有勇氣自殺,便請求左公子殺了她。但是衛國的貴族們並不想得罪齊國,饒了她。
齊國此時的國君是宣姜的哥哥襄公。
齊襄公想出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好辦法:讓死去的衛太子姬及的同母弟弟----公子頑,迎娶宣姜,以完哥哥的心願。安慰亡靈,鞏固兩國交好。
被灌醉的宣姜,被強行關進了新房。
到這個時候,宣姜已經只能算是一具軀殼、一架機器而已。
後來她又生了三男二女: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宣姜死於何年,沒有記載。
一朵鮮花,凋謝在東周大地上。
齊文姜
說句實話,文姜當年實在是不應該出嫁的。
文薑是宣姜的妹妹。她的美貌,比姐姐毫不遜色,而她的婚姻生活,在當時引起的轟動效應,比姐姐還有過之。
當時的齊國,已是春秋強國之一。而強大的齊國,又有兩個貌若天仙的王女,自然是諸國求婚的好對象。
宣姜許嫁衛國世子(又名急子),文姜則許嫁鄭國世子姬忽。
然而和姐姐被騙嫁急子之父靈公相似的是,鄭國世子卻因為「齊大非偶」的流言,而單方面解除了婚約。
文姜從小就自負美貌,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男人拋棄。不免傷情悲春。
在這種心境之下,不知是一個怎樣的情形,她居然轉而和自己的親哥哥姜諸兒之間,發生了男女私情。
紙總是包不住火,這樁風流事很快就傳到了父親齊僖公的耳朵裡。這消息令齊僖公面無人色,只得匆匆為兒女另覓婚姻,將他們拆開。
正在此時,魯桓公派人前來求親。
這個正中齊僖公的下懷,立即滿口應允,為了防閑,還一反兄弟送嫁的慣例,決定親自將女兒送往魯國成親。
然而深陷畸情的男女,豈是老父一雙眼睛能看得過來的?
就在出嫁的前夕,姜諸兒與文姜雖然無法見面,卻依舊以詩傳情。
姜諸兒寫道:「桃樹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直,吁嗟復吁嗟!」
齊姜比諸兒還要直接,答曰:「桃樹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證無來者?叮嚀兮復叮嚀!「
不過,叮嚀是一回事,現實又是一回事,良辰吉日已到,文姜被如期送往魯國,成為魯桓公的夫人了。
目送心愛的妹妹遠嫁他鄉,姜諸兒戀戀不捨。
民間流傳的《詩經南山》譏諷這樁既不善始,又不善終的婚姻,以及缺乏理智的姜諸兒兄妹: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藝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南山高巍啊,雄狐在那裡徘徊。去往魯國的道路是如此平坦,齊王的女兒從這裡出嫁。既然她已經嫁了,你為什麼還想要她回來?
葛麻鞋成對,帽帶成雙,去往魯國的道路如此平坦,齊王女順著這條路前往魯國。已經是出發去了,你為什麼又要跟著不放?
麻該怎麼種?在田地裡橫直成行。娶妻怎麼做?必須要稟告父母。既然已經稟明瞭父母,好事怎麼會變得如此糟糕?
柴該怎麼劈?沒有斧頭是不行的。娶妻怎麼做?沒有媒人是不行的。可是既然已經依著規矩成了婚,怎麼會壞到這種地步?
作為父親,齊僖公對自己兩個不爭氣的女兒又羞又惱。在終於將文姜嫁出之後,他拒絕宣姜與文姜的歸省,即不讓她們回娘家。這個決定,用在文姜身上倒還有些道理,但是用在宣姜身上,就是太不公平了--白天還是萬千寵愛的公主,晚上就被無恥老頭強暴,無辜的少女眼淚還沒抹去,卻成了家族的羞恥--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當爹的怕女兒回了娘家就拒絕回衛國,給自己惹來麻煩。
無法歸省,就不可能與姜諸兒再繼前緣。齊文姜只得安心做她的國君夫人。她為魯桓公生下了兩個兒子:姬同與姬季友。
