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典忘祖"出自《左傳.昭公十五年》。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籍談出使周朝。在參加完活動後,周景王設宴招待他,並趁機問道:"各諸侯國都向王室進貢了寶器,為什麼只有晉國沒有進獻呢?"籍談回答道:"晉國遠在深山,與王室相距遙遠,而且從來沒有得到過天子的賞賜,所以不能進獻寶器。"
周景王說:"你們晉國怎麼這麼健忘啊?晉國的始祖唐叔,得到的文王用來檢閱軍隊的鼓和車,以及武王曾穿著攻克商都的鎧甲等,不是賞賜嗎?周襄王賜給晉文公的金鉞大斧和黑米釀製的美酒,以及弓弩和勇士,不是賞賜嗎?這些賞賜,策書上都明明白白的記著呢。你是晉國世代掌管典籍的史官的後代,為什麼竟忘了這些歷史事實呢?"
籍談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只好趕快離開了宴席。籍談走了後,周景王對大臣們說:"看來,籍先生很不稱職,他的後代大概不能享有祿位了。他在談論典籍時,竟然一無所知,竟然忘掉了自己的祖宗。"
"數典忘祖"由此而來,後來人們常用其比喻忘本,即忘記了事物的原貌和本源;現在常用其比喻對本國歷史的無知。
在當今中國大陸,在中共的一言堂下,"數典忘祖"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他們忘記了什麼是真正的中華文化,忘記了什麼是為人之道,忘記了神、佛曾經的教導。或許從新審視歷史,還原歷史的真貌,"忘祖"的人們才會真正醒悟,走上一條回歸之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