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佩蓉女士
新唐人聖誕晚會圓滿落幕。新唐人電視臺總裁李琮表示,這應該歸功於所有演職人員的共同努力,包括很多幕後英雄。大紀元特此採訪了整臺晚會的製作總監謝佩蓉女士。謝佩蓉今年也親自登臺彈奏鋼琴,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關貴敏伴奏。她優美精彩的演奏、優雅大方的儀態,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藝術之家的熏陶
謝佩蓉自小在臺灣長大,母親姚明麗在臺灣舞蹈界頗負盛名,畢業於東京橘芭蕾舞學院,是首位將《睡美人》、《天鵝湖》、《吉賽兒》、《胡桃鉗》等經典芭蕾劇帶到臺灣的舞蹈家,曾任古典芭蕾舞團團長,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造育無數舞蹈界精英。姚明麗在新唐人晚會中擔任舞蹈相關節目顧問。
身在藝術之家,從小耳濡目染,謝佩蓉從小就很喜歡藝術。5-6歲起,就常常跟著母親在劇場幫忙。
她說,「整臺晚會的架構,舞臺、燈光、佈景、服裝等,我從小就能夠感受到藝術對人的震撼,這對我以後成長的過程有很大的啟發。我本來想像母親一樣跳舞,但後來沒有繼續下去,選擇了音樂。從小開始彈鋼琴。」
「觀看經典藝術,在那一剎那間的感受是永恆的,可以帶著一輩子走。我至今記得小時候看媽媽演的《天鵝湖》。」
高中畢業後,謝佩蓉赴美留學,一直學習古典的鋼琴演奏。在波士頓大學畢業後,在著名的約翰.霍普斯金大學琵琶地音樂學院獲得碩士學位。
在2006年新唐人晚會,部分演職人員合影,謝佩蓉(右四)
挑起製作的重擔
謝佩蓉自述從第一屆新唐人晚會開始參與,剛開始主要是參與節目方面的策劃,後來在全球巡演中也參與了製作策劃。
她說,「製作就不僅僅是節目了,而且包括燈光、音響、天幕等整個製作的協調。今年我最主要的是參與製作部分的統籌,也為關先生的歌曲鋼琴伴奏。」
在談到為何走入新唐人晚會當中,謝佩蓉表示,「我第一次聽到新唐人電視臺要辦晚會時,我的心就動了,我潛意識中覺得這件事跟我是有聯繫的,我有一種很強烈的願望想要幫忙。」
身為製作總監,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謝佩蓉表示,挑戰是方方面面的,因為任務繁重,所以要平衡好自己的時間。跟別人的聯絡和溝通也是一個困難。因為我學音樂久了後,腦筋的思維方式和以前不同,音樂代替了語言,成為我表達的方式。經過了一段過程以後我才比較知道怎麼溝通。
製作協調最重要的地方在哪裡?謝佩蓉表示,「製作組裡有很多人,大家都很忙,怎麼樣讓大家高效率的把自己的能力都充分發揮出來,這是最重要的,也是對我個人最大的挑戰。」
2006新唐人紐約聖誕晚會,謝佩蓉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關貴敏鋼琴伴奏
臺前幕後兩相宜
記者:雖然今年有表演鋼琴,但主要的任務還是製作方面。從臺前走到幕後,心理上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感受或者調試過程?
謝佩蓉:對大部分音樂家來說,應該是在台上表演。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會做現在做的事情。但是我心裏上一直沒有很大的落差,或者失落,因為我知道它是另外一種很有意義的展現藝術的方式。藝術的展現是方方面面的。我覺得做這個事情非常有意義的地方在於,幫助呈現一臺晚會的全貌,而不是我個人。
特別是對華人來講,欣賞古典藝術,大家都會覺得是一件很有文化氣息和高水準的事情。當欣賞西方音樂藝術的時候,也許中國人會覺得,那很有氣質,但似乎離我很遙遠。新唐人一直希望要傳播中西方古典藝術,而晚會是用一個比較普及的手法,讓更多的人可以來瞭解藝術的美好,懂得怎麼樣去欣賞。
這跟我自己在台上表演,讓觀眾去欣賞,那個意義是不一樣的。通過參與整臺的呈現,我可以去觸及到不同層面的更多人的心靈。新唐人晚會比較適合大眾口味,不是那麼學術性的。我雖然沒有自己在台上演出,但是我是透過另外一種方式,把這個訊息傳給觀眾。我們希望給觀眾呈現一臺整體美的晚會,我希望幕拉開時,觀眾就有一種感動,可以永遠存在心裡面。
記者:為關貴敏先生伴奏時的感受如何?參與新唐人晚會的演出和以前有何不同?