生育有功,美貌非凡,娘家又實力超群,文姜在丈夫魯桓公面前,真是地位穩固,沒有辦不到的事。
魯桓公十四年,礙事的齊僖公終於一命歸西,姜諸兒當上了齊國的國君襄公。文姜理所當然地隨著浩大的儀仗,前往闊別十八年的故鄉齊國賀喜。
一直對文姜唸唸不忘的齊襄公聽說妹妹夫婦返國,心花怒放,給予最高規格的待遇:親自到邊境迎接魯桓公及夫人齊文姜。
十八年未見,姜諸兒已為國君,舉手投足間滿是男人的威嚴英武,而齊文姜則已是風情萬種的成熟美婦。如此的兄妹重逢,兩人都是心蕩神搖。
一番眉目傳情之後,心領神會的齊襄公藉口後宮的妃嬪們想與小姑見面,將文姜迎進了自己的後宮。
此時的齊宮,早已沒有了妨礙好事的齊僖公,襄公的妃妾們也不敢逆君王的心意。終於得償夙願的諸兒文姜,逐在王宮裡雙宿雙飛,抵死纏綿了。
魯桓公獨個人被丟在驛館裡,孤枕冷衾,想著從前老丈人隱晦的提醒,耳邊又不時傳來風言風語,心情惡劣,飽受煎熬。
當心滿意足的文姜再次出現的時候,早已按捺不住心頭怒火的魯桓公迎面一個耳光摑去,痛斥姜氏兄妹亂倫的禽獸行徑,下令立即啟程返國,回去再跟文姜算帳。
文姜大驚,將魯桓公聲言報復的說話通過侍叢傳給姦夫兼兄長的齊襄公,要求他維護自己的平安。
齊襄公團團亂轉之後,頓起殺機。下令在臨淄的牛山設下筵席,藉口請妹夫飲宴出遊,將魯桓公哄了出來。
人在他鄉,魯桓公無奈,強忍著怒火出了門。
在這場宴席上,魯桓公被齊國的臣工們灌得酩酊大醉。
回去的路上,與桓公同車的公子彭生奉襄公之命下了手。桓公被弒於車內。可嘆桓公,本是年青有為的一國之君,現在不但被妻子背叛,還被姦夫殺害。
得知消息的魯國留守大臣,悲痛無比,在扶立世子姬同繼位為莊公之後,便前往齊國迎回桓公的靈柩,並要求追查國君猝死的原因,要求齊國給一個交代。
追查的結果當然是明擺著的:剛剛還在邀功請賞的彭生,轉眼就成了齊襄公的刀下鬼替罪羊。
彭生被主君出賣,不禁怒火中燒。既是將死之人了,當然沒有什麼顧忌,在大殿上當眾喊冤,痛罵齊襄公與文姜亂倫,以至弒夫,現在又嫁禍他人。
齊襄公捂著耳朵,連連揮手,武士便將彭生推搡了出去。
臨刑之時,彭生發下誓言,死後定為厲鬼,向齊襄公追魂索命。
姜氏兄妹料理完魯桓公的喪事,將這件事勉強支撐過去,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享受起二人世界來。
《詩經載驅》曰:「載驅薄薄,蕈弗朱鞟,魯道有蕩,齊子發夕。四驪濟濟,垂轡彌彌,魯道有蕩,齊子其弟。文水滔滔,行人儷儷,魯道有蕩,齊子遨遊」
四匹駿馬拉著輕車,外飾豪華鋪陳柔軟,文姜與兄長襄公共乘一車,那前往魯國的平坦道路他們看不到,過路人的眼光他們也看不到,只顧在車中尋歡作樂,乘著車四處遊玩。
文姜的兒子魯莊公吃不消各方非議,派遣臣工到齊國來,接母親回魯國去為父親守寡。文姜拗不過公理,只得戀戀不捨地登上馬車。當轆轆的車輪行駛到齊魯之間的禚地時,文姜停住了腳步,不願再向前行,對魯國的大臣說:「此地不齊不魯,正是我的家呀。」
魯莊公身為人子,只得默許了她的選擇,在祝邱建了一座宮殿,讓母親住在那裡。
姜諸兒聽說妹妹長住禚地,心領神會,也在附近的阜蓋了一座宮室,作為自己出獵的行宮。
此後,姜諸兒頻頻「行獵」,目的地當然都是禚地了。這對漏網之魚,在禚地逍遙法外,快活無比。
姜諸兒此時後宮空虛,有名份的女人不過側室連妃一人。和妹妹的風流韻事也惹來諸多非議。於是他決定向周王室請婚,求娶周莊王的妹妹。按照禮制,「王姬」的婚禮是要由公侯來主持的。於是這樁任務落在了同樣姓姬的魯莊公頭上。
魯莊公的身份在婚禮上實在是很困窘的:姜諸兒是他的舅父,也是他的殺父仇人,更是他母親的姦夫。這位主婚人就在這種難堪的場面中,為齊襄公主持了這場婚禮。更是成為諸侯之間的笑料。
然而政治一向與情理沒有什麼關係。
不久,齊襄公邀魯伐衛,也就是兩舅甥相約,到妹妹兼姨媽宣姜出嫁的國家打了一架。
為了贏得魯莊公的認可,齊襄公將戰後所獲的戰利贏得魯莊公的認可,齊襄公將戰後所獲的戰利品,全部送給了這位「假子」。
