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信仰》(五)
中國的帝制時代是相對於西周封建時代而言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除封建制,實行郡縣制,由中央政府由上而下直接管理。自此,中國進入帝制時代,直至1911年清帝遜位,共經歷了2132年的漫長歷程。這期間雖然不斷改朝換代,並且間或有分裂的年代,但其大一統的帝制統治格局卻始終得以維持。
中國帝制統治雖由秦朝肇始,但其成熟與穩定卻在漢朝。漢武帝時,在儒者的建議下,修建了祭祀「天」的明堂,封禪泰山以祭「天」,以此再次確立了皇帝作為「天」的代理人的「天子」身份。漢儒董仲舒把陰陽家的宇宙觀和儒家的政治倫理結合起來,提出了混合著宗教與政治元素的「天人合一」理念,認為「天者,百神之大君也。」「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繼承《尚書》中的政治倫理,明確提出天子受命於「天」,是「天」在地上的代理人,與「天」相通,與「天」一樣具有神聖性。但是,作為「天」的代理人,天子要時時受到「天」的制約,不可違「天」行事,否則「天」便要通過地上的災異現象警示並降罪於天子。這種警示與降罪的極限,便是天命易統、改朝換代,重新任命新的代理人作為天子,代理「天」在人間的權威。
董仲舒「天人合一」的宇宙倫理觀念雖然承之於《尚書》,但相比《尚書》所建立的「天——天子——民」三位循環制約的政治倫理,顯然有了很大的退步。在這裡,三位之一的「民」被屏蔽掉了,只剩下了「天」與「天子」之間的二元關係。但是,對「天」的信仰,在這裡卻得到了強化。這種對「天」的信仰進行強化的努力,實際上卻昭示著經過戰國時期的思想盛世之後,上古以來人們(特別是統治者和知識階層)對「天」的信仰在逐漸弱化。
董仲舒在自己的理論中著重強調了「道」的存在,這就為後世儒者明確提出「道統」這個政治倫理概念以制約「君權」和「治統」預設了機關。所謂「道」即「天道」,也即「天」的意志在地上的顯現。道統這個政治倫理概念的明確提出使得天命這一宗教+政治的混合概念在地上的實現產生了兩個途徑,作為治統的佔有者,天子已經不是「天」在人間的唯一代理人,他需要得到「天」的另一位代理人也即道統的佔有人——儒家聖人的認可。當然,在現實政治中,治統對於道統的存在總是表現出一種傲慢甚至是強行的壓抑,但是卻不能否認道統的制約力量。直到有清一代,皇帝利用國家暴力佔有了全部的宗教與政治的話語權,把治統和道統強行集於一身。不過,這個時候,距離帝制時代的終結,也即「天」通過「天子」這個代理人來統治天下的這一政治倫理格局的破滅,也已經為期不遠了。
帝制時代的結束,意味著中國人對「天」的信仰在政治操作層面上的夭折——失去了天子這一中間環節的代理人,「天」似乎暫時失去了統治天下的能力;而習慣於通過皇帝(天子)之手接受「天」的精神統治的大眾也似乎失去了靈魂的皈依之所。民國初年很多秀才、舉人、鄉村精英人士依戀大清皇朝,不願意剪掉自己的辮子,更有極端者殉清自戕,其精神實質並不是完全出於對滿清皇帝的忠誠,更多則是出於對失去「天」在人間的代理人之後所帶來的無法與「天」溝通這一前景的恐懼。這是一種喪失信仰對象之後的恐懼。
當然,事實證明,很多中國人並沒有因為失去了「天」在人間的代理人而放棄對「天」的信仰,他們還將通過其它途徑頑強地堅守自己的祖宗從上古傳下來的信仰。
(《臉背後的中國》節選8)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