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中國對於推動經濟再平衡、減輕對投資的依賴是認真的,請舉手。上週中國最高經濟規劃機構宣布的總額達1萬億元人民幣(合16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支出規劃,似乎表明它並不認真。但經濟放緩意味著中國需要增長。問題是這些規劃是否僅僅是一份「願望清單」。
中國國家發改委(NDRC)上週批准了25項城市鐵路建設、13項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以及多個水利項目。問題在於資金。有關方面沒有公布具體細節。上一輪刺激資金運用不當所產生的壞債,意味著中國各銀行資產質量快速惡化。這將抑制它們的放貸意願。
地方政府的財政也一團糟。中國政府估計,地方政府的債務已經達到11萬億元人民幣,為中國總產值的四分之一。據穆迪(Moody’s)估算,這些債務可能還要高出3.5萬億元人民幣。沒錯,中國擁有19萬億元人民幣的外匯儲備,有著強勢的官方財政地位。但如果將儲備轉換為人民幣用於國內支出,可能破壞匯率穩定。而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可能會讓債務佔產值的比率遠遠高於官方提供的17%。
但這沒有妨礙投資者在上週五大舉買進基建股。鞍鋼和馬鋼股價上漲6%,機械製造商中聯重科股價增幅逾8%,但這些股價的起點較低。投資者明白,無論基建支出多少,這些行業都受到結構和產能過剩問題的困擾。庫存在不斷增加:今年7月底的成品鋼庫存同比增長60%。
城市化仍是長期投資的一個主題。匯豐銀行(HSBC)提到,在中國約100個擁有5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有70%尚未修建地鐵。但在如今比較艱難的融資環境下,有關大筆支出的宣布並不能保證帶來增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