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六十週年大慶應否大赦或特赦?

 2009-08-04 21: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今年十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又有海外媒體發表文章建議,在六十週年之際,中國應實行大赦或特赦,以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不過,中國有專家學者認為,執政者是不會這樣做的。

*南華早報編輯:建議十一大赦*

南華早報星期一發表中國版編輯王向偉的文章,題目是:赦免罪犯有助改善中國六十年的形象。文章說,中國在十一將舉行大規模閱兵式,胡錦濤和其他中國領導人將登上天安門城樓閱兵。

文章說,中國領導人講話常常引經據典,從古代先賢話語中尋找智慧和靈感。中國古代王朝常有逢甲大赦一說,通常在皇帝當朝六十年或六十大壽時大赦天下。文章說,當今中國領導人為何不學習這一點呢?文章說,這將有助於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

實際上,今年年初,隨州殺人犯熊振林上訴,謀求國慶大赦。中國刑法學家、人民大學法學教授高銘暄就建議在國慶六十年之際實行特赦。

*中國憲法沒提大赦*

中國憲法沒有提到大赦,只是提到特赦。大赦是對不特定的多數犯罪份子赦免, 而特赦是指對特定犯罪人員的赦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的1959年,當局特赦了第一批"戰犯",後來在60年代直到文革前,特赦了5批,在文革後期75年又特赦一批。這些特赦對象,全是內戰時期被中共抓獲的"戰犯"。中國建政60年來,還沒有實行過大赦。

中國資深法學家于浩成在北京對美國之音說,國慶六十年實行大赦,是個好建議,可惜當局不會考慮的。于浩成說:"應該這樣做的。不過,我不抱任何希望。南華早報提出這個建議,當然是很好。不過,根據我的觀察,恐怕不會實現的。中國憲法沒有提到大赦,只是提到特赦"

于浩成曾是公安部群眾出版社長,長期以來一直注意研究法律法理問題。他六四後曾在海外居住多年,近年來回到北京定居。他說,從現在中國政治社會形勢來看,沒有可能。于浩成說,比如說,六四事件已過去二十週年,如果能對六四當事人實行特赦,對當局很有好處。但現在看起來,當局肯定不會這樣做。

*冉雲飛:雖然有好處 當局不會做*

四川作家冉雲飛也說,歷史上皇帝和當權者都這樣做以[彰顯仁政]。在法律不夠健全情況下,通過大赦和特赦這樣一些特殊手段,讓社會矛盾得以舒緩。這種做法尤其具有現實意義和作用。冉雲飛說,就從安定團結的意義上來說,這樣做,也很有好處。冉雲飛說:"現在的社會,對立、緊張、衝突,如何採取舒緩的方式,而不是加重這種情況。按照當局目前這樣的做法,他們可能沒有這種思路。"

冉雲飛說,當局不僅不這樣做,反而更變本加厲地鎮壓,最近又處理了公盟,逮捕了許志永,還有審判四川作家譚作人。

他說:"這些人是多麼溫和的知識份子,多麼愛國的人,多麼害怕這個社會出現動盪,出現群體衝突。但是,官方對他們採取了什麼方式?還是採取了高壓政策。所以,所謂大赦也好,特赦也罷,他們是不會這樣做的。"

*于浩成:不僅不大赦反而加緊鎮壓*

北京法學家于浩成說,從種種跡象看,當局不僅不會大赦,還要加緊鎮壓。

于浩成說:"它不會這樣做。反之,它甚至會加緊鎮壓的。比如像這次劉曉波的逮捕。逮捕就準備判刑了。"

于浩成說,正是因為要搞國慶六十週年慶祝,所以當局希望穩定,就是要"殺雞儆猴",殺一儆百,把一切不穩定因素"扼殺在萌芽狀態"。

*政權積重難返?*

四川作家冉雲飛說,問題的關鍵在於:當政者思維僵硬還強硬。冉雲飛說:"49年建立的這個政權,現在積重難返,思維僵化、僵硬、傲慢、冷漠、無理。這在他們身上體現相當充分。而且他們自大、以為自己了不起,有軍隊,有豐盛的稅收,可以不把民意、老百姓的意見當回事兒!"

冉雲飛說,當局一直採取這種態度來對待百姓,在這樣的路上越走越遠。冉雲飛說,執政當局中,肯定有官員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這個制度本身太僵化,掌權官員多是太自大、太自負,認為自己有龐大的軍隊,有無所不在的情治系統,可以把一切都"搞定",因此,那種清醒官員的聲音,都被後面這種官員的聲音,壓下去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VOA News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