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的危機正向我們走來,或者你可稱為金融危機第二波。全球化的進程中,人類的經濟危機一波接一波,泡沫一個接一個。
第一波是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主要原因,以雷曼的倒掉為導火索。第二波以迪拜的主權債務危機開始,然後傳染給希臘,現在輪到了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接下來會是義大利、英國、法國。
其實這很好理解,金融危機第二波的隱患在第一波的治療中就已經埋下,在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中,各國政府為了挽救大型企業和整個國家的經濟,用的是政府信用,通過發債或者印鈔票,政府向經濟領域大量注入流動性,現在輪到政府「欠債還錢」了。面對市場壓力,高負債國家進退兩難:要麼主動削減開支,這樣,剛剛從危機重症中走出的經濟將像病人斷掉藥一樣;要麼等到危機明朗的時候再被迫壓縮開支。
在美國,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2008年是低收入人群還不起房貸產生的次貸危機,而2010年可能是高收入人群還不起房貸產生的商業地產的危機。據剛剛從美國回來的朋友介紹,美國的高端住宅和商業地產的價格仍然沒有回升的跡象。
2009年歐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同期,美國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日本第三。歐洲和美國的經濟好不了,就不要指望中國的外貿短期會有什麼復甦。
國際著名的評級機構已下調了招商和中信兩家銀行的評級,銀監會已敦促上海各銀行密切監控房地產相關貸款並收回部分已發放貸款,因為過去10年上海房價的瘋狂上漲已引發潛在的重大信貸風險。
上海銀監局最近舉行的銀行業壓力測試顯示,若上海房價分別下跌10%和30%,則抵押貸款呆賬率就會分別上升0.73個和1.63個百分點。房價的下調已經成為必然,問題是幅度多大。
繼去年為響應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而大規模放貸後,各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經大為下降。銀行地產失去上漲的理由,股市半壁江山不在。地產行業的產業鏈帶動幾十個行業,地產進入調整,則相關行業的股票也很難表現強勁。
美元的反彈,導致石油、商品等泡沫面臨再度破滅的風險,中國去年是國際市場上的主要買家,在比較高的價位成交了國際市場上主要的份額,一旦這些原材料的價格進一步下降,中國大量企業或將被去年買進的高成本原材料套牢,利潤空間將大為壓縮。如何應對這一問題,需要及早考慮。
- 關鍵字搜索:
- 經濟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