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八?溫家寶說行 外界懷疑
VOA記者: 木風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星期三開幕。中國總理溫家寶發表講話,呼籲世界各國加強合作,恢復市場信心。但是新的調查顯示,全球各國的企業主管對經濟前景正在失去信心。而專家們對北京今年保八的承諾依然持懷疑態度。
*困難但可以實現經濟增長8%*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特別緻詞,是這次年會第一天關注的焦點。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之際,中國是否能夠保持較快增長為全球所關注。溫家寶在講話中表示,中國正在採取多方面措施爭取實現今年經濟增長8%的目標。不過,他也承認,在目前的國際經濟環境下要實現這一目標非常困難。
"實現8%的目標是異常困難的。但是,我們經過努力,還是可以達到的。"
溫家寶提出的理由包括,中國的金融體系相對穩定,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央採取了大規模的全面經濟刺激措施。
*信心是關鍵*
不過,溫家寶特別強調,恢復市場信心對戰勝這次全球性經濟危機非常關鍵。他說:
"國際金融危機是一場全球性的挑戰。戰勝這次危機,要靠信心、合作和責任。堅定信心是戰勝危機的力量源泉。信念的力量要遠比想像的更為強大。國際社會和各國當務之急是繼續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盡快恢復市場信心。"
*全球企業主管多缺乏信心*
就在溫家寶講話前不久,著名財務諮詢服務公司普華永道公布了全球企業主管信心調查。調查顯示,世界50個國家的大部分企業主管對目前經濟狀況和前景的信心大幅度下降。
在接受調查的1124名主管人員中,對今年企業收入增長表示有信心的人只佔13%,約1/5,比去年的36%減少了一半。多數企業主管認為,世界經濟在三年內難以走出衰退。那些認為三年後能夠恢復增長的人只佔大約1/3。而在去年的調查中,他們所佔的比例是42%。十分之七的企業表示,他們的企業將會受到信貸危機的影響。70%的企業說,公司準備推遲原定的投資計畫。
*中印企業比較樂觀*
不過,從地區上看,普華永道的調查顯示,像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企業對經濟前景的看法要比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更有信心。前者所佔比例是31%,後者是15%。
這種普遍的悲觀情緒在達沃斯年會的第一天就得到了反映。媒體大亨默多剋星期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危機還在惡化。""如果局面可以扭轉的話,必須有非常大的動作。我認為,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談到美國和世界 盆盆冷水相繼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裡茨對金融危機很快出現好轉也不抱希望。他對美國新政府準備推出的建立一個管理不良資產的銀行的設想潑了一盆冷水。他說:
"政府總是在處理垃圾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設立不良資產銀行)只是又一個例子。問題是,如果私人部門管理不了這些垃圾資產,我們又為什麼要相信政府經營的銀行就能夠管理得好一些呢?"
美國投資專家索羅斯也參加了這次年會。他表示,這次的問題廣泛性大大超過了30年代。"形勢還要繼續惡化。"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以發表對經濟極度悲觀的評論而引起廣泛關注。他因對去年發生的金融危機做出了準確預測而名聲大振。這次魯比尼來到達沃斯,觀點絲毫沒有改變。他在接受美國CNBC電視臺採訪的時候說:
"這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是幾十年來第一次全球性的同步衰退。而且危機還要繼續惡化。"
*中國今年保五?頂多能保五?*
很多專家對中國今年是否能夠實現8%的增長目標都持懷疑態度。魯比尼估計,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最多不會超過5%。
倫敦資本經濟學公司的中國經濟分析師馬克·威廉姆斯日前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表示,他預計,中國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速在5%左右。即便是一些比較樂觀的專家也對北京"保八"的計畫感到懷疑。加拿大BMO銀行的副總經濟師道格拉斯·波特對美國之音說:
" 我們看到的中國增長放緩實際上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不是因中國需求減少造成的,而是外部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大幅度下跌引起的。我認為,中國走軟是世界衰退的表現而不是起因。中國經濟依賴出口,外部放緩,它也跟著放緩。當然,中國經濟放緩對全球都會有影響。不過,我認為,只要中國的經濟方案能夠切實落實,外部對中國的影響將會得到控制。"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2009打響保八守衛戰
2008年12月2日 08:32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作者:商文 選稿:李宏洋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會議將為2009年的經濟工作最終定調。可以預見的是,在國際金融危機肆虐和國內經濟急劇下滑的大背景下,"保增長、促發展"將毫無懸念地成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題。
日前召開的"研究2009年經濟工作"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明年的首要任務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而此次會議被外界看作是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預備會"。有知情人士透露,明年的經濟工作將力保8%的增長目標。