珠光寶氣眩了莊公之目,年方弱冠的魯莊公頓時對這位舅父大生好感,殺父之仇全拋到了腦後。
不久,王姬為齊襄公生下了一個女兒。文姜按捺住滿腹醋意,不顧年齡懸殊,將尚在襁褓中的外甥女許配給了自己已經十九歲的兒子魯莊公。還說,為了親近母親的家族,就是等這嬰兒二十年又有何妨。魯莊公早已被母親降服,齊襄公更不敢違抗妹妹的意志。姻緣就此締定。
齊襄公的正妻王姬得知丈夫與小姑之間的亂倫關係,大受刺激,更難堪於寂寞孤獨,不久死去。襄公也不再復立正妻。
此事再次成為諸國間的話柄。
五年又過去了。齊國發生了內亂,大夫連稱及管至父勾結,更以立正夫人的承諾,與齊襄公側妃連妃內外勾通,將出遊歸來的齊襄公殺死。
還有一種傳說,說齊襄公在那日出遊歸來的途中,看見當年被他
来源:在中國的歷史傳說中,只有兩個女子,有化竹的遭遇。她們就是堯帝伊放勛的一對女兒:伊娥皇伊女英。她們有一個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華。
當然,在她們生活的公元前兩千二百多年時,還沒有「公主」這個稱呼。
公主的稱呼,似乎直到秦時才正式得到官方認可。在此之間,周天子的女兒,也只是被稱作「王姬」而已。但是作為天子的愛女,王姬們有一項特殊的待遇,她們的婚禮,要由「公侯主持」。「公主」便是這一項禮儀的簡稱。至於戰國時,周室式微,諸侯的女兒也用這種禮儀及稱謂,則被視為一種譖越,不能算是正式的官式稱呼。
到秦漢時,「公主」的稱號系統逐漸形成並成熟。皇族女性所得的封號,以字數多少來定高低:「公主」是指皇帝的女兒,「長公主」則是皇帝的姐妹、皇帝的姑媽們當然就被稱為「大長公主」。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為了表示與漢家不同,他把「公主」的稱呼改為「室主」,但是這個「室主」到底應做何解,至今沒誰能弄得徹底明白。
宋朝的時候,曾經恢復周朝的古制,把「公主」改稱為「王姬」、「帝姬」。等到宋高宗建立南宋時,他恢復了「公主」的舊稱。
最複雜的公主職稱恐怕數清朝,同是皇帝的女兒,因為生她的媽地位有高低,所以同為帝女,稱呼便有了不同:皇后的女兒是「固倫公主」,等於親王;妃嬪的女兒稱「和碩公主」,等於郡王。
還有元代,皇帝的女兒、各親王郡王的女兒、只要跟皇族搭上了界的,都統統稱為「公主」可也,公主遂氾濫成災。
最離譜的是金國,雖然學著樣子將皇帝女兒封為公主,可是卻出了個皇帝海陵,將小老婆都賜予「公主」封號。這更是大丟「公主」尊號的面子。
真是,蠻子終究是蠻子,一點沒受上邦的教化呀!
不過,不管怎麼說,娥皇女英姐妹,從身份的真實意義上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公主。
但是,為什麼兩位尊貴的公主卻會同時嫁給同一個男人呢?
那是因為,當時還在氏族社會時期。當時有一種婚俗,娶妻的男人有一種選擇權,在岳父母同意的情形下,可以決定是否要將妻子家中無夫或待嫁的姐妹們,也一起娶回去。
這種制度,在周朝時正式成為一種貴族特有的禮制,寫入禮法中,被稱為「媵制」。《禮儀婚禮》中明確地寫著:「嫁女必以侄娣從,謂之媵」。充當「媵」的女子,基本上都是男人正式妻子的親姐妹或堂表姐妹們。「媵」的身份,比妾自然要高得多,但是也低於丈夫的正式妻子,從屬於正妻。
後人據此推測,堯帝嫁女時,就使用了這種媵制。一般認為,正式出嫁的應該是姐姐娥皇,妹妹女英則是姐姐的媵。
妻也好,媵也罷,總之,伊娥皇伊女英有了一個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華。
舜帝姚重華,應該是愛上了這對姐妹的,因為與伊部族的聯姻,是舜父不同意的事情。而舜在這種情形下,採用了「不告而娶」的辦法,這應該是他愛戀的一種表達方式。
