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經濟何處去? 2013年,新領導層上任後的中國經濟如何行?改革如何深入?我們思索,更想獲知答案,也因此,經濟觀察報推出了針對金融機構首席經濟學家的宏觀經濟調查問卷。問卷問題涵蓋世界及中國經濟形勢、貨幣政策、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本報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整理,以期給讀者呈現全面、深入的宏觀預測。
如果說2012年中國經濟實現了「軟著陸」——這一年中國GDP增長7.8%,高於7.5%的預期目標;那麼,2013或將是不是一個溫和復甦年,不只是國內,國外是不是也是如此。全球經濟最糟糕的時候似乎已經過去;多數參與調查者的問卷中都透露出如此信號。
不過,經濟企穩復甦的基礎並不穩固;相較過去,2013年的潛在風險因素更加明顯增多。
溫和復甦
衰退陰霾業已散去了嗎?雖然,時至今日的諸多數據顯示,世界經濟復甦的趨勢有所抬頭,但並不容太樂觀。
2月1日公布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製造業PMI指數為50.4,匯豐中國製造業PMI指數為52.3,次日公布的非製造業指數為56.2。兩者連續4個月以上處於擴張狀態,昭示中國經濟整體向好格局未變。美國製造業擴張幅度亦超過預期。歐洲就業市場也有所改善。歐元區2012年12月失業率為11.7%,低於預期的11.9%。2013年世界經濟形勢方面,28份有效問卷呈現出兩派觀點;持樂觀態度者逾半,他們認為「經濟放緩底部顯現,緩慢增長態勢可期」;而認為「不溫不火,出現經濟衰退和強勁復甦的可能性都不大」的觀點則佔到43%。
就中國經濟而言,但願首席經濟學家們對2013年的預測不至於太過樂觀。事實上,在2012年有84%的觀點認為當年中國GDP增速達8%-9%。但這一年的GDP增速僅為7.8%, 是12年來錄得最慢的增長步伐。
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們有53%認為2013年中國GDP會達8%-8.5%; 64%的受訪者對2013年中國經濟形勢持樂觀態度,對經濟企穩向上信心強烈,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可能性不大;還有25%的觀點認為,看不清楚,不可預測的內外部因素影響判斷;只有10%的參與調查者持悲觀態度,稱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調查者對「中國2013年哪些領域的改革會有突破」甚為踴躍。我們列出的十大選項中,無一空項。有64.2%的參與調查者認為是「深化金融改革,降低實體融資成本」,「房產稅試點區域擴大與加大對民生保障投入力度」的佔比也高達60.7%;認為是「戶籍制度、放鬆壟斷行業准入與收入分配」的觀點相對較少,佔比率分別為14%、28.5%、21.4%。
就此,美銀美林大中華區經濟研究部主管陸挺還給出「關注計畫生育」的觀點;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是「加速金融、結構、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
顯而易見,這表明政策和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將成為2013年宏觀經濟的主導因素。
風險重疊
然而,溫和復甦背後的風險因素也在悄然累積。這或是中國經濟近三十年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
正如35.7%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認為,2013年全年中國經濟走勢會是「前高後低」的曲線;2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走勢繼續在L型底部波動;逐步放緩與前低後高的觀點佔比為17.8%,換言之,多數人認為2013年後半年的發展曲線較差。不過,在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看來,中國經濟將呈現「前三季度加速,四季度略有放緩」的走勢。
與之相反,2012年64%的人認為「前低後高」;認為「前高後低」的人只有8%。因此,可以看出,進入2013年,儘管首席經濟學家們的樂觀姿態不改;但相對謹慎樂觀。這並不奇怪,2012年風險因素明顯增加,進入2013,這些風險因素可能還在疊加。
關鍵在於,從問卷中,我們看到了經濟學家們對潛在風險的普遍擔憂。
不同於2012年,最讓經濟學家們擔憂的「經濟炸彈」只是「貧富差距」、「地方債務問題」、「政策失誤」;2013年,在我們列出的十大中國當前面臨潛在經濟風險選項(此項為多選)中,無一空項,有六項得票的佔比超過半數;四項佔比超過六成。
具體而言,擔憂「貧富差距、地方債務及融資平颱風險、民營企業萎縮、影子銀行風險」四項的觀點佔比均高達60.7%;對「官員腐敗問題與企業創新和盈利能力」的擔憂次之,佔比分別為57%和50%;擔憂「貨幣超發導致房地產泡沫」的觀點佔比39%。填寫「就業問題與社會保障問題」的觀點佔比均為28.6%,這也是經濟學家們擔憂最少的兩個風險選項,但佔比依然不低。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的看法較為獨特,他認為中國存在「經濟過熱,資產泡沫風險重現」的風險。
世界經濟方面,61%的調查參與者認為制約全球經濟發展最大的因素是「諸如美國‘財政懸崖’、歐債危機等債務風險」,14%與18%的觀點則是「新興市場經濟‘硬著陸’風險」與全球量化寬鬆政策。」
通脹漸起
不過,上述風險也許不及潛在通脹風險的上升更為直觀、更具「殺傷力」。
在美、歐、日央行QE政策的推動下,流向新興市場的金融資本或會推高通脹。這或許也能解釋劉利剛對「資產泡沫風險重現」的擔憂。
通脹回升是近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國家統計局數據亦表明,2012年最後一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2.5%,CPI環比和同比漲幅分別比11月份擴大0.7個和0.5個百分點,呈現加快回升態勢。
在本次問卷中,我們也看到這種趨勢。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中認為2013年全年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4%的佔比達57%;上漲2%—3%佔比32%;認為「上漲4%—4.5%和上漲4.5%以上」的觀點佔到8%。
在2013年房價整體判斷的問卷選項中,50%的受訪者認為「上漲10%-20%」,僅10.7%的觀點認為「上漲30%以上」。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漲10%以內」,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認為「房價小幅上漲3-5%」,劉利剛的觀點是「房價上漲5%~10%」。
因此,儘管通脹漸起明顯,但基於對「貨幣供給和經濟增長」兩個宏觀影響變數的謹慎判斷,通脹短期可能無憂,但2013年全年最終通脹壓力大小或取決於政策取向。
總而言之,上述數據描繪出一個經濟溫和復甦、風險暗藏、通脹漸起、喜憂參半的2013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