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6月25日訊】美聯儲(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近期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和中國銀行間市場崩潰或許似乎沒有多少共同之處,但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美國和中國都在設法縮減因濫發貨幣及超低利率維持太久所造成的資產泡沫。而政治是他們決定打擊這些泡沫的時間選擇背後的主要因素。
伯南克極其希望避免其顏面盡失的前任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所犯下的錯誤: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離職後不久,其實施的貨幣寬鬆政策便引爆了金融危機。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寧願讓本國經濟現在(而不是以後)放緩。
對於投資者而言,問題是伯南克或習近平是否會打退堂鼓,轉而選擇讓他們的資產泡沫(美國的資產泡沫主要是在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而中國的資產泡沫涉及範圍更加廣泛)再度膨脹,而不是面對資產泡沫縮減所造成的後果。《Asia Confidential》並不確定。
但我們的最佳猜測是,美國經濟過於脆弱,而通縮壓力過於強勁,以至於美聯儲很難在今年開始逐步縮減量化寬鬆計畫(QE)。中國的情況則有所不同,我們現在猜測,中國可能恰恰擁有政治上的支持和意願去實施緊縮措施。然而,不管怎樣,中美兩國的資產泡沫很可能會逐步縮減,問題只是這種情況會何時發生、如何發生。
市場劇烈波動的背景
過去一週以來市場劇烈波動背後的驅動因素是什麼呢?很明顯,美國和中國都正在試圖縮減各自的資產泡沫,而市場不喜歡他們這麼做。然而,為了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是如此情況,重要的是要明白這些泡沫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為此,我們需要回顧一下過去。事實上,我們得回溯到1994年。你會問,為什麼是這一年?是因為,那一年中國讓人民幣貶值了50%。
1994年人民幣貶值導致人民幣估值顯著偏低,而人民幣的這種估值偏低為中國能夠成為一個出口大國創造了諸多有利條件。
然而,中國要想成為出口大國,就需要有進口其產品的國家。發達國家對此非常樂意效勞,他們紛紛進口大量廉價的中國產品。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並沒有足夠的錢款來購買所有這些產品,但這並沒有關係。他們只需通過簡單增加債務的方式來支付這些產品。
這種安排的好處在於中國獲得了美國消費者支付的美元。由此而產生的貿易順差促使中國外匯儲備迅速積聚起來,中國利用這些外匯儲備來購買美國政府債券。這轉而又促使美國債券收益率和利率保持低位,使得美國消費者貸款成本低廉,讓他們借貸更多債務來購買中國的產品以及其他東西(比如美國當地房地產)。
但是,為了維持人民幣與美元的掛鉤,中國必須通過印鈔機來製造人民幣。這整個過程助使中國國內產生了通貨膨脹,而在國外產生了通貨緊縮。
這種安排堪稱漂亮,不是嗎?但並沒有那麼漂亮。自2008年以來,由於發達國家開始進行償付以縮減其過多的債務負擔,這個看似良性的循環已緩慢破裂。與此同時,讓人民幣升值的政治壓力已促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近攀升至十九年來的最高水平。
你很可能想知道,這一切與過去一週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有何關係。事實上,發達國家從來沒有償還這些過多的債務,因為各發達國家政府認為這個償債過程對於他們國家而言太過痛苦而無法承受。相反,這些發達國家的政府接手了私營部門債務,然後通過印發大量貨幣來設法通過通脹來消除這些債務。
這些印發的貨幣被用來購買美國國債,從而壓低了美國的債券收益率和利率。這傷害了儲戶,他們因而在諸如股市等風險資產中尋找更好的投資回報。
毫無疑問,美聯儲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辦法為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提供了支持。而且對美國住房市場也無疑提供了支持。顯然,伯南克目前對這一切都感到擔憂,而這在某種程度上有助於解釋他力促縮減美國經濟刺激計畫的原因。
與此同時,中國對2008年金融危機做出的反應是印發4萬億元人民幣(按照2009年的匯率計算接近6,000億美元),以此刺激本國經濟,防止自己面臨一場類似於發達國家所發生的經濟衰退。
這些刺激資金大部分流向固定資產投資,而且主要以地方政府債務的形式進行融資。這直接導致了規模相當大的房地產泡沫。這也導致了債務問題,中國信貸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在過去五年裡已從125%攀升至200%。
今年3月份,中國新任國家主席上臺,接過了這個爛攤子。他的意圖是在避免中國經濟崩潰的情況下縮減信貸泡沫。這個意圖正是最近幾週中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飆升背後的驅動因素。
伯南克正在致力於其離職後留給世人的形象問題
那麼,伯南克為什麼選擇現在採取縮減刺激規模的行動?在對此加以闡述之前,讓我們先迅速回顧一下,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貨幣政策例會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他說了些什麼。伯南克在會上表示,如果美國經濟增速如美聯儲預期那般明顯回升,失業率下降,同時通脹率接近美聯儲設定的2%目標水平的話,那麼美聯儲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削減量化寬鬆計畫。如果這些預期得到兌現的話,那麼美聯儲可能會在明年年中(預計屆時失業率會降至7%)完全終止量化寬鬆計畫。
