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代的食器都有腿、器座和高圈足。自左至右:簋、鼎、觚、兕觥
漢代殉葬用的陶灶明器
商周時代貴族使用青銅製成的食器。青銅食器或者有三條長長的腿,如爵、斝、鬲、鼎;或者有高高的圈足,如觚、觶、豆;或者乾脆接一個器座,如簋、簠、盨、兕觥。總之,青銅食器都有腿,不像戰國以後的漆食器和瓷食器,只有一圈矮矮的圈足而已,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商周時代吃飯時既無桌,又無案,人們的生活習慣是席地而坐,食器就直接放在地上,所以必須用高高的腿把食器支撐起來,這樣食器就都有腿了。
戰國以後發明瞭案,寫字用書案,吃飯用食案。案類似今天北方用的炕桌,或像有腿的大托盤,於是食器的腿就變矮了。唐代以後出現了高腿的桌子,人們改席地而坐為垂腿而坐,於是食器就只剩下一圈矮矮的圈足了。
鼎、鬲、斝既是食器,又是煮肉、燒水、溫酒的炊器,它們有三條高腿還因為腿下的空當是燒火的地方。商周時代尚未發明灶,炊煮是直接架起火來燒的,所以炊器下面都有三條高腿。像司母戊鼎那樣的大鼎是放在庭院廣場上燒煮犧牲祭祀用的,而日常使用的食鼎高度大約都只在二三十厘米上下,腿下的空間不過一二十厘米,在這幺小的空間裡燒火,只能使用木柴或木炭做燃料。由此可以推測出,商周時代樹林一定還很多,生態平衡也一定還沒有被破壞。聯繫到當時收割的工具主要是無柄的銍刀而不是有柄的鐮刀,也可以推測出,商周時代收穫莊稼只割穗不割秸稈,因為當時平原上還有許多未開墾的處女地,飼草和苫草都不缺。
戰國前後發明瞭灶,於是食器也發生了變化。灶的發明是一個進步,它意味著在炊煮時熱效率提高了;灶的發明也使鼎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無腿的釜。但是,因為灶膛內的空間比鼎足之間的空間要大,灶內可以燒草和秸稈,灶的發明也意味著燃料結構發生了變化,而燃料結構發生的變化意味著中原地區由於人口的增長已導致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草莽之地大量被開墾,森林面積一定減少了,收莊稼也要割回秸稈,土地會慢慢變得貧瘠,爭奪土地——生存空間和生產資料的鬥爭也會變得激烈起來。
歷史的發展確實如此。當然,社會並不是因為灶的發明才發展的。我們只不過通過灶的發明這件小事做一些邏輯推理,見微而知著罷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