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局長換人了。邱曉華下,謝伏瞻上。聞聽此訊,我的心中有些遺憾,因為我有一個疑惑,一直想請教邱曉華局長,那就是中國的GDP究竟有幾個「版本」?
國家發改委8月初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31個省市區(不包括港澳臺)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兩位數。如果按照這31個省份所公布的GDP計算,我國上半年的GDP增幅為12%,並非國家統計局宣布的10.9%。 一方是10.9%,另一方是12%,這兩個數據之間,整整相差了8048億的生產總值。
2005年也是如此。根據2005年全國31個省份統計部門公布的GDP數值進行匯總,得出的數字是196015.97億元,而同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當年實現的GDP是182321億元,兩個數字相比,竟然相差了13694.97億元。同時,國家統計局公告顯示2005年GDP同比增長9.9%(後來修訂為10.2%),而縱觀各省統計公布的數據,當年只有雲南省的GDP同比增長小於9.9%,匯總31個省市的增速得出的簡單平均數為12.39%。
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曾在《國際經濟指標和經濟形勢分析方法》一文中透露:從2000年到2003年,各省(區市)核算的GDP增長速度的平均數,比國家統計局核算的全國數分別高出1.7、2.0、2.6和2.8個百分點,差距呈逐年擴大趨勢。
「省級GDP的平均數高於全國是多年來的慣例。」針對兩級GDP出現「雙版本」的現象,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處處長高輝清博士說,「在我國,有些年份省級GDP數字彙總後可能會比國家的要高出3至4個百分點。」
中國的GDP只有兩個「版本」嗎?這種現象僅僅存在於國家和省級之間嗎?
前不久有一則關於山東省各地市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導。當時,記者收集到了今年上半年該省以及所屬17個地級市中14個地級市的經濟增長速度。全省的GDP增長速度為15.3%,而那14個市的GDP增速均在17%以上,其中煙臺高達17.7%。有人對記者說:「如果低於17%,那你可能拿不出手。」此後沒有再見到這方面的報導,不知道另外三個市是哪三個市,GDP增速為多少。但三個經濟總量較小的市(幾個經濟大市,如青島、濟南、煙臺都在17%以上)不可能把全省的GDP拉下兩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地市的統計數據計算,那麼中國的GDP還存在一個「地市級版本」。
國家有一個「版本」,省級有一個「版本」,地市級有一個「版本」,會不會還有一個「縣級版本」、乃至「鄉級版本」呢?從目前情勢看,完全有這個可能。
事實只有一個,統計數據卻有好幾個「版本」。而這幾個「版本」,最多隻有一個是真實的?那麼,到底哪一個「版本」才是真的呢?到底有沒有真的呢?
最令人大惑不解的是:GDP的這種「多版本」現象是如何形成的?中國只有一個統計系統。上級統計部門主要是根據下級統計部門統計上報的數據進行匯總核算的。按理說,最後計算出來的結果應該是相同的,至少也是很相近的。就拿今年上半年來說,這個省說它的GDP是多少,那個省說它的GDP是多少,它們上報國家統計局的肯定也是這個數字,那麼國家統計局匯兌出來的全國GDP就應該是各省市區的總和。但這兩個數字卻相差8000多億元,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位專家說,目前我國GDP計算的模式不是國家對省市自下而上報來的數據進行核算,而是國家先明確幾個決定GDP的大的總量數據,然後再調取數據,而這一過程中,有的數據是相對較硬的,出入一般不大,如能源、消費、出口等,有的數據則是軟的,需要靠地方的數據進行統計,最典型的是投資。這位專家的主要意思無非是說,國家統計局並不完全依賴地方上報的數據。可是,不採納地方上報的數據,又從哪裡獲得數據呢?難道國家統計局要到各地「親自」統計嗎?如果僅僅是抽樣統計,那樣得到的數據豈不是太模糊了嗎?
還有專家認為,GDP「多版本」的主要原因是地區之間的重複統計。據專家介紹,工業增加值是GDP的重要部分,按照法人屬地的原則進行統計,但如今法人企業下屬機構甚多,因此各省存在重複統計現象。此外,對於貿易則按照產業活動原則進行統計,多數地方統計時都寧願將貿易算作本地區的GDP數字,這也造成了貿易的計算疊加。有些地方還把地區間的合作項目也同時記錄到各自省的數據中去。這種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問題是:國家統計局如果不親自作細緻的調查,怎麼知道「重疊」了多少呢?
邱曉華曾提出了統計工作「不進假數」的目標。「不進假數」就是要對最源頭的統計工作進行嚴格考核。還是老問題:「源頭」太多了,國家統計局怎麼知道哪些「源頭」有「水分」,「水分」有多大呢?既然知道哪些是假的,為何不責令地方統計部門改正呢?
人們常用「層層加碼」來形容中國的統計工作。從數字表面來看,確實如此——從中央到地方,數字不斷變大。但「加碼」之說其實是不合邏輯的,因為先有下級數據,才有上級數據。統計應該是自下而上的,而「層層加碼」的邏輯順序是自上而下的。其實,說「層層縮水」比「層層加碼」更準確。當然,之所以「層層縮水」,是因為下級統計數據的「水分」太多。而問題的關鍵在於:下級各地「兌水」的力度肯定不一樣,上級怎麼知道每個地方的「水分」有多少呢?但事實上,國家統計局,以及省市統計部門一直都在「擠水」,那麼,究竟是怎麼「擠」的?「擠」的原則是什麼?莫不是按照某個百分比,來個「一刀切」吧?