總之,伯南克認為美國經濟正在改善到無需刺激措施的幫助也能獨自良好運行的地步。而這句話得到了投資行業大多數人的隨聲附和。
但這種說法似乎存在不少漏洞:
1、目前美國經濟增長充其量不過表現平平而已,尤其是當考慮到美國此前經歷的事如此深重的經濟衰退。
2、近期大多數經濟數據令人失望,表明在短期內美國經濟增速正趨放緩。
3、如果經濟增速保持在目前水平或者下滑,那麼伯南克的失業率目標將無法達成。
4、至於所有問題中的最大問題,我已經多次提及,而其他評論人士最近才開始注意到:美國的通脹正在放緩,而通縮仍然是美國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
在這些情況下,逐步縮減量化寬鬆計畫很可能會破壞美國仍然脆弱的經濟。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為什麼伯南克會義無反顧地推進逐步縮減量化寬鬆計畫這個想法呢?我們懷疑,政治因素可能與此有些關係。在最近一次接受電視採訪期間,歐巴馬總統差不多明確表示,從明年1月份開始,伯南克不會繼續其美聯儲主席的第三個任期。
這意味著伯南克和任何優秀的政治家(央行行長不僅是經濟學家,而且差不多也是政治家)一樣,一隻眼睛關注於自己當前的工作,另一隻眼睛關注於自己會如何載入史冊。他不會想成為另一個艾倫·格林斯潘,後者離職後不久便爆發了可以說是其促成的2008年金融危機。
直截了當地說,逐步縮減量化寬鬆計畫—— 即使是小幅縮減,也為伯南克作為一個負責任——而不是促使資產泡沫重現而導致新一輪金融危機——的美聯儲主席被載入史冊提供了機會。
習近平的鐵腕
中國一直是市場關注的另一個焦點,這有充分的理由。中國的銀行間市場——各大銀行彼此借貸資金的市場——-基本上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陷於凍結狀況之中。中國中央政府起初拒絕介入——提供流動性讓市場再次正常運作起來。只是當局勢變得危急時,中央政府才做出了讓步。
以下是由財經網站Zero Hedge提供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走勢圖。
當然,有一些因素促使中國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飆升,其中包括:
·今年政策正在逐步收緊。
· 由於中國政府對相關非法活動發起一輪打擊行動,5月份外匯流入大幅下滑。
· 由於諸多季節性原因,各大銀行正在囤積現金。
但這場危機主要是由中央政府袖手旁觀而拒絕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所造成的。
美國對此發表了許多愚蠢的評論,認為這是中國面臨的「雷曼」時刻——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導致美國信貸市場陷於凍結。這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正是中國中央政府大體上發起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飆升。
最明顯的問題是:中國政府為什麼這樣做呢?合乎常理的解釋是,中國政府希望銀行放緩放貸步伐,而這就是其傳達這個消息的粗魯方式。然而,我們認為,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這場信貸打擊背後的主要驅動因素。
中國政府及其新一屆領導層並不是傻瓜。他們意識到自己接手了一個龐大而且正在破滅的信貸泡沫。他們有兩個選擇:
1、讓信貸泡沫再度膨脹,從而冒未來面臨巨大經濟損失的風險。
2、或者承認在信貸泡沫破滅的同時,中國經濟將會放緩,並且設法竭盡所能地駕馭經濟。
誰也不知道確切情況,但我們猜測,中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飆升事件表明,習近平選擇了後一種行動路線。
換句話說,習近平知道中國的信貸泡沫會破滅。最好現在就處理掉信貸泡沫。然後,他可以開始推出調整經濟結構並且推動經濟在未來十年持續增長所需要的一系列關鍵的改革措施。
此後會發生什麼情況?
你可能認為上述看法雖然沒錯,但我們可以預計此後會發生什麼情況呢?事實是,沒有人知道。但以下是一些初步猜測:
· 從短期來看,由於債務過多的拖累,美國經濟不太可能復甦。而通縮仍將是美國面臨的主要風險。
· 中國經濟在未來幾週或幾月很可能會出現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比如,考慮到6月初銀行加快放貸步伐,幾大關鍵城市啟動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以及在禽流感恐慌之後消費恢復正常,中國即將發布的數據應該該會有所好轉。然而,中國整體經濟趨勢將是放緩,而且很可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 我們期望,當習近平宣布推出一系列範圍廣泛的經濟改革措施(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時,將會帶來意外驚喜。向國有資產私有化邁進的一系列實質性舉措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習近平而言,超出市場對此非常低的預期並不是很難。然而,任何改革措施對緩解中國當前經濟放緩問題都沒有多大幫助。
從長期來看,各發達國家和中國的所有資產泡沫都將以這種或那種方式縮減。所有的泡沫最終都將會破滅,而這些資產泡沫也不會例外。任何一位央行行長或者國家領導人都無法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們可以嘗試,但他們最多也只能成功推遲資產泡沫破滅的這個過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