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人愛的糖畫
在四川許多城鎮的集會上,都可以見到一種現場製作、現場享用的民間藝術——糖畫。
一個小販守著一副挑子,手腳麻利地用黃澄澄的糖汁「畫」出各種飛禽走獸、花草人物,然後賣給一旁正眼巴巴等候著的食客(大多是兒童)。攤子前,常常圍著一圈看客,一邊咋咋呼呼地對著轉盤裡的指針叫喊,一邊觀賞藝人手中的銅杓飛龍走鳳。
四川糖畫,亦糖亦畫,可觀可食,是一門在民間傳承了數百年的手藝。
這是一門必須將製作與出售緊密結合的藝術,其作品既不能修改也不能保存。藝人們也就是街頭的小攤販,他們只有在集市上有人購買時才會創作。
先看他們的製作糖畫的「行頭」。
銅杓作畫
一個帶把兒的熬糖鍋,一個舀糖汁的小杓子,一把薄平鏟,一個煤油爐子,外加一塊用於「作畫」的大理石台面和一個用於插糖人的草把。對了,擔子旁邊還有一個畫著花鳥獸蟲的圓盤,圓盤中心是一根用於旋轉的指針。
再看其製作。
集市上作畫的藝人
首先用煤油爐加熱糖汁,加熱時,必須用杓子不時地攪拌以防止粘鍋和燒焦,然後從鍋裡舀出黏稠的糖汁,直接澆在大理石台面上。澆糖汁的過程就是作畫的過程,此時銅杓便成為畫筆,糖液則成為墨汁。藝人凝神運腕,銅杓在光潔的大理石板上抖、提、頓、放、收、抹,「畫筆」時快時慢,時高時低,隨著縷縷糖絲飄下,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神話人物等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現眼前。緊接著趁熱粘上一根竹籤,用平鏟將糖人從石板上鏟起,遞給顧客。整個過程最長不過兩三分鐘,短的才十多秒。
製作糖畫除了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對圖案胸有成竹外,最重要的是練手上功夫。因為糖汁會迅速冷卻變硬,故容不得藝人有半點猶豫遲疑。龍、鳳、魚這些圖案花紋既多又複雜,若手上功夫差了,不能一氣呵成,肯定做不出來。
另外,藝人還得準確掌握熬糖的火候,據說,製作糖畫,熬糖的功夫要佔六成,製作只佔四成。因為,這門手藝的作品最終是要讓人享用的,糖熬嫩了,就成了泡泡糖;熬老了,則顏色變黑,且味道是苦的。
據說, 四川糖畫始於唐代,四川詩人陳子昂(661—702)是糖畫的祖師爺。他非常喜歡吃黃蔗糖,每吃之前先將黃蔗糖加溫熔化,滴鑄在光滑的石板上,繪成各種小動物和花卉圖案,再粘上竹籤,一邊觀賞一邊享用。後來,四川民間藝人將中國皮影、剪紙等藝術的造型手法運用到糖畫上,發展為今日的糖畫藝術。
雖然這是一門無法登大雅之堂、更不能收藏保存的藝術,但也有藝高和才低之分。藝術修養好、心靈手巧的人可以創作數以千計的品種,而且惟妙惟肖,複雜的如「二龍戲珠」、「孔雀開屏」,傳統的如《西遊記》人物、《三國演義》人物,現代的如飛機、軍艦以及小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等等。
這也是一門能帶給人們熱鬧和快樂的藝術。街頭巷尾、集市村莊,糖畫藝人的攤前,經常是圍著一大群人,既有小孩,也有成年人。交上一兩元錢,就可以轉動圓盤上的指針,指針停的地方總會有一個相對應的動物圖案,藝人按圖作畫,最小的是一條蛇,最大的是一條張牙舞爪的大金龍。買糖人和圍觀者目不轉睛地盯著圓盤上的指針,若是看到指針指著蛇或蝴蝶等小動物時,大家便一起嘆息;若是指針指著大金龍或者大鳳凰,人群便爆發出一陣歡呼,「中彩」的人更是喜氣洋洋,而藝人也絲毫沒有「賠本」了的沮喪,他一邊分享大家的快樂,一邊麻利地在石板上「繪製」比較費時也比較費料的大金龍或大鳳凰。
糖畫轉盤
一塊糖,放在地攤上,包裝得再漂亮,也不過是一塊糖,人們不一定會去購買。但糖畫就不一樣了,它增加了玩耍和藝術的成分。做糖畫生意的手藝人,固然要賣糖,但展示手藝也同樣重要。買糖的人,似乎也不是專為了吃那塊糖,而是為了觀賞那個表演,感受那個氛圍,尋得一個開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四川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