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銀行還是買銀行股?」4次加息過後,投資者再次為此糾結。
經過4次加息,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達到了3.25%,五年期更達5.25%,定期存款魅力大增;與此同時,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藍籌在蟄伏許久之後終於蠢蠢欲動,這些股票估值已很低,股息率又高,吸引了不少穩健投資者的眼球。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到底應該如何取捨?
銀行股成價值窪地
對於涉足理財市場有年頭的投資者,「存銀行不如買銀行股」這個話題其實並不新鮮,在2007年藍籌股的狂熱歲月中,這句話也曾流傳一時,只可惜一波次貸危機,一波從6000點到1600點的大跌行情,讓在高位買入銀行股的投資者大呼上當。但是,也正是經歷了這樣一場洗禮,以銀行股為代表的藍籌股又具有了較安全的投資機會。
四年的時間,滄海變桑田。四年前,A股最狂熱的時候,一向穩健的藍籌股都被炒到了天價,藍籌股指數較中小盤股指數要溢價30%以上;而今時今日,長期滯漲的銀行股無論是從市盈率還是市淨率來看,都堪稱A股的價值窪地,藍籌股指數更是較中小盤股指數打六折。從溢價30%到打六折,這就是銀行股為代表的藍籌股在這四年間最大的變化。
更何況,4年前宏觀經濟正處於巔峰期,之後的回落對於銀行股這樣的週期股有著巨大的殺傷力。而眼下宏觀經濟正處於筑底有望復甦的階段,而根據經典投資理論,週期股表現最好的恰恰就是這個復甦階段。
若相信我國經濟復甦的預期,從估值回歸的角度,銀行股為首的週期藍籌股在未來一年至兩年中為投資者帶來10-20%的回報的確有著很大的可能性——如市場節奏配合,這個盈利週期甚至可能縮短至幾個月。從這點來說,目前買銀行股,的確是可以考慮的一種投資策略。
還有第三種選擇方案
不過,出發點不同,策略也需不同。若你是一個長期投資者,那麼買入銀行股就不妨「忘記」它,讓長期宏觀經濟的發展帶著其股價一同成長;若你只是視作風險投資,抓住這波週期股行情炒作一把,在估值合理時就拋售,相信收益也肯定不錯。但是,若你對本金安全有著嚴格的要求,對於些許虧損都會導致晚上睡不著覺的話,買銀行股恐怕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但這並不等於說,對於追求無風險收益的人,存銀行就是唯一的選擇了。事實上在買銀行股和存銀行之間,仍有許多折中方案可以選擇,在輕微增加風險的前提下,就有希望獲得較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
比如企業債,目前收益高於同期銀行存款的企業債為數不少,雖然企業債理論上存在風險,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購買高信用級別的企業債可以使這種風險小到忽略不計,而收益的提高卻是確確實實的;又比如有些結構優秀的創新型封閉式基金,可以在1年多的投資週期中提供甚至高於5年定存的年化收益率,在A股出現60%左右的大跌時才會面臨本金安全的考驗;又比如部分新銳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同樣可以在極小的風險下提供高出定存2個甚至更多百分點的收益。對穩健投資者而言,這未嘗不是一條可取的投資之道。
買銀行還是存銀行?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你真正該問自己的是:以我的性格和風險偏好,究竟是該買銀行股還是存銀行,抑或還有其他的選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存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