堯帝與舜帝都是中國上古史中,具有美德與智慧的統治者,被後世的人們視為典範。托了父親與丈夫的名聲,娥皇女英也成為中國古代女子最早的表率。
在平平常常相夫教子幾十年後,她們跟隨著丈夫,一起踏上了「南巡」的路途(其實,是有可能遭禹流放了……)。
走到湖南蒼梧山的時候,年紀已經老邁的舜帝一病不起,去世了。
失去了丈夫的娥皇女英姐妹,面對奔流的湘江,痛哭失聲。
流水遠逝,正像她們的丈夫一去不返,不能復生。蘆蒿無邊,江霧蒼茫,更添哀傷。
無力北返、傷痛難禁,娥皇女英在痛哭之後,投湘江自盡了。
據說,她們的眼淚滴在湘江邊的竹子上,淚痕不褪,點點成斑。
她們死後,人們將她們奉為湘江的女神,依生前身份的不同,娥皇被封為「湘君」,女英則為「湘夫人」。湘江邊沾著她們淚痕的斑竹,因此被稱為「湘妃竹」。
她們在歷史上,沒有留下更多的事跡,只有騷人墨客,在詩詞歌歌賦裡不斷哀悼追思她們的身影;只有點點斑竹,至今隨風搖曳。
情人殺手--夏姬
很多人都在質疑公主們的美貌。
當然,《詩經碩人》中描繪的齊國公主莊姜,完全可以免去這種疑問。公主是美女,這種比率應該是極高的。至於她們生長的非正常環境,是否會影響她們的光採?我認為不會,因為她們從小就在那種環境裡生活,她們認為那就是正常的生活了。
而她們的母親,幾乎都是大範圍選美中的佼佼者,因此,公主們即使不是美得國色天色,至少也是「好看」的女子。當然,性格脾氣操行,偶不擔保。
這裡要講的一位公主,就是美得出類撥萃,操行卻讓人無話可說的一位。
春秋時期,公元前七世紀,即約在640年前後,在鄭穆公的後宮裡,一個女嬰出生了。
這個女嬰,史書上沒有記載下她正式的姓名,只留下了一個稱呼。當時的女子,稱呼既有從父的,也有從夫,當然也有從子的。她的稱呼便是從子的那一種。
她被稱為夏姬。就是因為成年後,她生了一個兒子叫夏征舒。
夏姬無疑是一個美得無可比擬的女子。只可惜那個年代沒有攝影技術,我們看不到她的姿容儀態。如果換在現代社會,她應該可以當之無愧地成為「大眾情人」,而且老少通殺。
哎,真是通殺啊,因為凡是跟她有過關係的男子,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不是死於非命,就是禍及家族,甚至亡國。早死還算是命最好的。
這位性感尤物,因此被衛道士們認為是「不祥之人」。我們則可以用現代的辭彙,稱她為「情人殺手」。
夏姬可能並不是鄭穆公寵妃所生的女兒,因為美艷不可方物的她長大以後,居然只是被許配給小小陳國的一位大夫御叔為妻而已。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她犯了跟齊文姜一樣的毛病,跟自己的親哥哥公子蠻勾搭上了,結果公子蠻沒兩年就死啦……
但是,初婚的丈夫身份不高,並不影響美貌的震撼力。
獨生子十來歲的時候,御叔病死了。成為寡婦的夏姬居住在一個叫株林的地方。
陳靈公剛剛即位,便打起了這位成熟美艷寡婦的主意。還讓她的兒子夏征舒繼承了父親的大夫職位。
打夏姬主意的男人當然不止陳靈公一人,成為入幕之賓的,也不止他一個。
和陳靈公一樣,被夏姬選中的男人還有兩位,都是朝中的貴族大臣,一個叫公孫寧,一個叫儀行父。
也不知道夏姬是如何居中調停的,最後,這三個男人居然能夠和平共處,每當夏征舒外出,他們仨就輪流跑去跟夏姬幽會。
夏姬倒也一碗水端平,連自己的內衣,都一人送了一件。
君臣三人,穿著情婦送的內衣去上朝。
但是,他們議的不是政,而是共同的情人夏姬。這三個男人,居然不顧滿朝文武的側目,公開討論夏姬的風情萬種,並興高采烈地讚不絕口。
大臣泄治是朝中的正人君子,終於聽不下去了,當場制止了這番對話,並對陳靈公加以勸諫。
陳靈公對敗興的泄治銜恨在心,暗地裡縱容孔寧、儀行父,讓他們殺害了泄治。
朝臣噤若寒蟬。
三個姦夫於是沒了忌憚,乾脆公開在夏家擺下酒宴,與夏姬飲酒作樂。
三杯下肚,本來就沒多少腦子的三個傢伙,更是滿口胡柴。居然當著夏征舒的面,說他是他們共同的兒子,並議論起他的相貌,到底像誰更多一點?
