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2011年不久,一本名為《虎媽戰歌》的書在美國出版了。它的作者是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父母都是移民自菲律賓的華裔後代蔡美兒,這本書在美國掀起了一場有關中西方育兒理念的大辯論。
這本書裡面,蔡美兒給兩個女兒列出了包括「不准去同學家留宿」、「放學後不准在學校玩」、「不准看電視」、「每門課的成績都必須是A」,還有「不能學其它樂器,只能學鋼琴或小提琴」等等十條家規;還記述了她罵女兒是「垃圾」,為了練琴不准女兒上廁所或者喝水的所謂教育方法。
後來儘管蔡美兒極力解釋她寫書是自我審視的過程,但她仍然堅持認為比起西方的寬容教育,她那種嚴格的家教才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成功。
很快地這個有關蔡美兒育女的討論在華人圈子裡面又被延伸到了另外一個家庭,那就是不久前剛在白宮國宴上為胡錦濤和歐巴馬彈鋼琴的青年鋼琴演奏家郎朗和他的父親。
大家都知道伴隨著郎朗在世界鋼琴界功成名就的是他父親郎國任虐待式教子方式。相比起蔡美兒為讓女兒練好一段鋼琴曲而不准喝水上廁所,郎國任更勝一籌。據他自己說,郎朗小的時候曾經有一次拒絕練琴要出去和小朋友玩,郎國任打開窗子,拿出一瓶藥片,給了郎朗三個選擇:你要麼練琴,要麼吃藥,要麼跳樓。
於是相對「虎媽」,網上的一些人給郎國任起個名,叫「狼爸」。「虎媽」和「狼爸」被當成中國式家教方式的代表,被人褒貶不一。
還有一個有名的父親,那就是美國總統歐巴馬。關於這個父親,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今年2月初在白宮例行的國家早餐祈禱會上,歐巴馬總統講了這樣幾句話,竟和「虎媽」、「狼爸」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歐巴馬說他的宗教信仰引導他走過了很長的路,讓他有勇氣為最貧窮的人服務,讓他勇往直前,不被重擔壓倒,但是有時候歐巴馬也會為自己的家庭瑣事祈禱。有一次歐巴馬祈禱說,「主啊,讓我看著瑪麗亞去參加她第一個舞會的時候,請給我耐心,因為那裡有男孩子們;主啊,請在她去往舞會的路上,讓她的裙子變得更長一些吧。」
瑪麗亞是歐巴馬總統的大女兒,今年剛12歲。堂堂的美國總統連女兒穿的裙子有多長都管不了,只能求助於上帝,這樣的事情讓蔡美兒看來,肯定屬於過度寬容甚至驕縱孩子的行為,是絕對不可取的。
在人們的眼裡,蔡美兒的女兒們和郎國任的兒子,才是被公認的成功典範。這些孩子的經歷使很多華人父母以為孩子要成功,就必須經歷一個痛苦的成長過程,就必須忍受在精神上被父母束縛,或者在身體上遭受父母虐待的經歷。
自古中國家長就喜歡對孩子講「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給孩子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訓誡。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的華裔孩子們苦熬著他們並非快樂的童年,在各種壓力之下憧憬著父母為他們描述的成功的美好未來。
問題是在很多父母眼中的成功,比如上名校,比如得大獎,比如成名成家,比如掙大錢,又比如當大官,只是很少幾個幸運的孩子能夠實現的夢想。就像在中國幾百萬曾經努力學彈鋼琴的孩子中,只出了一個郎朗、一個李雲迪一樣。
大多數孩子在經歷了痛苦的童年以後,可能會意識到小的時候一切的努力都是枉然,功成名就的結局就像水裡的月亮一樣,是永遠撈不到自己的籃子裡面的。那時候又有誰來為這些孩子們的付出來買單呢?
「父母禍害」是中國近些年來新出現的一個說法,是八零後、九零後孩子們對自己父母一代的批判。網上有人批評說出生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們,給孩子的是「母雞」般的愛,沒頭緒、沒原則、沒目的,只會跟風。
苦出身的父母渴望孩子吃飽穿暖掙大錢;沒文化的父母渴望孩子滿腹經綸、出人頭地。這些父母把孩子當成了自己一生的賭注和期盼,當成了自己理想的實踐者。孩子們不得不按照父母的設計來完成自己的一生。
這種不懂得尊重孩子,甚至不把孩子當人看,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惜一切代價的父母,又怎麼能夠不被自己的孩子們看成是「禍害」呢?
在這裡我無意批判「虎媽」、「狼爸」的家教方法,也不想推廣西方所謂寬容教育的理念,我只是希望所有的家長們都不要被一、兩個個案所誤導,我只希望父母都能夠給自己的孩子更多一些發展的空間,給他們以尊嚴與自由,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享有自己寶貴的童年。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作者審校)
- 關鍵字搜索:
- 給孩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