謝佩蓉:關先生的歌聲很感人,他將自己修煉後的體會、精神上的感受通過歌曲表達出來,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我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那種力量,很自然的就被帶入那種意境之中。
對我個人來講,以前演出時是完美主義,比較容易緊張,得失心會比較重,哪裡沒有彈好,或者是沒彈之前,自己總是會有壓力,但是現在心態就不一樣了,我比較注重自己要想給觀眾什麼樣的東西,而不是在乎自己能夠彈得多好。
新唐人晚會獲認可
記者:作為製作總監,對今年新唐人晚會的總體感受如何?
謝佩蓉:從觀眾的反饋來看,肯定是非常非常成功的。我們在舞臺旁邊準備的時候,就聽到觀眾在下面鼓掌。甚至有些地方,觀眾很熱烈的反應,是我們原先並沒有預料到的。
我們可以很直接的、深刻的感覺到:觀眾對這臺演出是很肯定的。
這可能是因為所有演職人員都非常用心,在有限的人力物資的條件下,大家都充分運用各自的智慧,在節目的展現上各顯神通,拿出自己的巧思,一切事情都很到位,方方面面都很成熟。他們那種真心誠意,可能觀眾感到到了,所以會感動。
很多觀眾反饋說,不是哪一個人、或者哪一個節目特別好,而是所有的節目都好。這也反映出新唐人晚會的特色是一體的,天幕、舞臺、服裝、節目、音樂等都是一套的,合在一起讓觀眾覺得感動,有一種整體的滿足感。
提供做人處世的思路
記者:新唐人為什麼要舉辦一臺傳統、古典的晚會呢?
謝佩蓉:因為傳統的東西留下來是一定有它的道理的。這也是我們大家的責任,要把這些東西傳到下一代。同時通過藝術形式,展現給人們一種做人處世的思路。
其實我們周遭很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我們有時候比較麻木的時候,就不知道珍惜。比如,古典音樂裡面是和諧的和聲,實際上講一個道理,人和人之間也是要和諧的。中國人講,要天人合一,要順天道而行。人們如果懂得怎麼樣去欣賞的話,就會將這種和諧實踐到日常生活中,就會懂得人和人之間的尊重。
有人說,彈琴的人不會變壞,也有人說,聽別人彈琴就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覺得有一定道理。因為藝術家們學習的不僅僅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心境和綜合能力。
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演員其實是發揮出一輩子所學到的東西,展現出來的是這個人的修養以及對生命的理解,這都是最真實的,無法隱藏的。每個人對同一首曲子的詮釋可能都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藝術是有生命力的。
短小精悍 通俗易懂
記者:觀眾會理解這臺晚會的內涵嗎?
謝佩蓉:新唐人晚會的節目雖然內涵深刻,但表現上卻是通俗易懂。雖然包含的種類很多,但每個節目都短小精悍。
比如,很多觀眾喜歡滿族舞,可以感覺到清朝女子特別的端莊賢淑的韻味。即使說不出如何欣賞的道理來,也會感到很快樂,感到內心的一種相應的共鳴。
如果我們身邊的東西都是那樣的傑作,或者都是那麼一種優雅的東西,你對這種東西就會有一種反應,那這種東西就會在你的生命裡起到一種正面的作用,你看到好的東西越多,你就會覺得人生越有意思、生活很美好,你就會更積極,越想要往美的那方面發展。
再如,岳飛、木蘭等故事,古人的人生價值觀都蘊含在裡面。也許觀眾會有感應,不自覺的學習那種東西,潛移默化的規範自己。
天音樂團在新唐人聖誕晚會的表演中。
天音樂團 中西合璧
記者:作為一個藝術家,你認為天音樂團的現場伴奏有什麼樣的特色?
謝佩蓉:天音樂團的特別之處就是中西合璧。其實新唐人晚會的節目一直都是中西合璧的,給中西方觀眾提供一種相互人認識和理解的渠道。
不管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可以找到各民族具有的通性,比如,要有美德,要誠實,要有善心等等,這是東西方都認同的。在藝術的展現方面,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古典的藝術裡,都是講究和諧和美好的。
但展現的方式不一樣。中國人比較含蓄,西方人比較直接。比如,二胡和小提琴都是弦樂,但拉出來的感覺就不一樣,二胡更顯憂愁、淒楚、婉約。比如,「精忠報國」中岳母的心情,用二胡特別合適,能拉出那種氛圍,是一個很好的補充,達到一個更加完美的效果。
芭蕾舞和中國古典舞展現的形式和感覺也不一樣。芭蕾舞很有力度。而中國舞要走三步退個兩步,體現中國人的含蓄和內斂,跳出來的感覺和芭蕾是不一樣的。
- 關鍵字搜索:
- 製作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