夏征舒本來就對母親的行為隱怒在心,這時又遭如此羞辱,更是怒火中燒。
氣頭上的人是不會想前顧後的。於是,夏征舒找來家中的武士射手,埋伏在路邊,當三個姦夫找完樂子出門的時候,射手便箭下如雨。
陳靈公當場斃命,公孫寧和儀行父作為臣子,當然不會與陳靈公走在一起,於是得以脫逃性命。
這時是公元前599年,正是楚莊王想要稱霸諸國的時候。
公孫寧與儀行父逃到楚國,向楚莊王控告夏征舒的「弒亂」行為。
楚莊王聞訊大喜,一喜正好可以攻城掠地、揚名立萬,二喜可以一窺夏姬的美色。於是立即以此為藉口,出兵討伐陳國。
小小的陳國自然不是強大的楚國對手,更何況陳靈公雖然是無恥之徒,總歸還是國君。夏征舒弒君是不爭的事實。於是兵敗如山倒,夏征舒死於亂兵之中。
楚莊王如願以償地滅了陳國,臨走,還沒忘了夏姬,將她帶回了楚國。
夏姬的美色,令楚莊王神魂顛倒--咦,楚國可是個出美女的地界,已經生育過的夏姬,這時至少應該已是四十多歲的婦人了吧,居然能把見慣美色的楚莊王迷得七顛八倒,那定是不同凡響。
被夏姬迷住的不止是楚莊王,還有朝中重臣子反。
兩君臣為了爭奪夏姬,爭鬧不休。
楚國有一位大臣,封為申公,名巫臣。這時他出來勸架了,說:「這個女人可是不祥的人啊,丈夫早死,情夫、兒子又死於非命,更拖累陳國滅亡。世上這麼多美麗的女子,何必娶她呢?還是不要娶她的好。」--「殺御叔,弒靈公,戮夏南,出孔儀,喪陳國。天下多美婦人,何必取是?」
楚莊王和子反都是很相信這種吉凶說法的,於是不得不悻悻然地打消這個想頭。
但是夏姬畢竟是鄭國的公主,總得給她安排個出路。
剛好,有個老貴族連尹襄老死了妻子,於是楚莊王將夏姬許配給了他。
嘿,連尹襄老的飛來艷福還沒享到兩年,就在公元前五九七年的一場戰役中被晉軍一箭射中,喪了性命。
連尹襄老戰死,不甘寂寞的夏姬很快就跟後夫已經成年的兒子黑腰私通上了。
楚國人對夏姬「不祥」「淫亂」的名聲十分反感,楚王不得不將她送回鄭國娘家去。
夏姬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大概也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猜想身為鄭國國君的姐姐,又有如此經歷的她雖然無法再嫁,但應該還是大有與男人勾搭不清的這個可能的。
一眨眼,十四年光陰過去了。
夏姬相對安寧地在鄭國呆了十四年之後,一直對她唸唸不忘的楚國巫臣趁著一次出使的機會繞道鄭國,說自己是奉楚王之命,向夏姬求婚,前來迎娶她的。
鄭國君自然連聲答應。
於是,巫臣終於一償夙願,將夏姬拐到了齊國,並很快將家人接了出來,再一起逃到晉國去。
楚王和子反這時才明白過來,自己上了巫臣的大當。這小子當年勸架的時候,就沒安著好心。
慾火燒心的子反,對巫臣的報復是可怖的。他將巫臣留在楚國的親友一律滅族。而曾經與繼母顛鸞倒鳳的黑腰,也付出了身首異處的代價。
巫臣的報復則是培植吳王國的作戰能力,使之成為楚國的大敵。楚國從此陷入與吳王國無止境的戰役中。
另一種說法是:連尹襄老在娶夏姬之後,死在對晉作戰中。
夏姬便跟庶子黑腰私通。
此事被早已安下心的巫臣打聽明白後,便以此向夏姬要脅,當然也利誘:承諾將襄老的遺體從晉國弄回來安葬;還許諾要娶夏姬為正妻。
於是夏姬隨巫臣私奔往齊,再投靠敵對的晉國。
子反與楚王這才發覺上了大當,逐將巫臣留在楚國的家族誅滅盡淨。
巫臣再行報復。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夏姬都週旋在諸多男人中間,而且似乎魅力始終不減。
圍繞著她,亡國、滅族、身死……一系列的事情週而復始地發生,而男人們始終前仆後繼,無怨無悔。
美麗的容顏,真有傾城傾國的威力。
民間對夏姬奇特的身世,以及她的男人們的遭遇嘖嘖稱奇,於是村野怪談層出不窮,野史中甚至還說,夏姬未嫁時,便做了一個夢,夢見天上降下一位「素女」,向她傳授「採陽補陰」之術。所以,夏姬才能青春長駐,姿容不衰,而她的男人們,卻勢必沒有好下場。成為採補的「藥渣」。
這個純屬屁話。
且不說「採補」的歪理邪說是否成立,光是考究年代,就足以證明這一點:《素女經》是戰國時期的著作,直到兩漢年間才真正完成,而且觀點在後世中不斷被修改。與春秋年間的夏姬能有什麼關係?
因此,夏姬可謂天生麗質。而那些男人,只好說是都在走霉運中,命該如此。
齊國有一對姐妹花
公元前七世紀初, 齊魯大地上, 有一對超凡脫俗的姐妹花, 她們是齊國國君齊僖公的女兒。她們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真正的名字。
當然,她們姓姜, 姐姐嫁給了衛宣公, 被稱為宣姜, 妹妹被稱為文姜, 嫁給了魯恆公。
照道理說, 嫁得門當戶對呀, 可是這對姐妹的人生悲劇, 就是跟她們的婚姻同時開始的. 而她們的婚姻悲劇, 又影響著公元前七世紀初的東周歷史。
公元前718年,年方十五歲的宣姜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
夏天,衛國派來了使者,為太子向宣姜公主求婚。
衛太子姬及這年不過十六七歲,和公主的美貌聞名於世一樣,太子的俊美儒雅,也是諸國間有名的。
齊僖公當然立刻就答應了這樁十全十美的婚事。
嘿嘿,可惜衛國人材輩出啊,為太子求婚的使臣就是其中的表表者。回到國內,這個傢伙就立即向國君衛宣公稟報:公主簡直比花兒還誘人,主公啊,這樣的絕色美女,你老人家不如自己摘了吧。當然,臣子我如此忠心,你可不要忘記嘍。
----小儲君要想當國王,還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呢,當不當得上也未見得,還是現成的國王馬屁要拍好嘍。
老色鬼一聽,口水直流,君臣兩個一番密商,把騙親的計畫整得妥妥貼貼。
期待迎娶心上人的太子被派出使宋國,老頭兒趕緊在淇水河邊修了一座行宮,名為「新臺」。
小公主蓋著蓋頭,糊里糊塗地和老東西行了婚禮。
直到進入洞房,宣姜才發現,當初來相親的俏郎君變成了一個鬍子花白的老頭兒。
在別人的地盤上,她能怎麼辦呢?
