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秦蜀之噤喉——鐵馬秋風大散關

 2006-08-18 09:0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60多嵗時所作的《書憤》使得關中四大名關之一的「大散關」一舉成名。在南宋抗金時期,宋金兩國軍隊在這裡發生過多次戰役,詩人也曾在此駐守,頗有感懷。
  
大散關地處陝西寶雞縣南大散嶺上,亦稱散關,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大散關是秦嶺南北咽喉,控扼四川與陝西之間最重要的通道——陳倉道,是關中西南面的重要關隘。這裡山勢險峻,層巒疊嶂,胴黃色的山體十分凝重沉緩。
  
昔日的大散關是一座「門臨巨墩,連棟起崇外」的宏偉關隘,它橫鎖陳倉古道,真是「路盡蜀山險,氣增秦地雄」,進可攻,退可守,自古便是軍事要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兵家必爭之地, 雄居天下奇險關口之列。
  
數千年的歷史中,大散關曾發生戰役70餘次。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是循陳倉道、大散關的路線,自漢中攻滅關中的「三秦」;三國時,曹操也是通經由此地消滅漢中的張魯;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魏國,由大散關出兵,圍攻陳倉城(在今陝西寶雞市東);南宋紹興元年時,駐守大散關的大將吳玠、吳璘兄弟,曾在大散嶺附近的和尚原,大破金軍。後人為紀念吳氏兄弟,在關西修建吳公祠,塑其形象,以表彰吳氏功勛。
  
現在大散關遺址上,原有的城堡建築,已經不復存在,僅留存關垣殘牆隱藏在沙塵和蓑草之間,以及一塊孤獨的石碑「古大散關」,見證著這裡以前的金戈鐵馬,依然令人回味那遙遠年代的烽火硝煙。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