實際上,一般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定調的宏觀經濟政策,已經提前轉向,即財政政策由"穩健"轉向"積極",貨幣政策由"從緊"轉向"適度寬鬆"。
宏觀調控政策提前轉向
進入10月,事情似乎正在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肇始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海嘯開始加速向實體經濟侵蝕,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國內經濟環境也隨之不斷惡化,悲觀氣氛日益濃厚。
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直言不諱,"進入今年三季度以來,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急劇惡化,金融危機越演越烈,並加速向實體經濟蔓延,我國經濟也受到嚴重衝擊。"
穆虹的表述並非危言聳聽,betway体育手机网 出爐的一系列10月份主要經濟指標為其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今年10月份,工業增加值僅增長8.2%,在剔除春節因素後達到7年來新低;發電量增速同比負增長4%,為自1998年5月以來首次負增長;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下降0.3%,創下歷史最大跌幅;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同比下降2.02%,為今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財政收入也自1996年以來首度出現負增長。
中金公司在其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10月份主要經濟指標中出現的一連串"首次",昭示中國經濟正在加速下滑。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與上述主要經濟指標同時出爐的10月GDP增速已驟降至7%。而此前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長為9%。"這一形勢的變化直接導致國務院常務會議緊急部署了新的宏觀政策。"
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當前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簡稱"國十條")以及財政刺激經濟的"四萬億"計畫,釋放出了宏觀調控政策轉向的明確信號。
業內專家指出,此次財政政策由"穩健"向"積極"的轉變,貨幣政策由"從緊"向"適度寬鬆"的全面轉型,一方面暗示出中國經濟正在快速下滑的趨勢,另一方面也明確傳遞出"保增長"的宏觀調控基調。
"保八"守衛戰
如何理解"保增長"?專家稱,量化到具體指標來看,就是要"保GDP年增長8%"。
從調整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角度來看,目的十分明確,即要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從以往幾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對應的就是GDP年增長8%的目標。
這一猜測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的表態中得到了部分證實。周小川在二十國集團財長央行行長會議上曾公開表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大約在8%至9%之間。知情人士也向記者透露,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經濟增長的目標仍將定為8%。如此看來,經濟增長"保八"的目標已十分明確。
而按照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的下行速度,單純依靠經濟內生增長完成8%的年增長率目標顯然已不可能。法國巴黎百富勤董事副總經理兼總經濟師陳興動認為,2009年中國對外出口增長幅度可能為零。在這一情況下,由內需支持的中國經濟增長幅度也就是5.5%至6.5%。
中金公司在其報告中也算了一筆賬:發達國家陷入衰退將使得2009年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為零,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將由預計的10%放緩至8.5%,而最終消費增速所對應的社會零售實際增速也將降至11%。因此,2009年經濟內生增速大約在6%。顯然,想要達到"保八"目標,宏觀調控政策需要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4萬億勇擔重任
在此次出臺的刺激經濟方案中,4萬億的投資計畫最為引人注目。然而,懸念也由此產生,4萬億元的投資計畫果真能夠不負眾望,承擔其"保八"重任,為GDP貢獻2個百分點嗎?
對於這一問題,一些業內專家顯得比較謹慎。國家發改委經濟形勢研究室主任王小廣表示,目前4萬億究竟能發揮多大的效果還很難估算。因此我國的投資乘數還不是很清楚,所以算不出來到底能拉動多少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而更多的業內專家和海外投行則對此表現得較為樂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去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13.7萬億元。"而這次僅兩年多時間新安排的投資就達到約4萬億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十分明顯。"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按照過去的經驗,1998年開始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對GDP增長的貢獻為每年1.5至2個百分點。這一輪積極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將達到差不多的水平。