《詩經新臺》中,將這出亂倫悲劇如實地記載了下來。
就這樣,十五歲的公主成了意中人的後媽。
對於齊僖公來說,當然消息是讓他憤怒了一陣子的。不過他畢竟是條政治老狐狸,女兒提前當上了王后,對自己的好處更是大大地,所以他也是笑納了這個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女婿。
但是,可憐的公主和太子呢?
老色鬼在自己的後宮裡,挑了幾個女人,送去給兒子,將其中的一個指定為太子妃。
太子失去了一見鍾情的意中人,娶進門的是老爹姬晉玩厭了的侍妾。你如果是一個男人,你會怎樣?
根據史書上記載,從此以後,姬及經常發呆,木訥無語。
而女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她即使被強暴,都會懷孕生子。
宣姜很快就生下了兩個兒子:姬壽與姬朔。
真正的悲劇,就要在從前的情人間發生了。
女人可以不愛男人,卻不可以不愛兒女。
而這兩個血肉相連的兒子,更是宣姜全部的寄託和希望。
十五年過去了,宣姜的兒子都長大了。
老色鬼也是真的老了。
看著衰老的衛宣公,宣姜無時無刻不在為老頭死後,自己和孩子們的前途擔憂。慢慢的,她心中對那個少年身影溫柔的記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懼。
宣姜的長子姬壽,是一個清秀善良的少年,可是他的弟弟姬朔,卻不是一個什麼好貨色。
終於有一天,姬朔向母親告密,說大哥從來就沒有忘記過奪妻之恨,甚至還發誓在繼位之後,要將他母子鏟除乾淨。
沒有哪個母親不相信兒子的。
宣姜大驚失色,帶著姬朔去找老頭丈夫,希望能夠救得兒子一命。
老頭根本不覺得,這件事的禍根在自己身上,他把姬及的生母喊來,痛罵她教子無方。
姬及的母親夷姜,就在這天夜裡自縊了。
接下來,老色鬼要斬草除根了。
宣姜沒料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她根本不願意有誰死去,更不願意死去的是姬及。
然而,宣姜的哀求已經起不了作用了,姬朔告的這一狀,對老色鬼的影響更大:他已經老了,害怕自己會死在正值盛年的長子手裡。
衛宣公派姬及出使齊國,並讓太子使用一面特別的旌旗。派殺手在路上準備暗殺。
宣姜得知了這個消息,連忙讓自己的兒子姬壽去給大哥送信。
可是姬及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親爹,能對自己痛下殺手,堅持要出發。
姬壽決心為弟弟贖罪,在送行宴上,他將姬及灌醉,自己代替他出發了。
殺手不分青紅皂白,將姬壽殺死。
姬及醒來,終於明白事實真相,連忙去追趕弟弟。
他趕到的時候,姬壽已經倒在血泊裡。
姬及痛罵殺手,嘆道:「誤矣!」
醒過神來的殺手一不作二不休,把他也亂刀砍死。
宣姜聞聽消息,頓時昏死過去。
《詩經二子乘舟》中,記載著宣姜對姬及和姬壽的思念。
死而復甦的宣姜,從此也像當年的姬及一樣,面無表情,木訥無語。
在整個事件中,唯一的勝利者就是姬朔。
這小子躲在暗處,狂笑不已:殺手們真是了不起啊,一下子鏟除了我兩個對手!
