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蔣介石三次「下野」的啟示(圖)

 2009-12-24 17: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詞典對「下野」的解釋是「舊指掌握軍政重權的人卸去職權。」

下野這個詞的確很「舊」,因為它所指的現象僅僅存在於1949年之前的「舊社會」。下野者,是被卸去職位,但不意味會被定罪,更不意味著不能鹹魚翻身、東山再起。北宋大搞變法的宰相王安石曾被免去相職,但不久就官復原職。後來,他二度被罷,閑居南京,也沒有受到什麼政治迫害,趙官家還時不常地派人問寒問暖,曾經的政敵蘇東坡還巴巴地來看望他,相談甚歡。最終,王荊公賣了半山園,在南京裡賃屋而居,念佛吃齋,得以善終。

晚清,袁世凱曾經被逼下野,結果在河南老家活得好好的,又是釣魚,又是遙控局勢,結果東山再起,還做了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孫中山為了早日達成共和,也曾主動下野,把臨時大總統的位子拱手相讓;辛亥革命元勛胡漢民、汪精衛也曾激流勇退,幾次下野;1927年以後的各路軍閥戰敗後下野出洋,更是家常便飯,但在「七七事變」後又各領一個戰區,與曾經的死對頭蔣介石併肩協力共抗倭寇。

在民國時代,如果說到下野次數最多、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那麼就非蔣介石莫屬了。

從1927到1949年二十多年間,作為國民政府第一人,蔣介石曾經三次下野,三次復職。

第一次是在1927年8月,轉年1月復職。這時北伐取得初步勝利,「清黨」也結束了四個月。但由於津浦戰事失利,武漢的汪精衛、唐生智,桂系李宗仁以及打到河南的馮玉祥同時發難,蔣介石審時度勢,通電辭職「以謝天下」,但僅僅4個月後即東山再起。

第二次下野是在1931年12月,轉年1月復職。1931年2月蔣介石軟禁胡漢民,引起國民黨改組派、西山會議派、胡漢民派、林森和孫科派以及粵系、桂系的聯合反對,5月各反對派在廣州另立國民政府,「下野」的汪精衛出任領袖,9月初粵方進犯寧方。但此後即爆發了「九一八」事變,國難當頭,國民黨各派迅速達成諒解。12月蔣介石通電辭職下野,國民黨各派又得以坐到一起說話了。一個月後,蔣介石即通電復職。

蔣介石前兩次復職在元月,而在1949年的元月,蔣介石卻遭遇了第三次下野,轉年3月他在臺灣宣告「復職」。由於在戡亂戰場上連連失利,蔣介石丟掉了半壁江山,中央軍喪失殆盡,美國杜魯門總統想到換馬,以李宗仁取代蔣介石。桂系白崇禧領40萬大軍背靠兩廣屯於武漢,威震中南,河南張珍、湖南程潛也附和逼宮。1949年元月21日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由桂系李宗仁代理總統。這次下野,蔣介石丟掉了大陸,復職時只好在臺灣了。

國民時代,政府大員既可以下野,也可以復職,這不是說國民政府不穩定,而是體現了國民政府還存在著民主因素,體現了國民政府治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多元化。沒有社會多元化基礎,一頭獨大的蔣介石不可能下野,他完全可以利用手中黃埔系軍事實力以及江浙財閥的經濟實力與各個政敵死戰到底。但我們看到的是蔣介石高風亮節,以國事為己任,不計個人得失,最終歷史也給予他以公正的位置。第三次下野,雖然丟失了大陸,但退踞臺灣的國民政府還是信任並支持蔣介石。

有人說蔣介石下野是耍權術,是以退為進。但此後的執政者有誰能夠甘願下野的?不是他們做不到,而是根本不存在這種可能!

1949年以後的「新社會」,下野這種情況卻見不到了。1949年以後,中央大員假如半截下去,那肯定已是身敗名裂,此後更不會得以善終,如高崗、饒漱石、劉少奇、林彪之類。早期的陳獨秀不想回延安,張國燾則憤而逃走,除了是因為理想幻滅,更主要的也是懼怕黨內那種一山不納二虎的氛圍。

對於蔣介石的下野,我看到的是:社會多元化,政治受到輿論以及其它因素的有力制約,以及政治家之間的寬容與溫情,--人家不趕盡殺絕呀!魯迅對這種現象也敏銳地看在眼裡,甚至還憤憤不平地進行批評。但他短視了,他不知道在一個失去寬容的社會,他魯迅第一個就活不下去。

當「下野」這個詞在字典裡成為過去,中國的歷史為什麼變得如此無趣?

来源:轉貼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