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美國地產業幾乎崩潰,而中國的房地產卻經受住了考驗,並在2009年一線城市房價開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瘋狂上漲。不久前,迪拜危機的爆發使得人們開始反思房地產泡沫的危險,而國務院常務會議也終於做出了抑制投機性購房的決定。
近日,西方行為金融學創始人、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在上海出席了由交大高級金融學院舉辦的EMBA論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席勒雖沒有直接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但是他仍然委婉地表示,迪拜危機的出現,對於世界其他大城市出現的房價遠超國際水平的情況,具有警示作用。
《華夏時報》:最近迪拜爆發了房地產引發的償債危機,但是目前中國的房價仍然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上漲,你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一線城市比如上海的房價的,是不是已經出現了泡沫?
席勒:金融危機使全球很多國家的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出現了急劇縮水的情形,經過各國政府的經濟刺激,金融危機似乎漸漸遠去,但是不久前發生的迪拜危機,仍然在提醒人們金融危機還沒有真正消散。
幾年以前迪拜的人也問我,是不是有泡沫?我不太願意直接說答案,現在,在這裡我也不願意這樣直接回答。對我來說,這個問題是比較複雜的,因為迪拜是一個比較大膽的實驗,它是一個已經不出石油的酋長國,試圖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金融中心。
今天我到上海,早前我也聽說了上海的房價,基本上是一個普通人一年收入的一百倍,也就是說,他要工作一百年才能用他的全部收入買一套房子。你可能要問,既然這樣,他為什麼還要買這個房子?答案是他預期房價還會上升。人是有投機心理的,他覺得以後房子肯定還會漲,但是我覺得這肯定是非理性的。
你們大家對於上海的瞭解肯定都要勝過我,我覺得上海比迪拜好很多,不是那種被沙漠包圍的城市,對上海我還是很有信心的,當然我對上海的房價比較擔憂,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華夏時報》:在中國或幾乎所有其他國家,房產一直被認為是最保值和有投資價值的,面對中國高漲的房價,房子還是一個好的投資品嗎?
席勒:我剛才講到了人的非理性,其實對於所有國家的人來說,這種非理性心理是時時存在的。大家都知道過去3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但是環境本身並沒有太多的變化,真正使經濟飛速發展的是人們的思路發生了變化。
我編製過一份關於中美房價在過去一百年的變化指數,可以發現在過去一百年,其實中國和美國的房價都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但是在最近十年或十五年,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房價呈現出非常神奇的直線上升。
當一個國家的房價出現快速上漲時,我覺得無論美國還是中國,理論上來講買房子都應該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渠道,你應該去投資有生產能力的企業。房子買了之後它還要折舊,我有這樣一個提議,大家可以去買一部新車,然後把它放在車庫裡,30年之後你就可以賣掉了,到那時就變成老爺車,你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嗎?肯定不是。
在美國我們可以看看農田,你看農田現在不是越來越少了嗎?投資農田回報應該很高。其實,在美國如果有人在1911年買了農田,到現在只漲了1% 左右。如果是買股票會怎樣?回報就高多了。所以,根據我對房地產的瞭解,長期來講這不是一個值得投資的東西。當然短期內它會是一個很好的投資,不管到哪裡買房都會賺錢,我覺得現在只是一個幻覺而已。
《華夏時報》: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路徑和日本很相似,有經濟學家對這種經濟模式擔憂,擔憂中國會不會出現日本那樣的情形,在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陷入失去的十年,對此你是怎麼看的?
席勒: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日本經濟陷入衰退,但我們看到,這一次自1929年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並沒有對中國造成本質傷害,未來可能有一些不確定,但是我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預測還是非常好的。
1974年對日本是一個轉折點,那年股市大崩盤對日本造成了很大影響,之後1997年金融危機和這次的次貸危機也影響到了日本,日本的最大轉折點是股市和房地產市場雙重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就再也沒有起色了。
很多人問,中國未來會不會像日本?我不想把日本的情況簡單化了,我想說,日本的經濟繞不開泡沫這個問題,而中國等其他國家也可能會面臨泡沫的挑戰,日本的例子對中國是一個啟示,也是一個警醒。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耶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