老色鬼不久一命嗚呼。
姬朔繼位,是為衛惠公。
衛國的貴族們不能接受這個壞蛋當王,發動了政變,姬朔被趕到了姥姥家。由於宣姜對這個兒子的所做所為指責痛恨,臨走的時候,他壓根就忘了他的母親。
宣姜落在了衛國左公子的手裡。
她沒有勇氣自殺,便請求左公子殺了她。但是衛國的貴族們並不想得罪齊國,饒了她。
齊國此時的國君是宣姜的哥哥襄公。
齊襄公想出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好辦法:讓死去的衛太子姬及的同母弟弟----公子頑,迎娶宣姜,以完哥哥的心願。安慰亡靈,鞏固兩國交好。
被灌醉的宣姜,被強行關進了新房。
到這個時候,宣姜已經只能算是一具軀殼、一架機器而已。
後來她又生了三男二女: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宣姜死於何年,沒有記載。
一朵鮮花,凋謝在東周大地上。
齊文姜
說句實話,文姜當年實在是不應該出嫁的。
文薑是宣姜的妹妹。她的美貌,比姐姐毫不遜色,而她的婚姻生活,在當時引起的轟動效應,比姐姐還有過之。
當時的齊國,已是春秋強國之一。而強大的齊國,又有兩個貌若天仙的王女,自然是諸國求婚的好對象。
宣姜許嫁衛國世子(又名急子),文姜則許嫁鄭國世子姬忽。
然而和姐姐被騙嫁急子之父靈公相似的是,鄭國世子卻因為「齊大非偶」的流言,而單方面解除了婚約。
文姜從小就自負美貌,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男人拋棄。不免傷情悲春。
在這種心境之下,不知是一個怎樣的情形,她居然轉而和自己的親哥哥姜諸兒之間,發生了男女私情。
紙總是包不住火,這樁風流事很快就傳到了父親齊僖公的耳朵裡。這消息令齊僖公面無人色,只得匆匆為兒女另覓婚姻,將他們拆開。
正在此時,魯桓公派人前來求親。
這個正中齊僖公的下懷,立即滿口應允,為了防閑,還一反兄弟送嫁的慣例,決定親自將女兒送往魯國成親。
然而深陷畸情的男女,豈是老父一雙眼睛能看得過來的?
就在出嫁的前夕,姜諸兒與文姜雖然無法見面,卻依舊以詩傳情。
姜諸兒寫道:「桃樹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直,吁嗟復吁嗟!」
齊姜比諸兒還要直接,答曰:「桃樹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證無來者?叮嚀兮復叮嚀!「
不過,叮嚀是一回事,現實又是一回事,良辰吉日已到,文姜被如期送往魯國,成為魯桓公的夫人了。
目送心愛的妹妹遠嫁他鄉,姜諸兒戀戀不捨。
民間流傳的《詩經南山》譏諷這樁既不善始,又不善終的婚姻,以及缺乏理智的姜諸兒兄妹: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藝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南山高巍啊,雄狐在那裡徘徊。去往魯國的道路是如此平坦,齊王的女兒從這裡出嫁。既然她已經嫁了,你為什麼還想要她回來?
葛麻鞋成對,帽帶成雙,去往魯國的道路如此平坦,齊王女順著這條路前往魯國。已經是出發去了,你為什麼又要跟著不放?
麻該怎麼種?在田地裡橫直成行。娶妻怎麼做?必須要稟告父母。既然已經稟明瞭父母,好事怎麼會變得如此糟糕?
柴該怎麼劈?沒有斧頭是不行的。娶妻怎麼做?沒有媒人是不行的。可是既然已經依著規矩成了婚,怎麼會壞到這種地步?
作為父親,齊僖公對自己兩個不爭氣的女兒又羞又惱。在終於將文姜嫁出之後,他拒絕宣姜與文姜的歸省,即不讓她們回娘家。這個決定,用在文姜身上倒還有些道理,但是用在宣姜身上,就是太不公平了--白天還是萬千寵愛的公主,晚上就被無恥老頭強暴,無辜的少女眼淚還沒抹去,卻成了家族的羞恥--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當爹的怕女兒回了娘家就拒絕回衛國,給自己惹來麻煩。
無法歸省,就不可能與姜諸兒再繼前緣。齊文姜只得安心做她的國君夫人。她為魯桓公生下了兩個兒子:姬同與姬季友。
生育有功,美貌非凡,娘家又實力超群,文姜在丈夫魯桓公面前,真是地位穩固,沒有辦不到的事。
魯桓公十四年,礙事的齊僖公終於一命歸西,姜諸兒當上了齊國的國君襄公。文姜理所當然地隨著浩大的儀仗,前往闊別十八年的故鄉齊國賀喜。
一直對文姜唸唸不忘的齊襄公聽說妹妹夫婦返國,心花怒放,給予最高規格的待遇:親自到邊境迎接魯桓公及夫人齊文姜。
