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說中國經濟鼠年的第一大凶險──輸入型通脹。去年,世界主要糧食價格上漲令人矚目。小麥上漲112%,大豆上漲75%,玉米47%。其中,小麥和玉米價格更達十年之高。有權威學者認為,此次全球糧價的大幅上漲,預示了一個長期趨勢。
雖然中國的農民人數很多,但糧價大漲,對多數農民卻並非好事。首先,多數農民土地很少,種糧主要為自食,糧食漲價往往趕不上化肥漲價,加上糧商都是官商,糧價上漲的好處小農戶得不到多少。另外一個不利因素,就是多數農戶的現金收入,尤其是幾千萬失地農民的現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糧價飛漲意味著他們的真實工資大幅縮水。
那麼,加速人民幣升值是否能抵消輸入型通脹呢?人民幣已經在加速升值,但是,目前人民幣升值不僅幅度太小,而且,改變不了中國在大宗商品定價權方面的不利地位。全世界的糧商都知道,只要中國買,糧價肯定漲。那麼,中國會不會糧價越漲越進口呢?歷史的記錄正是如此,這一次也很難例外。這是因為,第一,今年中國的糧食產量,不僅受到雪災影響,還受到化肥不足的影響。溫家寶管制價格,已經影響到化肥供給。第二,即使今年糧食豐收,歷史的經驗也表明,中國進口糧食的需求很難下降,這是因為,中國的糧食庫存歷來是逆勢而動,價格越漲,囤積者越多,政府不進口,市場糧價會更高。
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的收入分配不斷惡化,政府越來越富,窮人卻越來越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人均每日收入低於1美元的貧困人口超過1億3千萬。他們不僅收入低,更沒有什麼資產。去年,外出打工的農民約有1億3千萬,人均日工資約5美元,僅相當於每個官員日均公款消費的一半。農民工和留在農村的人口,佔總人口75%,但總收入還不到GDP的20%。相比之下,政府和官員的收入卻急劇增長。2007年政府的財稅收入增幅達到31%。政府的總收入超過全部農民收入一倍,佔GDP約40%。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上海政協委員邢普,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建議:政府向每個國民發1000元人民幣的紅包。雖然沒有人相信政府會採納這一建議,但是,這個建議卻得到了輿論相當積極的反應,尤其是得到一些知名學者,包括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的支持。2月25日,陳志武在《經濟觀察報》發表了題為"政府規模有多大"的文章。文章對比了中國和美國民間財富的結構,指出美國的民間財富佔國民財富的絕對多數,而中國民間財富的比例還不到四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尚且可以向家庭大規模退稅,中國為什麼就不行呢?
邢普和陳志武告訴人們,中國經濟脆弱性的根源,是國富民窮,是政府對百姓的過度盤剝。緩解輸入型通脹對中國經濟的風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政府直接向家庭退稅,而不是更多的物價管制。邢普的建議看似荒唐,卻含著智慧。不分貧富,一人一千元紅包,看起來對窮人不公平,但如果讓官員們向窮人發放福利,窮人每得到一元,官員就耗費十元。如果溫家寶想不明白這個道理,輸入型的惡性通脹就真可能把窮人逼上絕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梁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