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督在重慶玩政治「笨豬跳「之後不久,「紅二代」議政也漸成中國一大政治景觀。這個群體的父輩之間恩怨糾結甚多,對中國未來政治出路的看法也並不相同。讓他們坐到一起來的原因除了身份認同之外,還有以下幾點:1、現階段他們在利益集團中被邊緣化;2、對目前的腐敗高度不滿,對中共統治有嚴重的危機感。在中國當局嚴厲控制言論與聚會的情況下,「紅二代」能時常聚會批評時政,且不被當局扣上「陰謀顛覆政府」之類的罪名,國人謂之「講真話的特權」。
所有這些,都給現政治局常委這個擁有最高權力的群體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第四、五代權力交接在即。但在專制政治中,前一代交班時最大的願望是「平安下車」。這一「平安下車」,不僅指權力交接過程的「平安」,還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本屆領導的政績不要被繼任者否定;二是本屆領導層子弟的斂財不要被清算。自古至今,中國的政治哲學中關於「謀國謀身」之說,幾乎形成了一套完全的「理論體系」,最被認可的就是「謀國也須善於謀身」。明萬曆朝名宰相張居正善於謀國,但死後卻被抄家毀墳,家人下場異常悲慘,被認為是善謀國不善謀身的典型,後世官場引以為戒。中共的政治險惡異常,官場普遍有此考慮,即使是做個市縣級官員,在權力交接後都希望留下一些「自己人」,以免出現對自己不利的事情。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高層權力鬥爭形成了一條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即可藉反腐為名打擊對手幫派首領的羽翼,但一般不會波及子女。近20年以來,兩位政治局委員陳希同與陳良宇先後入獄,但身家過億的太子黨們至今都未被追究經濟犯罪。因貪腐落馬的官員,基本上出身平民,還有少數是貧寒農家的「苦孩子」。但這種格局能否長期維持?第四代領導層似乎並不是絕對放心。
中國的新老「太子黨」之間有矛盾。英國《金融時報》 2010年3月29日那篇「生而為錢的中國太子黨們」曾提到,以第三、四兩代黨與國家領導人子弟為主的新太子黨「利用金融行業來分享經濟利益,犧牲者不但是外國投資者,也包括和中國的革命政權建立者有著血脈關係的「老一輩」太子黨」。也正因為第四代領導層看到了這種不滿,任清華同方威視集團董事長之職的胡錦濤之子胡海峰,在為取得機場港口掃瞄設備合同,涉嫌行賄非洲納米比亞政府事發之後,離開了商界,現為清華大學副秘書長、兼任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院長。溫家寶之子溫雲松也在2010年離開了他創辦的新天域公司(主業是私募基金),任職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相關屬下單位 。第三代江、朱離任後,並未對子女做此安排,是因為他們深知胡溫兩位性格,對此可以放心。
第四代這種「謀國謀身」的考慮能否奏效,得看第五代政治局常委由哪些人擔任。薄熙來在重慶「打黑」是出了名的「黑打」,年輕時又有「文革」時期「叛父」的傳聞,這種「強勢」,確實讓人望而生畏。更何況自2011年開始,「老太子黨」圈的邊緣人物頻發議論,公開批評第四代領導層無所作為,將國家「引導到錯誤方向」。第五代上臺後要殺一批腐敗分子立威,更是這個圈子的口頭禪。所有這些直接間接因素,決定了薄督不是一個讓現領導層放心的人。
再看雙方手裡的牌。制度化資源的正當優勢與非制度化資源的臺底優勢,在中共權力鬥爭中一直處於微妙的共生狀態。現任中共政治局九常委再不濟,其擁有的權力是名正言順的制度資源。「太子黨」身份這種非制度化資源,在江澤民時代,因元老大都健在,因而具有實質性影響;在胡錦濤時代,元老們相繼謝世,政治影響已經虛化。在不發生兵變、政變等非常規權力鬥爭之時,制度化資源具有壓倒性的正當性優勢,這就是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的由來。
薄熙來以地方諸侯之身,想重塑意識形態並構建新模式,並為此採取了一系列行動,是中共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破局」之舉,這種「破局」實際上就是一場政治豪賭,王立軍事件發生後,薄已經相當被動,其結局如何,既取決於胡錦濤等領導層的目的是什麼,也得看薄督今後的應對。如果薄熙來手中並沒有掌握可以翻盤的大牌(他的擁擠護者幾乎都一致認為他手中有牌且不止一張),視其態度,其結局大致不外三種:張百髮式,自願退居二線,幹點光拿錢不掌權的活,讓中央放心;程維高式,因違紀而接受處分退休;陳希同式,先在秦城住上幾年再保外就醫。至於網路上那「綁上菜市口」的性命之憂,只是網友調侃罷了。
與前幾代相比,「今上」算是一個不喜折騰、遇事留餘地的主子,交班前夕,國事多難,天步維艱,「平安」第一。更何況薄督也算是「黃帶子阿哥」,畢竟是「黨內家務事」,鬧到天崩地裂的程度,也很不值,更何況國內外還有那麼多「心懷叵測」的「反華反共勢力」,正等著看黨的笑話呢。以前鐵幕時代,毛澤東將林彪逼到了溫都爾汗,可以張嘴說林彪如何壞,自己如何正義。現在網路時代,一切都是半透明,鬥到最後,落個狗咬狗的惡評,也很不划算。
綜上所述,中共這種明規則與潛規則犬牙交錯、互為影響的權力交接方式,不僅成成為失敗者的囚籠,還時時煎熬著鬥爭雙方的身心。
薄熙來「入常」之路為何如此多艱——2012年中國政局分析(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