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三言兩語的小故事:我最討厭...

 2006-09-11 12: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有一個年輕人告訴我:‘我最討厭「道德」。’

我聽了很吃驚。

他繼續說:‘許多人整天談著道德道德的,拿道德來教訓人,可是自己偏偏又不講究道德,所以我討厭道德!’

聽了這個說明,我心裏很高興。原來這個年輕人反對的是「不道德」。這就好像:有一個人,老是拿桌上的一部《四書》合訂本來打小孩子。小孩子說:‘我討厭《四書》!’其實,這小孩子反對的是「動不動就打小孩子」。他並不反對《四書》。如果你仔細的想一想,就會覺得這小孩子很可愛。他抗議得很委婉,等於一種諷諫。

同樣的道理,我仔細想過以後,也覺得最初我提到的那個年輕人很可愛。他委婉的諷諫了不道德的人。不過,更仔細的想想,我又有些不安。他會不會因為抗議不道德而討厭聽到「道德」兩個字,逐漸轉換成對道德的內涵、道德的價值也討厭起來,反對起來呢?道德是「經驗」,經驗有什麼好反對的呢?

「道德」是人類追求「個體幸福」和「群體幸福」的和諧、「個體安全」和「群體安全」的和諧、和「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的和諧所獲得的全部經驗。它的內涵對於促進人類的進步有很高的價值,為什麼要反對呢?

我記得(其實是不不大記得)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莉葉》裡,有一句羅密歐說的話:‘如果玫瑰不叫玫瑰,它還是一樣的香。巴不得我羅密歐不姓現在的姓,只保全一顆純摯的心。’ 也許「道德」兩個字,已經成為不靈的咒,成為出現頻率過高、失去了新鮮感的兩個音節,成為壞人掩護自己的盾牌,我們仍然不能否定它永恆的價值。

有一個年輕人告訴我:‘我最討厭說教、教條、德目這些東西。’

我說:‘這些東西是累積的生活經驗,跟你的幸福、安全、利益有關,很寶貴呀。’

他說得很好:‘誰的生活經驗?至少,我知道,這絕對不是我的生活經驗。’

中國人的偉大老師──孔子,累積了七十年的生活經驗以後,才敢說他能夠隨心所欲的達到「個體和群體的和諧」境界。他能達到那種境界,靠的還是他不斷追求的精神。一般不夠清醒的七十歲的大人,一定達不到孔子的境界,無法體會孔子所說的話;何況一個年輕人。

我為這個年輕人的純真所感動。也許,在他的生活經驗裡,根本沒有「個體和群體的矛盾」這麼一回事,連「個體和個體的衝突」他都沒經歷過,「個體和群體的矛盾」,難怪他對於教條、德目會覺得十分厭煩。

可是,我也想起一個十四歲小孩向我「說教」的往事。

那個小孩對我說:‘做人應該誠實。誠實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信」!你知道嗎?’

每次我都回答他說:‘是是,我知道。’

但是他不相信,總認為我不是真正的「知道」,總認為我一轉身就會忘記了,所以他一抓住機會,就要告訴我:‘人應該「信」!’

他不斷的對我「說教」,使我覺得厭煩。

他的「說教」是有原因的。有一天,他拿了幾十塊錢,打算到書店去買一本書看。剛到巷子口,他遇到鄰家的小孩。這小鄰居對他說,因為有急用,想先跟他就借五十塊錢,當天下午一定還他。他覺得下午再去買書也一樣,就答應了。可是他一連等了好幾個下午,小鄰居並沒來還錢。

後來,他跟小鄰居見過幾次面,不好意思開口要債,只苦等著小鄰居守信還錢。這樣一拖就是一個多月。他一想起自己想買的那一本書一直還沒買,心中就很氣憤。最後他忍不住了,只好去找小鄰居跟他提起這件事。

小鄰居回答他說:‘我不記得有這麼一回事,恐怕是你弄錯了吧。’

從此以後,那個小鄰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變得很低了。

從此以後,他就常常思索關於「誠實」的問題。

從此以後,他就格外關心自己是不是也做過不誠實的事情,為的是怕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變得很低,成為一個「不誠實的人」。

