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預期比通脹本身更可怕」,溫總理近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直播間的這句話,讓我們想起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說的「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是恐懼本身」。不同時代,不同國度,面臨著不同的經濟困難,這兩句話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鼓舞了民眾的信心。
如果說1933年羅斯福面臨的是社會上鈔票的急劇減少引發的經濟蕭條,那麼我們現在面對的是鈔票的快速增加而帶來的通貨膨脹。上述的兩句話都是從心理層面給民眾打氣,如果更具體一點分析,我們覺得最關鍵的可能不是恐懼或預期,甚至不是整個社會的錢是少了還是多了,而是少了的時候,是哪些人的錢少了,多了的時候,又是哪些人的錢多了。
鈔票只是財富佔有的一個憑證,物價問題說到底還是財富份額的分配問題。民間的牢騷曰:「物價長頭髮,工資長眉毛」,所以最可怕的不是物價本身,而是大部分人的收入趕不上物價,使他們在社會財富中的佔有比例迅速下降。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民紅包顯得尤為重要,哪怕全民發紅包對通脹有著推動的一面,但是這種推動事實上成為對民生壓力的一種緩衝,一種對通脹惡果的消化。
從2008年1月上海市政協委員邢普建議給全民發千元紅包開始,「全民紅包」這概念慢慢地進入國人的視野。2008年底,在金融危機面前,「歐元之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向中國政府建言發放全民消費券,其實也是另一種「全民紅包」。當時對「全民紅包」最大的擔心是增加貨幣發行引發通貨膨脹。但是當中央決定投入4萬億促進消費應對危機的同時,「全民紅包」的聲音再起,你既然要投錢了,也就是說肯定要產生貨幣貶值了,何不直接的讓利於民?
全民紅包在國外有不少先例,其實在中國更為必要。因為我們造福於民的工程每多一個環節,腐敗就多一份機會,甚至使政策產生相反的效果。而「全民紅包」是中間環節最少、最簡捷的財富調節方式,它直接攤平富人和窮人的財富份額,讓兩者的佔有比例縮小。不要小看「簡捷」兩個字,在當下中國,「簡捷」所意味的中間環節和尋租環節的減少,對政策的成敗是生死攸關的。「簡捷」這兩個字,完全值得讓我們把錢毫無分別地發給每個公民,包括富人,而不是經過某些人的篩選後只發放給他們指定的「窮人」。
必須重複的是,我們怕的不是通脹,而是通脹引起中低收入者的生活困難。既然各種利益集團主導的上一輪貨幣投入引發了目前的通脹壓力,既然我們的通脹包括對房價的控制並不理想,那麼與其筑堤以防通脹,何不遷民於高地,讓他們手中握有更多的貨幣以應對通脹?
正確的決策未必就一定要是繁複的決策,經濟學上的各種因素的相互抵消是計算不完的,但是「全民紅包」在經濟衰退時可以刺激經濟,在通脹來臨時可以保護民眾,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說它可能助推通脹,而不適合在現在推行,那我們納悶的是,為什麼當時在金融危機面前不推行,為什麼在四萬億投入的時候也不推行,讓利於民難道真的那麼困難嗎?如果說實施這一政策的最好時機已經過去,如果說確實會有負面效果,那在一系列政策效果相當有限的情況下,在貧富差距繼續拉大民生繼續艱辛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歲末年初的當下,「全民紅包」至少仍然是個值得考慮的次優選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面對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