李德水局長發現了問題但沒解決問題。邱曉華局長一直避口不談這個問題。於是,這個問題留給了謝伏瞻局長。謝局長,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準備如何解決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國家發改委8月初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31個省市區(不包括港澳臺)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兩位數。如果按照這31個省份所公布的GDP計算,我國上半年的GDP增幅為12%,並非國家統計局宣布的10.9%。 一方是10.9%,另一方是12%,這兩個數據之間,整整相差了8048億的生產總值。
2005年也是如此。根據2005年全國31個省份統計部門公布的GDP數值進行匯總,得出的數字是196015.97億元,而同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當年實現的GDP是182321億元,兩個數字相比,竟然相差了13694.97億元。同時,國家統計局公告顯示2005年GDP同比增長9.9%(後來修訂為10.2%),而縱觀各省統計公布的數據,當年只有雲南省的GDP同比增長小於9.9%,匯總31個省市的增速得出的簡單平均數為12.39%。
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曾在《國際經濟指標和經濟形勢分析方法》一文中透露:從2000年到2003年,各省(區市)核算的GDP增長速度的平均數,比國家統計局核算的全國數分別高出1.7、2.0、2.6和2.8個百分點,差距呈逐年擴大趨勢。
「省級GDP的平均數高於全國是多年來的慣例。」針對兩級GDP出現「雙版本」的現象,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處處長高輝清博士說,「在我國,有些年份省級GDP數字彙總後可能會比國家的要高出3至4個百分點。」
中國的GDP只有兩個「版本」嗎?這種現象僅僅存在於國家和省級之間嗎?
前不久有一則關於山東省各地市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導。當時,記者收集到了今年上半年該省以及所屬17個地級市中14個地級市的經濟增長速度。全省的GDP增長速度為15.3%,而那14個市的GDP增速均在17%以上,其中煙臺高達17.7%。有人對記者說:「如果低於17%,那你可能拿不出手。」此後沒有再見到這方面的報導,不知道另外三個市是哪三個市,GDP增速為多少。但三個經濟總量較小的市(幾個經濟大市,如青島、濟南、煙臺都在17%以上)不可能把全省的GDP拉下兩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地市的統計數據計算,那麼中國的GDP還存在一個「地市級版本」。
國家有一個「版本」,省級有一個「版本」,地市級有一個「版本」,會不會還有一個「縣級版本」、乃至「鄉級版本」呢?從目前情勢看,完全有這個可能。
事實只有一個,統計數據卻有好幾個「版本」。而這幾個「版本」,最多隻有一個是真實的?那麼,到底哪一個「版本」才是真的呢?到底有沒有真的呢?
最令人大惑不解的是:GDP的這種「多版本」現象是如何形成的?中國只有一個統計系統。上級統計部門主要是根據下級統計部門統計上報的數據進行匯總核算的。按理說,最後計算出來的結果應該是相同的,至少也是很相近的。就拿今年上半年來說,這個省說它的GDP是多少,那個省說它的GDP是多少,它們上報國家統計局的肯定也是這個數字,那麼國家統計局匯兌出來的全國GDP就應該是各省市區的總和。但這兩個數字卻相差8000多億元,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位專家說,目前我國GDP計算的模式不是國家對省市自下而上報來的數據進行核算,而是國家先明確幾個決定GDP的大的總量數據,然後再調取數據,而這一過程中,有的數據是相對較硬的,出入一般不大,如能源、消費、出口等,有的數據則是軟的,需要靠地方的數據進行統計,最典型的是投資。這位專家的主要意思無非是說,國家統計局並不完全依賴地方上報的數據。可是,不採納地方上報的數據,又從哪裡獲得數據呢?難道國家統計局要到各地「親自」統計嗎?如果僅僅是抽樣統計,那樣得到的數據豈不是太模糊了嗎?
還有專家認為,GDP「多版本」的主要原因是地區之間的重複統計。據專家介紹,工業增加值是GDP的重要部分,按照法人屬地的原則進行統計,但如今法人企業下屬機構甚多,因此各省存在重複統計現象。此外,對於貿易則按照產業活動原則進行統計,多數地方統計時都寧願將貿易算作本地區的GDP數字,這也造成了貿易的計算疊加。有些地方還把地區間的合作項目也同時記錄到各自省的數據中去。這種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問題是:國家統計局如果不親自作細緻的調查,怎麼知道「重疊」了多少呢?
邱曉華曾提出了統計工作「不進假數」的目標。「不進假數」就是要對最源頭的統計工作進行嚴格考核。還是老問題:「源頭」太多了,國家統計局怎麼知道哪些「源頭」有「水分」,「水分」有多大呢?既然知道哪些是假的,為何不責令地方統計部門改正呢?
人們常用「層層加碼」來形容中國的統計工作。從數字表面來看,確實如此——從中央到地方,數字不斷變大。但「加碼」之說其實是不合邏輯的,因為先有下級數據,才有上級數據。統計應該是自下而上的,而「層層加碼」的邏輯順序是自上而下的。其實,說「層層縮水」比「層層加碼」更準確。當然,之所以「層層縮水」,是因為下級統計數據的「水分」太多。而問題的關鍵在於:下級各地「兌水」的力度肯定不一樣,上級怎麼知道每個地方的「水分」有多少呢?但事實上,國家統計局,以及省市統計部門一直都在「擠水」,那麼,究竟是怎麼「擠」的?「擠」的原則是什麼?莫不是按照某個百分比,來個「一刀切」吧?
李德水局長發現了問題但沒解決問題。邱曉華局長一直避口不談這個問題。於是,這個問題留給了謝伏瞻局長。謝局長,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準備如何解決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