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棺底板上「北斗七星」的圖案(網路圖片)
廣西上思縣日前出土的明清「三合土」巨棺經過專家開棺後,在內棺的底板,出現了七個排列成天文「北斗七星」的小孔,這樣的發現讓現場專家學者嘖嘖稱奇。
據《南國早報》報導,20日,10餘名國內考古專家、學者在廣西上思縣對10月下旬出土的「三合土」巨棺進行開棺,發現原來外層的「三合土」裡還有一槨一棺,兩者均為木質,外槨偏黃,內棺呈黑色,三者的材料呈「土—木—木」結構,這樣的棺槨在廣西乃至國內都非常罕見。
隨著參與考古發掘的專家組掀開黑色內棺,圍繞著「三合土」棺槨的部分懸疑揭曉:棺內只有凌亂的骨骸,但墓葬主人隨葬的部分紡織物保存完好,服飾上的金黃色花紋仍然鮮艷。
讓專家驚訝的是,內棺的底板上居然有一個由7個直徑約2厘米的小孔排列出的「北斗七星」的圖案,小孔之間還有線條相連,內棺還發現了散落在棺內的三枚古銅錢和一把竹骨紙面摺扇。一專家推測,放置在內棺的古錢幣應該為七枚,可能放置在排列成「北斗七星」的七個小孔內。
棺內的三枚古銅錢正面有「開元通寶」字樣。「開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號,這是否就能推斷墓葬屬於唐代呢?不過,專家說,摺扇出現的年代在宋代,從墓葬形式與棺槨制式來說,更像是明代或明末清初的墓葬。不過,由於棺槨內也沒有發現記錄主人身份與生活時期的墓誌銘,讓專家對墓葬主人的身份年代一時難以下結論。
此前,考古專家在挖掘該「三合土」巨棺時,在墓坑邊發現一隻刻有梅花狀凹陷的花紋的「手錶」,裡面清晰地刻有「瑞士」兩個字,很顯然是一個袖珍的「瑞士手錶」,這一發現同樣讓專家稱奇。
專家認為,如果是用來陪葬的「手錶」,可當地人沒有把實物塑成「袖珍」金屬製品的習俗。而且,世界上一塊能戴在手腕上的手錶誕生於1904年(另一種說法是1918年),只有100年左右的歷史。
此外,瑞士手錶傳入中國也僅僅是幾十年的事情,與石棺的年代相距甚遠。如果不是陪葬品,它卻被埋在石棺出土墓坑邊的三合土中並被後人發現,也實在離奇。這「手錶」究竟是什麼年代的對象,用來做什麼,又怎麼出現在墓坑邊的泥土裡,都是一個難解之謎。
工作人員沿著棺蓋線環切「三合土」封泥並打入木楔(網路圖片)
「土槨」頂部被移開(網路圖片)
「木棺」「棺蓋」開啟,「棺」內有「棺」的發現讓專家們非常意外。(網路圖片)
- 關鍵字搜索:
- 廣西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