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姐,25歲,銀行理專。近兩個月來,胸悶、心悸、喉嚨緊縮不適,更慘的是,整夜無法入睡,記憶力明顯衰退,近日萌生辭意,但一想到沈重的房貸、信貸,焦慮得坐立難安。
陳先生,33歲,科技新貴。近三週來,脾氣變得暴躁、缺乏耐心、太太就要臨盆,但夫妻倆口角爭吵日多。晚上睡眠片段,服用助眠藥雖有改善,但似乎越吃越重......。
上述三位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典型個案,合併有嚴重睡眠障礙,但是服用安眠藥後,效果卻不好。原因是,失眠問題只是冰山的一角,工作壓力、家庭壓力、適應障礙等所誘發的神經失調,才是失眠真正主因。
這些患者一開始多以各式各樣的身體症狀,例如胸悶、胸痛、心悸、頭痛、頭暈、耳鳴、手麻、盜汗、喉頭異物感呈現,之後失眠問題逐漸嚴重,開始尋求醫療協助,但往往只針對"失眠"治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結果,藥越吃越亂,覺越睡越差。
仔細探究,張太太過去也有輕微淺眠的情形,自從兒子上大學住校後,失眠問題就變本加厲;劉小姐學生時代就容易緊張、自我要求高,而自從次級房貸風波、客戶賠錢抱怨後,身體不適就越來越多;陳先生本來是個新好男人,但長期超時工作下來,人變得缺乏耐心、暴躁易怒,焦慮、憂鬱情緒接踵而來。
臨床上,對於失眠個案的初診評估相當重要,倘若便宜行事,草草以"安眠藥"做症狀治療,往往不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更可能因此而過度依賴藥物。
上述三位個案藉由自律神經檢查,證實皆為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個案,進一步教導個案壓力處遇技巧、肌肉放鬆技巧、生活態度重塑比吃安眠藥更重要、更有效。少數個案已經長期服用安眠藥,對於換藥減藥相當恐懼,此時良好的醫病關係與充分的衛教說明更顯重要。
在正確的診斷下,服用溫和安全的藥物,搭配適度正向的生活調整,患者的睡眠改善了、笑容增加了、失眠治療本該如此。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自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