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後門」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吉水羅大經所撰的《鶴林玉露》一書,書中提到「留後門」,文曰:「今若直前,萬一蹉跌,退將安托?要須留後門,則庶幾進取有據。」這裡所說的「留後門」,是指辦事要「留退路」。
還有人考證,此典出自北宋年間。相傳宋哲宗死後,宋徽宗繼位,以蔡京為相。蔡京拚命貶謫和排斥舊吏,並規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連其詩文也不准流傳,因此引起了人們強烈的不滿。一次朝廷設宴,藝人們在宴間演出了這樣一幕:一個大官據案中坐,傳判各事。有個和尚要求離京出遊,因其戒牒是哲宗年間的,即被令還俗;一個道士遺失度牒要求補發,因是哲宗年間出家的,立即被剝下道袍,復為百姓。這時,一個屬官上前低聲說:「今國庫發下的俸錢一千貫,皆為舊時錢文,如何處置?」這個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說:「那就走後門,從後門搬進來吧」這便是「走後門」的由來。
「走後門」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毛時代,幹什麼事情都要托關係,走後門,沒有後門和關係,絕大多數平名百姓根本就永無出頭之日。本人已是耳順之年,親眼見證了「走後門」的起因。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於當時的大飢荒,糧食布匹等最基本生活物資極少,當時有些人特別是一些幹部們通過「關係」侵佔其他人的基本生活物資來吃飽自己的肚子。由於不是通過正當途徑,所以稱為「走後門」。
由於十年「文革」經濟破壞,生活物資供應緊張,有段時間連肥皂、牙膏、火柴、香菸等基本物資也缺乏。走後門買東西更成了家常便飯。在這種環境下有權比有錢管用,售貨員比銀行行長還頂用,軲轆一轉給個縣長也不換。小老百姓也挖空心思地動用一切手段來設法改善自己的生活。
記得一九七六年春節,我父親為了買上定量的二斤豆腐,從早上四點排隊一直排到下午才買到,把豆腐放回家,又排隊買肉……買回的都是瘦肉,受到母親的責怪。現在有人肯定會驚奇地問:賣給你瘦肉還不好?我就喜歡吃瘦肉啊!現在的年輕人有所不知,那時的人們既缺肉、又缺油,喜歡買肥肉解饞或者煉油,跟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那些賣肉的、賣豆腐的,簡直成了上帝,不管你是大學教授還是工程師,人人都得向他們陪笑臉以巴望能弄點肥肉解饞。因此肥肉都被「走後門」的人買回去了。父親回憶起這段歷史,吃驚地說:「人的適應性可真強,當時那麼苦的日子,真不知道是怎麼挺過來的?現在想想都後怕,當時就為了吃上一口肉,不知哪裡來的那麼大勁頭排十幾個小時的隊?」
1970年我找到單位的食堂管理員老李,十分難為情地說:老人生日沒買到肉。看在師兄弟的面上給幫幫忙吧。他說「我從機關食堂給你勻一點」。於是他悄悄地給我包了一點肉,並再三囑咐:千萬別叫人看見。為了兩塊錢的肉,我們像做賊似的。
八十代後期,老李已經是處長了。一天,他突然找到我說:聽說你父親在內蒙古防疫站工作,能否給我搞幾支丙種胎盤球蛋白?我立即寫了個條子給他,讓他去馬路的對面的單位去找我的父親。也怪我沒說清楚,父親也不知就里,竟然向人家收了錢,我因此得罪了李處長,李處長不止一次在背後說:媽的,他忘了當年求我給他弄肉了的事了!
我的兒子八十年代初進呼市第一幼兒園,是電管局生產處的老徐給幫得忙,那時老徐的老婆在一幼當保育員。他家養了許多隻雞,為了報答他,我的愛人多次從包頭的糧庫給他弄沙糧來。因為我的內弟在包頭糧庫工作,給老徐弄的沙糧,裡面的土很少,如果有辛苦把麥子簸出來,人吃一點問題也沒有。
那時我堂姐在市醫院工作,經常有人托她給開病假條,我的一個同事老婆血壓低,想買點紅棗補血,但是必須要有醫院的診斷書才行,我為此去求堂姐,堂姐又找到相好的大夫,才把此事辦成。我的同事的妻子是個列車員,病好後,從北京給我的堂姐和那位大夫多次捎大米來。
鄰居劉叔叔是個很靈活的人,有一次他對我說,他的母親從老家來了,肉票剛好用完,他只好去副食商店碰碰運氣,看看有無處理的下腳料。那天適逢人不太多,他向別的櫃臺打聽好賣肉的女孩的名字,然後徑走到肉食櫃臺,熱情地向那個女孩打招呼:小李,今天是你的班呀?你的父親身體好嗎?你家還在那裡住嗎?我好久沒去看你的父親了,你向他問好呀!
小李不知所以然,臉色羞紅地地連連點頭。此時劉叔叔低聲說:我母親來了,我走的著急忘記帶肉票了,請給通融一下好嗎?
於是小李給他割了一大塊肥肉,劉叔叔樂哈哈地拎著回家了。
以上是小老百姓的走後門事例,到了一九六四年後「走後門」的現象不多了。但到了一九六八年底後,由於知青上山下鄉。那些知青的家長由於想將自己的子女想方設法弄進城找個工作,由此「走後門」又重新抬頭。而有知青的農村公社和生產隊的幹部們,也想乘招知青進城之機將自己的子女塞進城,所以城市農村都出現「走後門」進城現象。以後又發展到「上大學、參軍」走後門進城。
1974年2月15日,毛澤東在給葉劍英的2月13日來信回覆中說:「劍英同志:……開後門來的也有好人,從前門來的也有壞人。……批林批孔又夾著走後門,有可能沖淡批林批孔。小謝、遲群講話有缺點,不宜向下發,我的意見如此。」
毛澤東對王、唐說:「走後門的人有成百萬,包括你們在內,我也是一個,我送幾個女孩子到北大上學,我沒有辦法,我說你們去上學,你們當了五年工人。現在送她們去上大學,我送去的,也是走後門,我也有資產階級法權,我送去,小謝不能不收,這些人不是壞人。」
原來這五個女孩毛澤東在杭州修養期間認識她們的,後來毛要她們去工廠做工人,做了五年工人之後,她們提出了上大學的要求,毛澤東欣然同意,並通過謝靜宜安排到北大歷史系學習。
連「偉大領袖」都要走後門,走後門之事從此就愈演愈烈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