從此以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信」,就對他顯得格外有意義了。

「信」的重要,是他生活經驗裡的事情。他不斷的對我說教,是因為他很喜歡我,所以主動對我進行「經驗傳遞」。如果他沒有那樣的遭遇,有人向他說教,他恐怕還會以為那「信」是人寫「信」的「信」呢。

道德是生活的智慧,是經驗的產物。

傳遞有價值的經驗如果竟令人覺得厭煩,這一定跟傳遞方法的缺乏、傳遞方法的不良也有關。

孩子跟朋友約會,誤了時間,心裏覺得懊喪的時候,父母卻跟孩子談論孝順的道理。這是時機不對。孩子覺得厭煩,並不是反對孝順。如果父母讚美孩子「重信」的美德,安慰他,跟他商量怎麼設法彌補,那麼,對孩子來說,這正是甘泉湧進了荒漠,使荒漠成為良田。

對十一歲的孩子大談「慎獨」的工夫,孩子一定也會覺得厭煩。這是程序不對。與其對他談「慎獨」的工夫,倒不如鼓勵他跟父母一起做家事。在高高興興,有說有笑的氣氛中,只要加上一點點適當的指點,孩子就可以學會家事。日子長了,這學會了家事的孩子不但可以在繼續學習中吸取有用的技巧,而且會在愉快的氣氛中覺得父母的可親,湧起了愛心。一旦父母累了,忙不過來了,這孩子不但願意,而且有能力為父母分勞,這就是「孝」。

我們的道德教育或品格教育最大的缺點是沒有「施教者」,只有「言論家」。以「言論家」代替「施教者」,明顯的缺點是「言論家」的興趣在「言論」,不在「人」。他缺乏愛心、耐心和恆心。沒有愛心、耐心、和恆心的教育,必然會成為「言論教育」。

「言論家」的特色是開列大批德目,巴不得一次交割清楚,然後他好專心去耕耘其他的言論。他的興趣不在培育一個人。由「言論家」領導的道德教育,對學生來說,所得到的只是言論。學生們默記德目,默記解釋德目的美妙句子,然後參加考試,期待著能拿高分。學生並沒得到他們所渴望的、所需要的「教育」。

我們很容易發現,許多父母,在道德教育方面,也有「言論家」的傾向。他們缺乏耐心,「教育」得很匆促像「言論家」一樣,希望不花時間,一勿交割清楚。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得到「教育」,因為教育就是「愛」。他們渴望得到愛。可惜的是,他們只能得到言論。

現在,我們更容易瞭解我前面所提到的那個年輕的孩子為什麼會說「我討厭道德」了。他討厭的是言論家口中的那種「以聲音存在」和「以文字存在」的道德。他反對的是「說教」,是「以言論的形式出現」、「以言論的形式為滿足」的教育。

對「道德」的另一個偏見是「道德不利於爭奪」。這是「言利」的人的座右銘。

十個餓人的面前有三塊蛋糕。有道德觀念的人會感覺到問題的「嚴肅性」。他不動手,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有道德觀念的人顯然便宜得多。他只要搶先抓一塊,甚至兩塊,吃進肚子裡去就是了。有道德觀念的人只好挨餓。

有這種偏見的人顯然犯了兩個錯誤。

第一,不道德的人除非是一個外星人,不屬於一個人間的社會,不然的話,他的「奪取記錄」會使他在群體中處於最不利的地位。

第二,他不知道「爭奪」有利於道德的成長,有利於建立一個有明確行為標準的社會。那樣的社會建立起來以後,他就會連「一次」爭奪的機會也沒有。更嚴重的是,他甚至會因為提倡爭奪,遭遇到不道德的報復,連看到好社會出現的機會都沒有了。那樣的損失,只限於他一個人。

道德是生活的智慧,是經驗的產物。它有利於個體與個體間的和諧,也有利於個體和群體間的和諧。它給人類帶來的是利益、安全和幸福。它代表一種價值。

因此,不管你怎麼討厭「道德」,不愛聽「道德」,你千萬不要忘了它的「價值」。那價值,是你必須掌握的。

──轉自麥田出版《豐富人生》

蓮鑫推薦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