十八年未見,姜諸兒已為國君,舉手投足間滿是男人的威嚴英武,而齊文姜則已是風情萬種的成熟美婦。如此的兄妹重逢,兩人都是心蕩神搖。
一番眉目傳情之後,心領神會的齊襄公藉口後宮的妃嬪們想與小姑見面,將文姜迎進了自己的後宮。
此時的齊宮,早已沒有了妨礙好事的齊僖公,襄公的妃妾們也不敢逆君王的心意。終於得償夙願的諸兒文姜,逐在王宮裡雙宿雙飛,抵死纏綿了。
魯桓公獨個人被丟在驛館裡,孤枕冷衾,想著從前老丈人隱晦的提醒,耳邊又不時傳來風言風語,心情惡劣,飽受煎熬。
當心滿意足的文姜再次出現的時候,早已按捺不住心頭怒火的魯桓公迎面一個耳光摑去,痛斥姜氏兄妹亂倫的禽獸行徑,下令立即啟程返國,回去再跟文姜算帳。
文姜大驚,將魯桓公聲言報復的說話通過侍叢傳給姦夫兼兄長的齊襄公,要求他維護自己的平安。
齊襄公團團亂轉之後,頓起殺機。下令在臨淄的牛山設下筵席,藉口請妹夫飲宴出遊,將魯桓公哄了出來。
人在他鄉,魯桓公無奈,強忍著怒火出了門。
在這場宴席上,魯桓公被齊國的臣工們灌得酩酊大醉。
回去的路上,與桓公同車的公子彭生奉襄公之命下了手。桓公被弒於車內。可嘆桓公,本是年青有為的一國之君,現在不但被妻子背叛,還被姦夫殺害。
得知消息的魯國留守大臣,悲痛無比,在扶立世子姬同繼位為莊公之後,便前往齊國迎回桓公的靈柩,並要求追查國君猝死的原因,要求齊國給一個交代。
追查的結果當然是明擺著的:剛剛還在邀功請賞的彭生,轉眼就成了齊襄公的刀下鬼替罪羊。
彭生被主君出賣,不禁怒火中燒。既是將死之人了,當然沒有什麼顧忌,在大殿上當眾喊冤,痛罵齊襄公與文姜亂倫,以至弒夫,現在又嫁禍他人。
齊襄公捂著耳朵,連連揮手,武士便將彭生推搡了出去。
臨刑之時,彭生發下誓言,死後定為厲鬼,向齊襄公追魂索命。
姜氏兄妹料理完魯桓公的喪事,將這件事勉強支撐過去,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享受起二人世界來。
《詩經載驅》曰:「載驅薄薄,蕈弗朱鞟,魯道有蕩,齊子發夕。四驪濟濟,垂轡彌彌,魯道有蕩,齊子其弟。文水滔滔,行人儷儷,魯道有蕩,齊子遨遊」
四匹駿馬拉著輕車,外飾豪華鋪陳柔軟,文姜與兄長襄公共乘一車,那前往魯國的平坦道路他們看不到,過路人的眼光他們也看不到,只顧在車中尋歡作樂,乘著車四處遊玩。
文姜的兒子魯莊公吃不消各方非議,派遣臣工到齊國來,接母親回魯國去為父親守寡。文姜拗不過公理,只得戀戀不捨地登上馬車。當轆轆的車輪行駛到齊魯之間的禚地時,文姜停住了腳步,不願再向前行,對魯國的大臣說:「此地不齊不魯,正是我的家呀。」
魯莊公身為人子,只得默許了她的選擇,在祝邱建了一座宮殿,讓母親住在那裡。
姜諸兒聽說妹妹長住禚地,心領神會,也在附近的阜蓋了一座宮室,作為自己出獵的行宮。
此後,姜諸兒頻頻「行獵」,目的地當然都是禚地了。這對漏網之魚,在禚地逍遙法外,快活無比。
姜諸兒此時後宮空虛,有名份的女人不過側室連妃一人。和妹妹的風流韻事也惹來諸多非議。於是他決定向周王室請婚,求娶周莊王的妹妹。按照禮制,「王姬」的婚禮是要由公侯來主持的。於是這樁任務落在了同樣姓姬的魯莊公頭上。
魯莊公的身份在婚禮上實在是很困窘的:姜諸兒是他的舅父,也是他的殺父仇人,更是他母親的姦夫。這位主婚人就在這種難堪的場面中,為齊襄公主持了這場婚禮。更是成為諸侯之間的笑料。
然而政治一向與情理沒有什麼關係。
不久,齊襄公邀魯伐衛,也就是兩舅甥相約,到妹妹兼姨媽宣姜出嫁的國家打了一架。
為了贏得魯莊公的認可,齊襄公將戰後所獲的戰利贏得魯莊公的認可,齊襄公將戰後所獲的戰利品,全部送給了這位「假子」。
珠光寶氣眩了莊公之目,年方弱冠的魯莊公頓時對這位舅父大生好感,殺父之仇全拋到了腦後。
不久,王姬為齊襄公生下了一個女兒。文姜按捺住滿腹醋意,不顧年齡懸殊,將尚在襁褓中的外甥女許配給了自己已經十九歲的兒子魯莊公。還說,為了親近母親的家族,就是等這嬰兒二十年又有何妨。魯莊公早已被母親降服,齊襄公更不敢違抗妹妹的意志。姻緣就此締定。
齊襄公的正妻王姬得知丈夫與小姑之間的亂倫關係,大受刺激,更難堪於寂寞孤獨,不久死去。襄公也不再復立正妻。
此事再次成為諸國間的話柄。
五年又過去了。齊國發生了內亂,大夫連稱及管至父勾結,更以立正夫人的承諾,與齊襄公側妃連妃內外勾通,將出遊歸來的齊襄公殺死。
還有一種傳說,說齊襄公在那日出遊歸來的途中,看見當年被他
- 關鍵字搜索:
- 歷史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