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中國生活工作了16年的英國人攜家人遷回故鄉後撰寫的一篇文章,引發在華外籍人士關於對這片東方土地錯綜複雜的情結的探討。
馬克·基多與他的中國妻子和兩個孩子。圖片來源:英國《遠景》雜誌網站
「現在,我就要離開了。我已經徹底從愛中抽身,從我的中國夢中醒來。」在中國生活工作了16年後,英國人馬克·基多上個月在一篇博文中傷感地向中國道別。
這位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中國通」在文中寫道,儘管物質生活大大改善,但浮躁的社會現象讓他最終決定要帶全家離開中國回到英國。這篇文章一經發表,也引發了在華外籍人士對轉型期中國社會變遷的探討。
折射社會變遷的一面「西洋鏡」
基多在華十多年的經歷與其說像現代版的《馬可·波羅遊記》,倒不如將其視為折射中國社會巨大變化的另一面「西洋鏡」。
1986年,基多以學生身份首次來到中國,「和西方相比,它是落後的。很少能看到汽車行駛在街道上,成千上萬的自行車,寥寥無幾的街燈和不計其數的驢車在一個不快的速度下行駛著,能讓學生爬上木板被載一程回到宿舍。」但他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感觸是,「如果非要選一個詞去描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會選——樂觀」。
十年後,基多回到中國,開始他「所夢寐以求的生活和事業」,但這次似乎隱約有些不同,社會上出現了一陣商業氣息。他在中國的事業起步於金屬貿易,而當時中國社會瀰漫的興奮感就像他要簽下一單生意時的心情。
在商界打拚過後,基多投身出版業。2004年,他創辦的《That'sShanghai》雜誌,成為當時在中國出版的最成功的英語出版物之一。事業如日中天的基多受到媒體廣泛關注,被英國《金融時報》稱為「微媒體巨頭」。
但隨後不久基多離開出版行業,隱退深山。舉家搬到離上海3小時路程的莫干山中隱居,經營咖啡館和家庭旅館。在山中過上了英國人最想擁有的生活:一個家庭、一條狗,隱居山野,親近自然。
2010年,基多在英國出版了非虛構類著作《中國杜鵑》(China Cuckoo),描寫了他在中國的事業和生活。一經出版廣受歡迎,英國《泰晤士報》、美國《紐約時報》、德國《鏡報》等西方媒體記者也前往探訪。一夜之間,莫干山和山上的英國咖啡館成為「國際度假地」。《紐約時報》旅遊版評出的2012年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個地方中,莫干山排名第18。
在中國城鄉生活經歷逸聞趣事和八卦,都成為基多的靈感。除了寫書,他還為英國雜誌《遠景》撰寫專欄。但隨著8月8日《你永遠無法成為中國人》這最後一篇博文的發表,基多的中國專欄似乎也將劃上句號。
說「再見」源於不適應社會浮躁
離開中國的理由中,固然有許多和基多的個人經歷相關,如他在經營家庭旅社和雜誌時遇到的一些「水土不服」,但他在文中多次強調,選擇說再見更多是源於對當下許多浮躁社會現象的憂慮。
「當今中國社會只聚焦於一個方面:金錢和對其的獲取。」據基多講述,在他所居住的小山村,「人們從不問我和我的家人是否健康,他們關心的是我們的旅館能賺多少錢,我們的車、寵物狗花了多少錢。」
此外,基多的憂慮還有「所呼吸到的空氣和傷害我們身體的食物」。在他看來,中國的教育系統更像「一個測試中心」,幾乎沒有體育和課外活動,「這裡並沒有這樣一條大道,能把孩子培養教育成發明家和革新者,但這恰恰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出於這些關乎未來的擔心,基多和他的中國妻子幾經考慮,最終決定帶著兩個孩子回到英國。
更多老外深深被中國吸引
基多「告別中國」的博文發表後,在網際網路上引發各國網友熱議。
美國著名政治博客網站赫芬頓郵報上,一位長住北京的美國網友跟風製作了一張《在華外國人的抱怨清單》,不過相比起深層次的剖析,這只是一個拿生活習慣差異打趣的惡搞。
也有人認為,基多談及的很多問題同樣困擾其他國家。《遠景》網站上,網友Shanghai Scouse說,作為同樣被中國深深吸引的英國人,他也曾因為各種問題帶著家人回到英國,但似乎總是「這山看著那山高」——「別處的草地總會更綠」,中國能提供的巨大機遇又吸引他回到這裡。
和基多一樣的是,網友Shanghai Scouse這份兩難的糾結源自對這片東方土地的感情。
過去三十多年間,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進出國門和在中國居留的外國人人數持續快速增長。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快速發展的經濟帶來的就業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從2000年開始,進出中國的外國人數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
但《紐約時報》認為:像基多這樣熱愛中國卻要離開的外國人不止一個。這個現象已經越發引起人們的注意。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