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我在《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的新書演講會後,有一位國立大學教育系的女學生跑來和我談話。
她說,學校來了一位芬蘭交換生,她特別拿了我的新書給他翻閱,然後口譯了我書中部分段落和他分享。這位芬蘭大學生一邊聽一邊點頭說:「沒錯,我們芬蘭的教育精神與價值就是如此;作者對於芬蘭的教育和文化真的有深入研究與認識……」
女學生接著對我說:「老師,但是當我們看到書名時,他就皺著眉搖頭說,這個書名不對呵!」
聽到這裡,我不禁莞爾,跟女學生說:「我知道,這就是為什麼我的每本書都會有英文書名,希望能更貼切的傳達書裡的意念。但是,英文書名並不是都能照著直譯。我請女學生翻到《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的封底,就看到英文書名《We take every child on board 》(含意是:我們將每個孩子都帶上來!)
在我們的社會裏,「將每個孩子都帶上來」的理念,似乎還無法普及成為人人重視的信仰,因為多數亞洲父母很少有時間去關注其他孩子,尤其在一個社會氛圍高度講求「競爭」與「拔尖」的教育環境裡,家長要孩子拚命爭取資源,打敗他人都來不及了,哪有心思再去顧及別人家的孩子。
而寄望學校投注資源去把每個人都帶上來,似乎也遠不及專注培養前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學生來得更能「爭取校譽」,因為只要多了三個考上第一志願的孩子,絕對比花費時間、精神讓三十個孩子大有進展,更有機會上媒體版面,更能拿來向家長和社會各界炫耀,以及創造師長的績效。
不只是學校,這似乎也一直是多數亞洲家長最樂見的「榮耀」,所以不斷對孩子叨念各種期許,並施以壓力,希望自己的孩子就是那個「第一名」。
看來,這「第一名」三個字,已成為我們這片土地上的最佳共識,不需要特別解釋,大家就能心領神會。就算不識字的阿媽,恐怕也都知道第一名是什麼;連街坊的三姑六婆也會聚在一起,聊起誰家的孩子念了哪個志願的學校、拿了什麼名次之類的話題。社會風氣如此,大家心中自然就嚮往與樂於追求了。
我和這個女大學生說,我一直非常清楚,在芬蘭的教育現場,根本沒有「第一名」,小學沒有,中學也沒有,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每個人學習過程的理解時間也不同;他們重視的,正是學習速度雖然不一樣,但每個人都具有與眾不同的潛能,因此,教育體制怎麼能拿單一的標準,將所有的孩子綁在一起較勁、競賽呢?他們更不願把個人成績大剌剌的公布出來,讓大家指指點點。
女學生說,這個芬蘭大男生最後跟她說了一句話,讓她非常感動!而我也認為,這句話很具有北歐教育的基本精神與價值。大男生說:「我們的教育是——每個孩子都很重要哇!」
每次一回想起女學生和她芬蘭同學的這段對話,心中就激盪不已。事實上,每個孩子本來不就是同等重要嗎?任何國家與社會,不都應該好好珍視與教育嗎?人類歷經了二十世紀因為優生學被誤用,所鑄成的族裔問題和各種謬誤的種族歧視後,在二十一世紀,人們是否應該以更多元、平等、公義的文化價值觀來創造更好的未來?
驅策孩子一味的追求競爭,打敗他人,永遠比不上啟發、培育孩子發現自己的特質,找到自我的生命價值,追求自我實現的夢想,並成為一個好公民,對人類和社會的意義來得更重大、更深遠哪!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每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