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地產業市場低迷
【看中國記者林曉舟報導】一年半以前,國資委(國務院下轄單位,對國有資產進行監督、規範和指導。)曾勒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此項要求並未獲得央企的積極響應,而去年以來的調控政策所導致的房地產市場低迷,卻使這些央企在房地產業務上不得不知難而退。
大部分央企採取產權交易所掛牌的方式退出房地產業務。北京產權交易所的一位負責人說,從8月份開始,房地產掛牌項目明顯增多,產權市場的大額項目,除了部分金融股權外,主要就集中在房地產領域。8月12日,中國華星集團也在北交所平臺發布公告,擬轉讓旗下北京匯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7%股權,掛牌價格為9381萬元;之後的8月15日,某大型央企也發布信息,擬轉讓北京南五環土地廠房。8月18日,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產權交易所發布信息,擬轉讓成都中建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掛牌價格1.7億元。幾天後,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也在該交易所發布公告,擬轉讓上海南光聯合房地產有限公司10%股權、南昌中電投高新置業有限公司35%股權及1.83億元債權。
專家:政府限購政策將使住宅市場日趨低迷
政府一年以來的持續調控導致樓市低迷,從而使從事地產業務的企業盈利不佳,這是各大央企剝離房地產業務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從8月以來,12家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股權的企業和項目,除首鋼融創置地為淨盈利外,其餘轉讓標的普遍虧損。
地產界的權威人士、SOHO集團的創始人潘石屹在9月29日的博客中寫道「住宅市場的崩塌就在眼前」,他表示按照目前政府的限購政策,住宅市場會日趨低迷。據和訊網報導,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裡面,50家上市房企,由於股價下跌,市值縮水總計超過1,800億元人民幣。
而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土地課題組研究員管清友則在自己的博客《土地成交價款相當於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中透露,從1989年至2010年21年的土地成交價款增幅達到6,732倍,賣地收入相對地方財政收入比例漲幅超過300倍。此數據表明,當前的房地產行業的泡沫已經空前巨大。
而針對當前的市場行情,不僅僅是央企,其他企業也一樣對房地產業務急於脫手。近兩週,在北交所掛牌的非國資類項目中,房地產項目也佔到50%。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標準普爾的信用分析師陸楓在報告中還提到,如果情況變得像2008年那樣糟糕的話,大陸房地產行業可能在未來6至12個月面臨銷售萎縮的困境。陸楓還表示,房地產開發商目前已在為未來銷售放緩及房價下跌作準備。實力較弱的開發商毫無疑問將會被淘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央企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