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家長擔心小孩進棒球隊會影響課業,美國家長卻視進入棒球隊為莫大榮譽?因為在美國,玩樂和課業一樣重要,而且是人格養成的重要養分。
當競爭愈多元,孩子就愈不怕失敗,愈敢勇於嘗試。
《虎媽的戰歌》中有一句話:「中國式親子教養的頭號盲點,就是在遇到失敗的時候。」中國式親子教養強調「業精於勤,荒於嬉」,相信努力會帶來成功,成功會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問題是,每個孩子的大腦發展歷程不同,萬一他就是開竅得比較晚,努力沒馬上帶來成功,怎麼辦?「虎媽」並沒解釋西方在這一點是否有值得我們借鑒之處。筆者願以此文補其不足。
面對失敗應該怎樣?大家都講得出答案:不要放棄。那要怎麼幫助小孩在失敗時不要放棄?有些專家的解方是,減少競爭就可以減少失敗,小孩就比較不會放棄。基於這種邏輯,許多學校現在都不再公布名次。我卻認為這種邏輯不通。
首先,公布名次對大部分的學生都有砥礪效果。正在進步的學生,公布名次會讓他的努力被看見。成績正往下掉的,則可為他製造眾目睽睽的警惕感。至於學習低成就的學生,他的沒自信主要是來自學習本身的痛苦,即使沒感到名次公布的羞恥,學習依然很痛苦。不公布名次不只不會為他減少痛苦,還會拿掉他向上的一大誘因。所以我認為,要幫助這種學生重建自信,應該是效法美國,讓他面臨的競爭變多元才對。
很多人都以為臺灣學校的競爭比美國激烈,我在美國念高中的體驗卻不是如此。在美國要擠進一流大學也很競爭,而且是跟全世界的頂尖學子競爭。臺美之間的差異,是美國學生在學校面臨的競爭很多元,臺灣卻只有一種:課業上的競爭。是「業精於勤,荒於嬉」的固有觀念作祟,把成敗定義得窄之又窄,學習低成就的小孩才會特別抬不起頭。
嬉玩與英數理一樣重要
美國人不講「業精於勤,荒於嬉」,不是說美國文化不重視勤。「業精於勤,荒於嬉」的背後假設,是學業是學業,嬉玩是嬉玩,二者分得清清楚楚。美國教育卻沒有這種二分法,像打球踢球、音樂演奏、演話劇,這些活動的動詞雖然都是play(嬉玩),在父母眼中,甚至在大學招收新生的標準中,卻與英數理一樣重要。在美國,嬉玩也被當做學業的一部分。
這些給孩子嬉玩的課外活動,臺灣雖然也有,其文化價值卻很不一樣。臺灣家長擔心小孩進棒球隊會影響課業,美國家長卻認為進入棒球隊是莫大榮譽。華人父母是絕對不准女兒進啦啦隊的,不就是一群女生穿迷你裙跳跳唱唱嗎?西方父母卻不這麼看,他們都支持女兒天天六點到校集訓,沒命練,不怕練受傷,只怕被教練刷下。在美國教養文化中,啦啦隊、戲劇社、棒球隊都是成敗必須認真看待的領域,跟課業一樣不能馬虎。
成敗領域多元,代表自我磨練機會多元。我當年英文不好又怕上臺,就故意去報名戲劇社,老師不只歡迎我參加,還要同學不必顧我顏面,大家都多多糾正我發音。而且,樣樣壞與樣樣好的孩子畢竟很少。大部分的狀況,是數學不好的學生在棒球中找到自信;數學資優生則在打球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而棒球高手看見球技平平的數學資優生在球場上努力不懈,就會知道自己也不該輕言放棄數學。這種交叉激勵在臺灣就很少見,因為參加球隊的學生都不愛唸書,加入後只會強化彼此「不愛唸書」的認同而已,全都變得更不愛唸書。
近年臺灣也效法美國,推動多元入學,在大學甄試時把課外表現列入考慮。許多父母於是讓小孩多學才藝,變成另一種填鴉。這卻是「橘越淮為枳」。殊不知,美國重視課外表現,重點是人格養成,而不是才藝本身。不然,像啦啦隊那種才藝,在球賽現場之外能幹嘛?在家中看球賽轉播能派上用場嗎?
美國文化培養出的小孩,之所以在失敗時較不會放棄,是因為美國最重視培養的人格,就是勇於嘗試。他們把啦啦隊看得那麼認真,是因為練習難免一摔再摔,這次我摔下次你摔,團隊必須忍受許多疼痛、失敗重來,才能練出三分鐘的完美隊形。不是每個美腿少女都受得了的。美國華人總抱怨長春籐名校給華裔子弟設的門檻特別高,讓華裔子弟必須功課比別人好一大截,才能擠進窄門。這背後其實是文化差異的問題。華人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於說讀書之外皆不值得一試,培養出的子弟儘管會讀書,卻不懂得勇於嘗試。偏偏,美國大學最看重勇於嘗試。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業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