刺激經濟方案發布後,不少海外投行也紛紛維持或上調了對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值。美林證券就發布報告稱,該刺激方案將為中國GDP帶來約3個百分點的貢獻,維持對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8.6%的預測。
摩根斯士丹利經濟學家王慶預測,通過經濟刺激,明年中國可能實現8%至9%的經濟增長。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則認為,2009年中國GDP增長率將很有可能超過之前他們預測的8.1%。
各級部門在行動
積極財政政策和4萬億的刺激經濟方案一經發布,各個部門和地方政府就紛紛開始行動起來。從各省市已公布出的投資計畫來看,各地投資總額已超過18萬億,遠超4萬億的預定目標。
財政部、工信部、國土資源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各部門於19日密集出臺了多項措施,包括停徵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安排51億支持中小企業,提高起征地補償標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推動TD-SCDMA產業化等,以期藉此促進企業投資和拉動居民消費。
而據瞭解,更多旨在促進經濟長遠發展的拉動消費方案正在醞釀中。業內專家指出,傳統的單純依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存在著諸多弊端,勢必難以為繼。通過對分配格局和經濟結構的重新調整,建立起真正以內需為龍頭的經濟增長模式,才是保證經濟發展的長久之計。
日前召開的"研究2009年經濟工作"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在制定明年的宏觀政策時,也著重強調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結構的調整以及體制和機制的創新。
宏觀經濟或明年二季度見底
儘管大多數經濟學家對於明年的經濟增長態勢持樂觀態度,但刺激經濟方案的出臺是否標誌著宏觀經濟已經"見底"?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張立群指出,政策的效果需要一定時間。2009年,中國經濟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二季度以後,經濟增長速度將逐步提高。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市場主席李晶對此持有相同的觀點。她認為,4萬億投資刺激經濟的效果會在未來六個月後開始顯現實質效果,因此中國的實體經濟下滑將會持續到明年第二季度,從第三季度起出現復甦跡象。
中金公司也指出,鑒於許多項目要想真正實施,4萬億投資計畫對經濟產生的拉動作用要到明年下半年才開始顯現。而明年上半年將比今年下半年的經濟表現更差。
而在王小廣看來,明後兩年形勢可能會更加嚴峻。他認為,今年經濟增長率有所放慢,進入週期性調整階段。調整的影響會在2009年顯現,2010年將最為嚴峻。
布局經濟結構調整
相比十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時期採取的積極財政政策,此次出臺的4萬億"保增長"措施已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回顧1998年開始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增發國債用於基礎設施、公共工程建設投資。但投資行業的產業關聯較小,其產業擴張不能很快帶動整體產業擴張。且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週期較長,資金回收速度較慢,對民間投資和消費需求的拉動作用並不明顯。
而在此次的刺激經濟方案中,4萬億資金的投向透露出政府布局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的良苦用心。除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生態環境建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均成為未來財政投資的重點方向。
對於上述措施,王小廣指出,這不是為了保短期增長,也不是為了保高速增長,主要是保我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提高。因此,這次調整更多的是機遇。
業內專家表示,未來兩年,投資會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亮點,並最終向內需拉動轉變。藉助此次刺激經濟方案,中國經濟將完成結構上的調整,產業上的升級,從而為下一輪經濟的平穩快速增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
放棄幻想了 保八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2009年01月27日 10:28證券市場週刊
我相信,2008年的看點在美國,2009年,全球目光將會投向中國。2008年的焦點是金融危機,2009年是經濟危機。
劉海影/文
金融危機的嚴重性隨處可見。一個疑問是,它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達到怎樣的程度?
簡單的回答是:十分嚴重。
1873、1929與2009
美國作為震中的金融危機的表面原因,似乎在於美國房地產泡沫崩潰導致的金融業"去槓桿化"。但真實的故事擁有更廣闊的背景。從某種意義上講,目前的格局與1873、1929年擁有相當的相似度,只不過,1873年是美國國內經濟的危機,1929是西方經濟的危機,而 2009年是全球經濟危機。
三者共同的背景,在於龐大而快速的工業化催生的信貸擴張達到一個無法自我維持的頂點而崩潰,隨後陷入自我崩塌過程。而由此給實體經濟造成的致命打擊與金融崩潰相輔相成、自我推演,構成危機發展的主要鏈條。
