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第一部科學詩《步天歌》 (圖)

 2009-10-25 14: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步天識星」先進、便捷,一經問世便廣為流傳。資料圖片

為了幫助人們認識星空,隋末唐初出現了一部以詩歌的形式,介紹天文知識的著作 ——《步天歌》。

《步天歌》的作者,是隋末唐初人王希明(生卒不詳),號丹元子。因此《步天歌》亦稱為《丹元子步天歌》。

王希明在唐代開元年,間曾任右拾遺內供奉的官職,他用七言長詩的形式,描述三國時東吳太史令陳卓,根據石氏、甘氏、巫咸氏三家《星經》,整理匯總的283座星官共1464顆恆星。

《步天歌》按照「三垣二十八宿」的星空體系把全天劃分成31天區:

「三垣」,是指北天極周圍的3個天區,分別叫作: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二十八宿」,是指大致分布在黃道附近的28個天區:依次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每一天區繪有星圖與詩歌互相配合,文字簡潔有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形象而生動地記載了星官的名稱、星數和位置,可以一邊誦讀,一邊對照星圖,使人彷彿置身於星空之中。全歌條理分明易於記憶,只要先認識一顆甲星,然後由此向東走去便到乙星;或向南走去,便到丙星。

這樣,念著有韻味的歌訣,按著方向一顆一顆地走過去,就可以辨認全天的星座。例如:關於「柳宿」的歌訣為:【八星曲頭垂似柳,近上三星號為酒,享宴大酺五星守】,將「柳宿」的星數、外形、周圍星官的名稱及星數都說得非常清楚。

「步天識星」的思想先進、便捷一經問世便廣為流傳,是後來初學天文者的必讀之書,對古代天文知識的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步天歌》可以說是我國第一部,優秀的科學詩作品,是以文藝形式介紹科學知識的開創性著作。

南宋史學家鄭樵(1104-1160),曾藉助《步天歌》觀測星斗自云:【一日得《步天歌》而誦之。時素秋無月,清天如水,長誦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數夜,一天星斗,盡在胸中矣】。鄭樵所著的《通志·天文略》,就是以《步天歌》為主要內容,可見他對這部著作極其重視。

清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梅文鼎(1633-1721),高度讚揚《步天歌》,云:【句中有圖,言下見像,或半或約,無餘無失】。

中國當代著名天文史學家薄樹人(1934-1997),也對《步天歌》有很好的評介,認為它在天文學史上有很高的科學性。將二十八宿作為星空分區的主體是《步天歌》的創造,三垣之名也是在《步天歌》中才完全確立的。

這種分區法使各個區域都有了一個主體,而且範圍相差不太懸殊。這部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直到近代天文學傳入後,才棄而不用。

来源:光明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