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78年上海知青返城內幕:為病退 累尿血(圖)

 2013-03-29 15: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知青跪求回鄉

上世紀60年代末,一場史無前例的上山下鄉運動幾乎波及到上海的每個家庭,到70年代初,有100多萬上海知青告別城市和親人,奔赴遙遠的農村或農場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一代人的命運驟然被改變。但十年不到,歷史的走向突然出現了拐點,幾十萬知青通過頂替、病退等各種辦法像潮水般返回上海。

1968年12月2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了毛澤東關於「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指示,這也是向全國的城市青年下達了上山下鄉的動員令。上海的父母親在聽到廣播的同時,也知道了自己兒女命運的走向。

那時上海火車站和客運碼頭是這場運動的起點,汽笛一響,那裡便成了哭聲的海洋。上海知青梁陳勇當年走的時候只有16歲,他記得自己去火車站的路上還很堅強,但當火車要開時摒不牢了,「哇」地一聲大哭了起來。上海知青勵亞力去江西時身高還不到1.5米。

1978年的春天,國務院批轉了有關知識青年的文件,放寬了下鄉知青由於健康原因和家庭困難而返回城市的條件。其中獨苗可以回城,多子女下鄉的可以照顧一個回城。但符合這樣條件的畢竟不多,於是許多知青就以健康原因搞病退。

想方設法搞病退

梁陳勇是病退回的上海,其實他沒病,只是腳在農場裡骨折過,為了回上海,他拿著骨折的片子,把骨折後遺症說得嚴重些,結果病退成功了。那時候為了能回上海,有的知青把火柴頭刮下來吃,把胃吃壞送醫院搶救;有的大冬天只穿單衣在外吹風,導致高燒不退引發肺炎;有的白天幹活晚上不睡,把自己累得尿血……因為有了病才能搞病退啊。

和梁陳勇同在江西農場的須和平,看到別人一個個病退回城心裏很著急,可想來想去自己除了小時候尿過床就沒得過什麼病。有人點撥他,說尿床也是一種病,叫遺尿症,而且複查不出來。他大受啟發,便到醫院拿了張卡,請人幫忙做了張病歷,最終以患有遺尿症病退回滬。一個大小夥子說自己還在尿床,實在是件很沒面子也很傷自尊的事,但為了能回上海,面子和尊嚴也就顧不上了。這也是許多知青的無奈之舉。

當年知青大返城,還有一條途徑就是頂替。就是在企事業單位上班的父母要退休了,子女可以到他們的單位去工作。但父母退休有先後,讓誰先頂替,往往讓父母為難。當年在江西農場務農的勵亞力就是通過頂替回的上海。那年勵亞力的母親到了退休年齡,家裡準備把頂替名額先給他姐姐,因為他姐姐已經30歲了還沒有結婚。

可是勵亞力的女朋友有意見了,因為她在上海已經等了勵亞力好幾年,如果這次他不能頂替回來,就只能等他父親退休,而他父親那時只有57歲。為此勵亞力的母親愁得直掉頭髮。後來他父親為了讓兩個孩子都能回來,只得提前退休。

淚別「小芳」回城去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

這首當年盛行的歌曲,其實就是大返城之歌。按照當年的返城政策,知青如果在農村結婚就不能回城。於是一些與農村「小芳」熱戀的知青,為了返城而不得不含淚告別「小芳」。

拍攝於1998年的記錄片《尋夢當年》,片中知青劉家奇的「小芳」叫田螺,是一位勤勞樸實的鄉村姑娘。在知青返城的大潮中,田螺姑娘知道已留不住城裡小夥子的心了,臨走前她幫他收拾好行李,他在她家吃了最後一頓飯。田螺的父親說:「走吧,如果有緣,你們是夫妻,如果沒緣,也是沒辦法的事。」劉家奇和一同回城的知青坐上拖拉機時,田螺姑娘哭得很傷心。

後來記錄片攝製組找到了田螺姑娘,她叫朱仕英,在鄉里林場工作,已經成家了,面對鏡頭她不願意多談往事。有一年劉家奇的很多知青夥伴回江西探望老鄉,他沒有一起去。也許他明白,人是可以回去的,但心卻已經回不去了。

来源:網路論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