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今日看中國歷史中的經濟盛衰
我經常討論三項要素能推動經濟高速增長,分別是充沛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運行良好的市場經濟,以及給予新興經濟體追趕空間的技術缺口的存在。這三項因素足以解釋二戰前後日本的經濟高速增長以及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韓國, 和80年代以後的中國內地、印度和俄羅斯的高速增長。
要解釋中國歷史中的經濟盛衰,第三個因素不發揮作用,因為歷史上還沒有西方發達國家讓中國去追趕。第一個因素也不能用來解釋,因為人力資源在中國歷史上早已存在。
這就只留下第二個因素了。問題是,在中國歷史上比較繁榮的時期,我們能否找到使得人力資源被善加利用的市場經濟機制?本文將從歷史上來舉例證明,從漢朝開始。
漢朝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指出了市場經濟在中國的作用。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描述了不同種類的勞動者,比如農民、工人和礦工的勞動情景。司馬遷寫道:「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征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征貴,貴之征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即「貨物會去能得到更多回報的地方」,或者說「根據供求法則,資源會用來取得最高的回報」,市場經濟不需要政府干預就能有效運轉,這是自然之道。這種描述證明了,在漢朝已存在興旺的市場經濟,而司馬遷非常瞭解它的運作。
到了宋朝,紙幣、指南針和其他技術創新,還有便利的交通和書籍的廣泛流通,給市場經濟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減弱,使得投資活動和利潤大幅提高,私人企業得到發展。宋朝這種市場導向的經濟政策使投資增加,並創造了高度的經濟成長。這就是政府政策影響經濟盛衰的明例。
在提供其他例子之前,我特別想指出宋朝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傳統,有助於當年南宋都城杭州附近的人力和社會發展。當時人力資源累積下來的歷史傳統, 正可以解釋今日上海與江浙地區的快速經濟發展。
在《資治通鑒》中,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的例子。雖然司馬光寫這部不朽著作是為宋代的皇帝們寫的有效統治之道,但書中論及了許多財稅政策與經濟自由化影響經濟的盛衰。
我用中州古籍出版社的版本,在第一本中很輕易地看到了以下的例子:在117頁,漢太宗減農民稅負,提振了農業生產;在120頁,增加貨幣供應,影響到通貨膨脹;在128頁,讓農產品價格提高,使得農民得利,有利於農業生產;在133頁,漢孝景帝把農民稅負減去了三分之一,討好農民;在144頁,下令鼓勵農業生產。總之,讓生產者多得到謀利的機會,生產就會增加,經濟就會繁盛,古今無不如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