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炎炎夏季,俄羅斯華商最集中的切爾基佐夫市場熱度正節節攀升。
去年9月,俄羅斯警察查抄了切爾基佐夫市場。今年6月29日,莫斯科市政府以"違反環境衛生規定"強行關閉了這個市場。而據俄媒報導,其原由在於,俄羅斯檢察院偵查委員會偵查總局向莫斯科市長遞交了一份報告,要求消除該市場"銷售走私貨"的違法現象。同期,有消息傳出,俄方以"存在有害物質"為由,銷毀了去年被扣的一部分中國商品。
7月8日,俄羅斯聯邦移民局又稱,當天早上在切爾基佐夫市場內發現一個"非法宿舍",這裡的約150名中國公民被扣押,並將被驅逐出俄羅斯。華商幾度淚灑俄羅斯。面對俄方的責難,華商們有話要說。
"華商其實是受害者"
俄羅斯中國南方商會會長王廣源向《國際先驅導報》訴苦:"華商不是走私犯,我們在國內都是正常報關。如果不是這樣,這些貨怎麼可能進入俄羅斯,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王廣源進一步闡明,不少華商為了貨物能夠順利、及時抵達俄市場,因此委託俄方"清關公司"代辦手續,而且所交費用並不比正規清關少,但"清關公司"卻在操作時瞞報、低報貨物,從中撈取大量好處,並且不向貨主提供相關單據,"華商其實是受害者"。
俄羅斯中國南方商會會長王廣源對記者介紹說,俄羅斯的AST集團負責切爾基佐夫市場的管理,然而,在市場租賃集裝箱經營的商人,需要向AST集團每月上繳約5000美元一個箱的"管理費"(這是鞋類商品的租金,諸如裘皮等高檔商品的"管理費"更高);同時,AST集團還每個月向商人固定收取每個集裝箱近 6萬盧布的稅費。但是,這兩項費用都沒有發票和完稅憑證,尤其是稅費是否真正上繳稅務部門不得而知。
最怕聽見"阿蒙來了"
莫斯科北方華人商會會長關百新說,華商在俄經營風險很大,而且還受到涉及人身安全的攔路搶劫、入室搶劫等威脅,"一年下來,每個月都有案子"。
此外,在俄華商還時常遭遇俄腐敗官員的壓榨。溫州商人余先生說,碰到警察伸手要一二百盧布買啤酒"只是小事情",一些警察在檢查護照時還搜身,然後拿走商販身上帶的錢。而每次負責封庫拉貨的特警,更是令在俄華商頭痛。經營五金批發的宋先生對《國際先驅導報》說,商販們最害怕的就是聽到有人喊 "阿蒙(俄語‘特警'發音)來了","肯定不到一分鐘,大家都散了"。
開始向其他商場轉移
切爾基佐夫市場被關後,華商開始向其他市場轉移。截至10日,在位於莫斯科東南的"莫斯科"商貿中心,三分之一的攤位已經被中國人佔據。
記者11日來到"莫斯科"商貿中心後發現,剛剛開業的攤位內,的確有不少中國人在拆卸貨物。一位在"莫斯科"商貿中心批發服裝的華商對記者說,一個15平方米不到的攤位的月租費已經從之前每月七八萬盧布漲到了15萬盧布,"(攤位)都被搶瘋了"。
記者發現,與切爾基佐夫市場髒、亂、差的經營環境相比,"莫斯科"商貿中心有天壤之別,這裡的眾多的兩層樓建築與中國的大型批發市場類似,內部電力、通風系統一應俱全,而且劃分了皮鞋、服裝、家電等商品交易區。但是,經營五金批發的宋先生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說,最近幾天已經開始有俄羅斯稅警和移民局的人來查商販了。他擔心"莫斯科"商貿中心早晚會成為下一個切爾基佐夫市場。
也有人想到了另外的出路。"如果能成立中國人自己的大市場,這也是一條出路。" 中國浙江同鄉會會長倪吉祥說,"猶太人可以在俄羅斯辦市場、亞塞拜然人可以在俄羅斯辦市場,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就不能成立自己的市場?"但是倪吉祥也坦言說,因為華商無法抱團,所以要建立中國自己的大市場,這並非易事。
期待"白色清關"
在俄華商們究竟該何去何從呢?去年9月11日俄護法機構封存切爾基佐夫市場6000集裝箱貨物,重量約10萬噸,總價值約20億美元。這被在俄華商稱作"9.11事件"。
莫斯科北方華人商會會長關百新告訴《國際先驅導報》:"9.11事件"牽動所有在俄華商的心,雖然俄方表示讓貨物被扣的商人報名,但是哪個貨主敢去?因為"灰色清關"的貨主提供不出文件--都在清關公司手裡,所以不能去。去了,就等於飛蛾扑火。他表示,雖然以前俄方也有封庫拉貨的情況,但這是影響最大的一次。
接受記者採訪的在俄華商普遍表示,希望中方能夠在與俄方交涉的同時,給華商明確的信息:是繼續鼓勵在俄經營,還是返回國內。他們表示,如果決定偏向於後者,他們願意結束在俄生意,回到中俄邊境地區繼續搞邊貿。而如果決定偏向於前者,他們希望中方呼籲俄政府加強對於市場的監管,並徹底實行"白色清關"。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期待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