上世紀90年代、尤其是2001年之後,隨著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融入全球經濟,工業化與現代化在全球範圍內呼嘯前行,中國高達兩位數的增長構成了全球經濟增長最亮麗的頂端。而與1873年之前美國經濟偉大的工業化、1929年之前西方經濟咆哮的繁榮相類似,如此規模的經濟增長催生巨大規模的信用擴張。與1873年、1929年不同的地方在於,這一次的信用擴張採取了全球合作的方式。其中的核心環節,是美國極其巨大的貿易赤字構成了全球資本流動的載體,以搬運發展中國家的剩餘儲蓄到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並在此轉化為資本投資。這一循環在全球範圍內造就低利率環境,創造出充分的流動性與信貸擴張。錦上添花的是數以十億計的產業工人進入全球供應池,降低了全球通貨膨脹,令各國央行放任利率的自由落體運動。全球範圍內利率跌落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在各個資本市場上催生價格增值與泡沫。從孟買到上海,從倫敦到紐約,從馬德里到莫斯科,各種形式的資產泡沫隨處可見。
這樣的景象,在1873年之前的美國曾經呈現。偉大的新技術──鐵路──從投資熱潮發展成泡沫,在後期階段創生出過多的負債。當繁榮無法維持的時候,伴隨著一家主要銀行的倒閉,投資者從狂熱轉變為迴避一切長期貸款。與此同時,白銀退出貨幣領域進一步收緊了貨幣供應,令貸款枯竭。幾年之後,美國失業率上升到14%,鐵路工人的抗爭以百人死亡的流血記錄結束。與此同時,德國在德法戰爭之後享受的經濟繁榮也迅速走到終點,當時歐洲的經濟中心──維也納──股市崩潰,數家主要歐洲銀行的破產令歐洲經濟也陷入蕭條。
1874年,民主黨代替共和黨入主白宮,但這並未阻止美國經濟隨後陷入長達23年的蕭條。在歐洲,之前的經濟明星德國遭到最大打擊。1870年之前的自由貿易政策被貿易保護政策取代,而金本位貨幣制度進一步令信貸狀況惡化。缺乏強有力的中央銀行令銀行倒閉浪潮不時襲來,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中,美國經濟與歐洲經濟輾轉求存。
50年後,類似的場景再現。這一次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大蕭條的原因眾說紛紜。對比 1873年與現在的狀況,我以為,其內在動力學結構並無二致:一戰結束之後咆哮般的經濟繁榮將信用擴張推升到無法支撐的地步,而一旦調整開始,過分延展的金融系統無力抵禦惜貸──資產價格降低──負債比率升高──商業經濟活動下滑──惜貸,這是一個致命循環,而金本位制度下的中央銀行與財政部不願、也無力提振流動性與市場信心,各國的保護主義立場雪上加霜,令經濟衰退演變為經濟蕭條。隨後的羅斯福新政效果正負參半,直到二戰爆發,生產機器才重新運轉。
寒冬降臨
如上所述,目前的經濟狀況與1929年有相似的邏輯背景。重要的區別或許在於兩點:第一,1929年全球主要國家仍然在使用金本位制度,現在則是中央銀行制度。缺乏創造貨幣的靈活機制,以及在恐慌時刻惡化了貨幣供應量,金本位制度是西方各國陷入大蕭條的直接原因之一。事實上,在1933年大蕭條之後,各國不約而同、在不同時刻放棄了金本位制度。而越早脫離金本位的國家,越早逃離大蕭條。第二,目前的危機擁有更加廣闊的全球背景。除了傳統的西方國家之外,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東歐、拉丁美洲以及東亞各國,都已經融入全球經濟,並共同承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
美國在其中仍然居於中心地位。而按照我們的宏觀模型的估計,美國經濟在2009年將遭遇嚴厲收縮。
2009年,美國GDP可能下滑6.2%,失業率將上揚到8.5%以上,代表信貸市場寬鬆度的風險溢水將從目前的5.6%左右繼續上揚到7.4%,顯示商業界在維持或獲得其債務支持方面仍然極為艱難。企業利潤將比2007年高點下降一半,貿易赤字也將收縮到最高峰的一半。
面對如此艱難的未來,比較幸運的是,美國人擁有一個最佳人選來擔當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他對1929年代大蕭條的研究以及決心避免歷史重演的意志,令美聯儲可以在關鍵時刻避免上次的錯誤。其近來的政策申明獲得所有聯儲銀行總裁的共同支持,既代表著他們對嚴酷未來的清醒認識,也代表著他們對未來需要採取行動的一致態度。
在經濟必將收縮的前景中,美聯儲以及美國政府有必要採取以下關鍵步驟:
1.避免任何一個主要銀行倒閉帶來全球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2.保證充沛的貨幣創造。作為信貸市場維持運轉的前提條件,美聯儲必須向市場注入足夠的流動性。按照我們的模型,以M2為度量的貨幣供應量在2009年的增長速度將會擴張到9%-10%之間,遠高於近幾年6%的平均水平。
3.避免嚴厲管制、高稅收等限制商業活動的行為。
4.適當的政府赤字開支計畫,並令政府投資得到私人部門的參與。
5.絕對不要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外圍經濟
我相信,在即將到來的全球經濟衰退中,外圍經濟體,尤其是嚴重依賴外貿以及擁有高負債比例的國家,將經歷嚴峻考驗。中國、俄羅斯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兩個國家。
中國的問題在於:
1.過度投資
2.過大的外貿依存度
3.脆弱的金融體系
4.處於初級階段的社會保障體系
現在的要點不在於勉力保護8%的增長率。是時候放棄幻想了,8%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如果情況悲觀,我們有機會看到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降低到6%以下。對於中共政府來說,決策應該基於這種增長速度之下,如何維持社會穩定的考量。
中國有可能不得不嘗試人民幣貶值。不過,這有可能引發東亞貨幣的競相貶值,並引發進一步的金融秩序紊亂。
俄羅斯的問題在於對石油的依賴。其他幾個石油輸出國家,如委內瑞拉,也會因為同樣的原因面臨挑戰。2009年,我們有可能有機會看到一個或幾個國家發生債務危機,而美元在如此危機環境中將繼續升值。
我相信,2008年的看點在美國,2009年,全球目光將會投向中國。2008年的焦點是金融危機,2009年是經濟危機。(作者為瑞富投資公司CEO)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共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